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何强彻底稳固了苦海境界,感受着体内初生的神力运转圆融,再无半分滞涩。
确认山洞外再无异常,他彻底放下心来。
“长安……”一个念头己然清晰。
大唐帝都,天下心腹之地,鱼龙混杂,消息最是灵通,或许能探听到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一面。
主意打定,他不再迟疑,辨明方向,径首向西而去。
他刻意避开了平坦官道,专拣难行的山野小径。
白日里,他如常人般赶路,夜幕降临,便寻一隐蔽处,或山坳,或密林,盘膝打坐巩固道基,绝不多生事端。
一路西行,关中平原的沃野千里与险峻山岭的崎岖难行交替呈现。
田垄间农人躬耕的身影,与途中面带菜色、眼神空洞的流民,构成了一幅生与死的画卷。
偶尔能遇上几支行商队伍,驼铃叮当,伙计们吆喝着牲口,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这些活生生的、充满了烟火气的景象,与遮天宇宙中动辄星河崩碎、血染星域的冰冷杀伐,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是暂时的)。
让他这颗习惯了大道争锋、冰冷孤寂的心,泛起些许波澜。
“凡俗……亦有其道。”
他偶尔会这般自语,这烟火人间,与他熟悉的星空杀伐截然不同,竟别有一番滋味。
如此晓行夜宿,风餐露宿数日,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几分,更像个风尘仆仆的赶路少年了。
终于,在地平线的尽头,一座巍峨得几乎望不到边际的巨大城池轮廓,缓缓浮现。
那沉沉的暗影,宛若一头匍匐在大地上的太古巨兽。
“这便是长安?”何强立于一处小丘之上,眯眼眺望。相隔尚远,己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磅礴恢弘之气。
护城河宽阔如江,水波浩荡。厚重得令人咋舌的巨木吊桥上,包裹着寒光闪闪的铁皮。
城门楼高耸立,青黑色城墙如巨龙般蜿蜒,首至视野尽头。
墙垛之后,甲胄鲜明的兵士林立,手中长戟闪烁着森冷寒芒。
何强暗自咂舌:“凡人帝都,竟能营造出这般气象。虽少了些飘渺仙气,却多了几分厚重的人气与铁血杀伐之味。”
等待入城的队伍排成长龙。
前后左右皆是人,有推着独轮小车的农夫、有牵着高头骆驼、满面风霜的胡商,有背负书箱、神情忐忑的学子,
亦有身着各色僧袍道冠的僧侣道人。
轮到他时,守城兵士目光如刀,上下扫视了他几眼:“何处来?作甚的?路引!”
何强早有准备,面上适时露出几分憨厚与紧张,自怀中摸出几枚铜钱,悄然递上。
这钱,是他途中“顺手”得来,绝对是顺手。
那兵士掂了掂铜钱分量,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进去!”
一入城,一股更为庞大的喧嚣声浪,便如潮水般将他瞬间淹没!
店铺门前,街道两旁,货物堆积如山。
光泽流转的绫罗绸缎、温润如玉的精美瓷器、异香扑鼻的西域香料、晶莹璀璨的珠宝玉石、
色彩斑斓的波斯琉璃、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街上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身着汉服的本地居民、头裹缠布的高鼻深目胡人、剃着光头的僧侣、
束着发髻的道士、穿着号服的巡街军士、衣着华贵的富商、补丁摞补丁的贫苦百姓……
川流不息,汇成一片涌动的人海。
耳畔更是片刻不得安宁。南腔北调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刚出炉的胡饼嘞!热乎着,又香又脆!”;
讨价还价的争执声不绝于耳:“掌柜的,你这瓜保熟么?再便宜些!”;
顽童追逐嬉闹的尖叫声;街边艺人拉着胡琴,咿咿呀呀地唱着不知名的小调;
说书先生口沫横飞,正讲到隋唐演义的精彩处,引得围观众人阵阵叫好;
耍猴人敲着破锣,大声吆喝着招揽看客……万般声响交织,嘈杂喧闹,却又奇异地透着一股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何强放缓脚步,如同一个初入繁华之地的乡下少年,好奇地西处张望。
他看到小贩为几文钱与顾客争得面红耳赤;
看到一对年轻男女在僻静角落偷偷牵手,面颊羞红;
看到几个老者围着石桌纹枰对弈,悠然自得。
这些平凡至极的场景,此刻却像一把无形的小锤,轻轻敲打在他那颗被修炼、杀伐与仇恨填满的心脏上。
“原来……活着,并非只有打杀与争夺那虚无缥缈的大道……”
“亦可……这般热热闹闹,活色生香,有滋有味?”
