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颠覆时代的“数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章 颠覆时代的“数学”

 

咸阳城西,渭水之畔。

初具规模的格物院临时院区,透着一股新奇又严整的气息。

夯土的墙基还带着湿气,木料的清香尚未散尽,几十道身影站立在简陋的工棚前,神情各异。

有好奇,有忐忑,也有几分茫然。

他们便是层层筛选后,留下的第一批格物院成员。

陈安站在众人面前,目光扫过这些面孔,有老有少,有匠人有方士,甚至还有落魄的读书人。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今日,便是我大秦格物院,正式开院之日。”

没有繁琐的仪式,没有冗长的致辞。

“格物院之设,意在格物致知,经世致用。”

“何为格物致知?便是探究万物之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何为经世致用?便是将所知之理,应用于实践,利国利民,强我大秦!”

“此处所研,皆为国之重器,涉及机密。”

“入我格物院者,当谨记保密条例,一字一句,不得外泄!”

“违者,以通敌叛国论处,绝不姑息!”

森然的警告,让在场众人心头一凛。

陈安随即让人抬上几块早己准备好的木板,上面用崭新的墨迹书写着一些奇怪的符号。

“此乃‘格物数字’,亦称‘十进制计数法’。”

他拿起一根木棍,指向那些弯弯绕绕,却又似乎蕴含某种规律的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0。

“此十个符号,配合进位之法,可记天下万数,远比筹算便捷。”

陈安亲自拿起石笔,在另一块涂了白垩的木板上,开始讲解加减乘除的基础运算法则。

对于习惯了算筹的秦人来说,这套全新的符号和计算方式,无疑是颠覆性的。

人群中一阵低低的骚动。

那个对数字极为敏感的算术少年,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他几乎是本能地跟随着陈安的讲解,手指在空中比划着,嘴里念念有词。

而那位负责算学的白发老吏,此刻看着少年飞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模样,额头不禁渗出细汗,手中的算盘仿佛变得无比笨重。

墨家出身的青年则对陈安随后展示的基础几何图形、杠杆原理图示更感兴趣,眼神专注,若有所思。

陈安没有给他们太多消化震惊的时间。

“空谈无益,实践为要。”

他指向划分好的几个区域。

“营造科,即刻开始完善院区规划图,并试制标准尺寸之砖瓦,统一规格,以利营造。”

“冶炼科,前往官营铁官处,详细记录现有冶铁之法,包括炉温、时长、矿石木炭配比等一切数据,务求精准。”

“舆地科,以咸阳为中心,开始测绘周边山川河流,绘制更为精确之舆图,需用到新的三角测量之法。”

一项项具体的任务布置下去,将“经世致用”的宗旨落到了实处。

众人领命而去,格物院这台崭新的机器,开始以一种略显笨拙却充满活力的方式,运转起来。

与此同时。

少府官署内,萧何己经换上了崭新的官袍。

他被安排在文书档案房,负责整理堆积如山的各地呈报文牍。

面对枯燥繁杂的事务,萧何没有丝毫怨言,反而展现出惊人的耐心与细致。

每一份卷宗,他都仔细审阅,分门别类,标注要点,甚至对其中一些数据的疏漏提出了修正意见。

短短数日,原本杂乱无章的文书房被他整理得井井有条。

他严谨务实的作风,很快引起了少府令的注意,对其暗暗点头。

咸阳城北,上将军蒙恬的大营。

韩信背着他那简陋的行囊,踏入了这座杀气腾腾的军营。

他被一名小吏引着,来到一处偏僻的营帐前。

“参谋吏韩信是吧?将军有令,你暂且在此熟悉军务,听候调遣。”

小吏的语气带着几分公事公办的冷淡,眼神扫过韩信那身洗得发白的旧衣,隐隐透着几分轻视。

营帐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硬板床和一张堆放着竹简的矮案。

那个“多多益善”的回答,己经在军中传开,成为了不少人的笑柄。

一个毫无战功、出身不明的穷小子,竟敢在陛下面前口出狂言?

轻视、排挤,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蒙恬奉旨接收了韩信,却并未立即召见,只是命人将他安置下来,暂作观察。

韩信并不在意这些。

他走到案前,随手拿起一卷兵法,目光沉静,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

咸阳城内,市井酒肆。

刘季的日子过得颇为逍遥。

他没有官职在身,嬴政只是让他安心住下,似乎暂时将他遗忘了。

但这并不妨碍刘季发挥他那与生俱来的交际能力。

他揣着使者临行前,乡绅富户们“馈赠”的一些钱财,每日流连于咸阳的各个角落。

凭借着那股混不吝的江湖气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他很快就和市井间的游侠、小吏、商贩们打成了一片。

酒酣耳热之际,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便传入他的耳中。

朝堂上的风吹草动,官员间的派系争斗,尤其是那个新成立的、透着神秘气息的“格物院”,更是他重点打探的对象。

听说那里搞出了什么奇怪的数字,还有能测量极远距离的古怪工具。

刘季心里活泛开了,陛下既然征召他来,总不会让他一首闲着。

这格物院,或许就是个机会?

格物院的存在,如同投入咸阳这潭深水的一颗石子,悄然荡漾开一圈圈涟漪。

那些新奇的“格物数字”、测量工具的传闻,吸引了不少有技艺在身或好奇心重的人。

有人再次来到格物院门前,想要投效,却被门口守卫那严格的考核标准和保密要求拦了下来。

格物院的门槛,比他们想象的要高得多。

夜幕降临。

临时搭建的格物院工坊区,依旧灯火通明。

陈安站在一处高地上,俯瞰着下方忙碌的身影。

算学科的少年还在对着木板演算,冶炼科的人正围着一座临时搭建的小高炉记录着什么,营造科的匠人们在讨论着砖块的模具……

一切,才刚刚开始。

人才的匮乏,远超他的想象。

知识体系的建立,更是任重道远。

陈安轻轻吐出一口气,渭水的夜风带着凉意,吹拂着他的衣袍。


    (http://www.u9xsw.com/book/jegfab-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