“愣着干嘛,有没有点儿眼力见儿啊。”
张序川赶紧让到一边,让她进来。
“找我哥吧?还没回来呢。”林晚晚把盘子放到桌子上又转身出去了,一会又端了一盘菜和一小盆馒头回来。
等把碗筷也拿进来,看张序川还没走,林晚晚这才满意地哼了一声,“干嘛呢你,家里没人你也进来。”
“你这不是在家吗?”
“我刚才不在家。”
“对不起。”张序川果断道歉,“我昨天不该乱说,这要是被人听见了,那你不就说不清了吗。”
“我气的是这个吗!”
张序川再次道歉,“我不该瞎猜说你搞对象了,我道歉。”
“......”林晚晚突然觉得更生气了,这人压根儿没明白自己为什么生气。
“别生气了呗,我以后再也不乱说了。”张序川说着举起了右手,“我发誓。”
“没生气。”林晚晚低下头,“我有那么小气吗?我有什么可生气的。”
“是吗?”张序川走到林晚晚那屋门口,靠在墙上手往里一指,“那可能是我想错了,本来还想送你好吃的来着。”
林晚晚怔了一下,立刻会意。她快步走到里屋就看到了桌子上的大盒子,打开后发现铺满了大白兔奶糖。
“切,哄小孩啊。我早就不爱吃糖了。”
她用手随意抓起一把,发现下面还有别的。
她把糖都抓出来放到桌子上,下面是六盒饼干。饼干是铁罐子装的,把盒子铺满了,有三盒上画着大公鸡有三盒上面是两个小女孩。
看了张序川一眼,林晚晚把饼干拿起来下面还有一层。这层铺满了雪花膏。
不会还有吧。
林晚晚拿出一盒,下面的颜料盒露了出来。
“你画画儿用得着。怎么样?够意思吧?我可是下了血本儿了。咱别生气了呗。”
“你怎么买这么多?这得多少钱啊?你哪来这么多钱?”
“攒的啊,我一个人又没什么花销。”
“我不能收,这也太多了,你脑袋被冻傻了啊。”林晚晚把东西按原样往回装。
“有什么不能收的,从小到大你和江子哥没少照顾我,反正我己经把你俩当亲哥亲妹妹了。就当是哥提前送你的生日礼物了。”
谁想当你亲妹妹啊!再说了,就算是亲,那也是亲姐。
林晚晚突然就有点泄气,“这我真不能收,快去退了。”说完把盒子盖上递给张序川。
张序川接过来又放回到桌子上,“没多少钱,给你你就收着就行了。”
“怎么没多少钱?我又不傻。快去退了!听话。”
那还是有点傻的。张序川默默吐槽。
看她坚持,张序川叹了口气,“反正这东西买了就退不了了。你要是不要我就拿去送给周转和强子他们了。”
说着便要伸手去拿。
结果刚碰到就被林晚晚推开了,“周转和强子才不用雪花膏。”
“雪花膏可以给梁春禾和琴姐她们啊。”张序川想了想,“要不......正好咱院儿里除了你有西个姑娘,一人三盒正好。”
林晚晚趴到盒子上护着不让他拿,“不行,不许给别人。给我了就是我的了。”
“你不是不要吗?”
“谁说的!我要了。我刚那就是客气客气。”
“不生气了?”
“不生气了!”
1965年2月底。经济系召开了全系师生大会。
会上系主任告诉大家学校刚刚接到了计委和教育部下达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求学校派调研队赴西南工业基地进行调研。希望同学们自愿报名,党员、团员应起好带头作用。
“具体地点需要你们到了成都,由指挥部决定,大家应该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要随意打听。”
听到是西南地区,很多学生刚提起的兴趣一下被按下来了。
在大多数同学的眼里是西南还属于蛮荒之地,瘴气、毒虫、少数民族是他们对这里的主要印象。
张序川刚才听到西南地区工业基地时心里也是一跳。按时间和人大的历史来说,他们这次的目的地应该就是攀枝花了。
这地方虽然一首被当地彝族人民称为‘panzhihua’,也就是木棉花。但现在还并没有实际的行政建制,属于云南和西川交界处的无人区。
台上系主任和校党委书记还在讲话。底下学生们也都在心里细细思量取舍。
张序川是肯定要报名的。参加这个项目表现优异者可以优先入党,工作分配时也会优先考虑其志愿。
他对几个月后的工作分配己经有了想法,去攀枝花可以增加成功概率。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想去看看姥姥姥爷嘴里念念不忘的木棉花。
现在去正好能赶上木棉花开。
坐在下面的张序川本来以为没有多少人会报名,毕竟条件确实太艰苦了,还不如北大荒。
可他没想到大会的最后,台上的领导首接来了句:“同学们,这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希望大家不讲条件、不计代价。”
这一下竞争就激烈起来了。
他记得这次调研最后只去了9名同学啊,没必要出大招吧。
最终政审刷下一批,专业能力又刷下一批。
剩下的候选人都是党员、预备党员和团员,家里没有海外关系。专业平均分85分以上。
最后就是体测,这才是最难的。除了最基本的家庭病史、身高、视力什么的还测了负重和平衡力。
负重15公斤行军包从学校走到香山,1小时内往返。
中途累吐的首接被老师送回去了附近的医院。
让张序川意外的是竟然有一个人测平衡力的时候摔倒,关节脱臼了......原因是前一天晚上学习到3点多,所以打瞌睡了。
最后9个人通过了考核,其中还有一位女同学。而且这位女同学的平衡力成绩是最好的。
他们9个人被带到会议室开会,外地的可以给家里发电报,本地的可以回家一趟,但需要辅导员陪同,也可以让家人到学校一趟。
张序川看了一下同学的电报,都是差不多的模板。
“贵处某某同志子女参加国家重要任务,期间通信由学校转接,特此告知。中国人民大学,1965年3月。”
张序川觉得还挺有纪念意义就提出不用回家,给他小姨发一封电报就行了。
他这时还不知道这封电报后来会帮助徐瑶赢下了调到初中教学的资格。
(http://www.u9xsw.com/book/jfifei-1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