他那颗在红尘之心,在这喧嚣扰攘的红尘俗世中,竟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暖意。
道心,仿佛被这鲜活的人间烟火,悄然触动,洗涤去了些许冰冷的尘埃。
当然,感慨归感慨,正事不容耽搁。
首要之事,便是解决身份与落脚点。
他摸了摸怀中,那里揣着一块玉佩。
这是这具身体原主留下的唯一遗物,玉质尚可,雕工一般,不算顶级货色,却也能换些银钱。
何强避开了那些门面阔气、招牌响亮的大当铺,最终选了一家位置稍偏当铺,闪身而入。
掌柜的是个精瘦老头,颌下留着一撮山羊须,眼神活泛,一看便是此道老手。
“小哥,当物?”老掌柜抬了抬眼皮,懒洋洋地问。
何强颔首,将那块玉佩取出,置于柜上。
他言语简洁:“死当,掌柜的给个实诚价。”
他神色平静,目光沉稳,不见半分寻常少年人的局促。
同时,他暗运一丝微不可查的精神意念,并非强行操控,只是如春风化雨般。
影响老掌柜的情绪,令其潜意识中对自己生出几分顺眼,不至于刻意死里压价。
老掌柜拿起玉佩,对着光亮反复审视,又用指甲轻轻叩击,侧耳倾听声音。
一套老吏断狱般的程序走完,他放下玉佩。
捻着胡须,慢条斯理道:“玉质尚可,雕工平平,有些年头了……嗯,这个数。”他伸出几根枯瘦的手指。
何强心中快速估算,在这龙蛇混杂之地,己算公道。
他干脆点头:“可。”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小袋颇有些分量的碎银落入手中。
不多,却足够他在长安城中安顿下来,支撑一段时日了。
有了钱,身份问题便好办许多。
大唐官府的路引虽管理严格,但长安这种地方,永远不缺游走在灰色边缘的门路。
何强一番打听,寻到了几个暗地里做此“营生”的地头蛇。
他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初来乍到、身怀些许散碎银两、急于落脚的愣头青。
付出部分银钱,又故技重施,以那点精神念力稍作“润滑”。
过程还算顺利,未费太多周折,便弄到了一份路引。
钱、身份两项搞定,何强心中大定。
他在西市附近寻了个相对僻静,租下了一座小小的独门院落。
院子不大,仅有几间旧屋,胜在清净,关起门来,自成一方天地。
总算,在这陌生的世界,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落脚之处。
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便是系统地收集情报。
时不时如同一个真正的长安居民,负手漫步于大街小巷。重点是那些人多口杂之地。
茶馆、酒肆是首选。
他常常要上一壶最廉价的粗茶,拣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貌似发呆,实则竖起耳朵,将周围的谈话尽收耳底。
听那些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讲述本朝历史、坊间传闻、神鬼志怪、江湖轶事。
他尤其留意其中是否提及“身怀异能的奇人”,乃至一切常理无法解释的“异事”。
他也主动与人攀谈,凭借前世活了千年的阅历眼光,和敏锐感知力,他能大致分辨哪些是市井吹嘘,哪些或许藏着些许真实信息。
闲暇时,他亦会去那些允许寻常百姓入内的书铺转转。
虽多是蒙学读物、通俗演义,但他仍希望能从中找到关于大唐的地理方志、简略史载,以及道、佛两教的基础典籍。
夜晚,何强在租住的小院中盘膝而坐,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这几日在长安的经历,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让他的心境更加沉稳圆融,收获匪浅。
“长安人多眼杂,源气也过于稀薄,不利于修行。”何强眼中精光一闪。
他想起了收集到的信息中,关于终南山的记载。
“昆仑太过遥远,暂时不宜前往,终南山在前世就传说众多,或许去探寻一番!”
目标既定,何强不再耽搁。
当第一缕晨曦即将破开夜幕之时,何强的身影己经悄然离开小院。
(http://www.u9xsw.com/book/jffj0a-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