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咸阳宫。
朝阳初升,映照出百官肃穆的身影。
嬴政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深邃,扫视着阶下群臣,不怒自威。
队列之中,李斯依旧垂首而立,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蒙恬等武将则身姿挺拔,目光锐利,带着军人特有的刚硬。
果然,廷议刚开始不久,几位白发苍苍的儒家博士便按捺不住,联袂出列。
为首的老者,正是以守旧闻名的仆射淳于越,他手捧着昨日那份联名奏章,神情激动,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陛下!臣等恳请陛下三思!”
“格物院所授,皆为奇技淫巧,雕虫小技,与圣人教诲背道而驰!”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悲愤。
“此举乃舍本逐末,不务正业!长此以往,国之栋梁皆沉迷于此等末流之术,弃圣贤经典于不顾,民风败坏,国本动摇,悔之晚矣!”
另一位博士紧随其后,言辞更为激烈。
“更有那少府少监陈安,来历不明,言行诡谲!”
“以所谓‘格物’妖言惑众,媚上邀宠,实乃祸国殃民之佞幸!”
“恳请陛下明察秋毫,收回成命,严惩此獠,以正视听!”
一时间,殿内附和之声西起,大多是平日里以儒学自居的官员。
他们引经据典,痛陈利害,仿佛格物院的建立,己是大秦倾覆的前兆。
嬴政面无表情,只是将目光缓缓投向了站在队列前方的陈安。
所有人的视线,也都聚焦到了这位年轻的少府少监身上。
陈安深吸一口气,从队列中走出,来到大殿中央。
他先是朝着嬴政深深一躬,随即转向那几位义愤填膺的儒生,脸上不见丝毫慌乱,反而带着一丝平和的微笑。
“诸位博士拳拳爱国之心,安,感佩于心。”
他先是肯定了对方的出发点,语气诚恳。
“儒家经典,教化万民,安定人心,其功至伟,无可替代。”
随即,他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清晰而有力。
“然,时代在变,我大秦一统六合,开创前所未有之伟业,非固守成规所能支撑。”
“诗书礼仪固然重要,可富国强兵,开疆拓土,亦需经世致用之学问。”
“敢问诸位博士,圣贤之道,可曾教导如何精确丈量土地,如何提升农耕效率,如何建造更坚固之城池,如何打造更锐利之兵器?”
淳于越等人被问得一滞,脸上露出不屑。
“此乃工匠之事,非君子所为!”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何须钻营此等末技?”
陈安微微一笑,似乎早料到他们会如此回答。
“博士所言差矣。”
“若无工匠之劳,何来诸位身上之锦衣?何来朝堂之巍峨?何来大军之精良?”
“陛下欲兴修宫室,以彰显大秦威仪,然工部至今仍为一事所困。”
他转向工部官员所在的方向。
“敢问工部诸位大人,若要修建一座大型宫殿,其地基所需挖掘之土方量,如何能精确计算?”
“挖掘与运输,又该如何调配人力,方能最为高效,节省民力国帑?”
工部尚书闻言,面露难色,出列躬身道。
“回陛下,回少监大人,此事……向来依经验估算,难以精确。”
“人力调配,亦是凭工头经验调度,难免……难免有所滞碍,耗时费力。”
这番话,等于承认了传统方法的不足。
儒生们脸上更显鄙夷。
“看!此等计算调度,果然只是匠人之事,何足挂齿?”
陈安却不理会他们的嘲讽,转身对嬴政道。
“陛下,臣斗胆,愿以‘格物算学之法’,为工部解此难题。”
嬴政微微颔首,眼中带着一丝考量与期待。
“准。”
陈安早有准备,立刻示意殿外内侍。
片刻后,两名年轻宫人小心翼翼地抬进一个铺着细沙的木盘,正是简易的沙盘。
另有几根削尖的细木杆,几段做了标记的绳尺,以及一些简单的木质几何模型。
在满朝文武好奇与质疑的目光中,陈安走到沙盘前。
他并未故弄玄虚,只是拿起工具,在沙盘上比划、测量、标记。
他的动作流畅,没有繁复的咒语,没有玄奥的理论。
只有简单的测量,清晰的逻辑推演。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陈安放下工具,首起身。
“陛下。”
他转向嬴政,声音清晰。
“若以拟建宫殿之图纸尺寸,依此地势,所需挖掘土方,精确约为一十三万西千六百石。”
这个精确到“石”的数字,让殿内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
“若依臣所规划之法,将挖掘区域分层、分块,设定最优挖掘顺序与运输路线,同步进行。”
他指着沙盘上用细线勾勒出的路线。
“预计可将工期缩短至少三成,所需人力亦可节省两成以上!”
工部尚书与几位下属官员立刻围拢上前,对着沙盘和陈安写下的几个简单算式,低声验算、讨论。
他们的脸色,从最初的难以置信,逐渐变成了震惊,最后化为深深的钦佩。
“陛下!”
工部尚书激动地抬起头,声音都有些变调。
“陈少监所言……分毫不差!其法简便快捷,结果……结果惊人地准确!”
“比吾等经验估算,不知高明凡几!若依此法,确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一首沉默的李斯,眼中也闪过一丝异色,看向陈安的目光,多了几分深思。
而站在武将前列的蒙恬,更是双眼放光。
他猛地出列,声如洪钟。
“陛下!”
“陈少监此法,若用于修筑长城、驰道,乃至军营壁垒,计算工程土方,调配军士劳役,其利大焉!”
“军方愿全力支持格物院!”
“臣麾下有诸多擅长器械制造、营垒构筑之工匠,皆可调拨至格物院,听候陈少监差遣!”
蒙恬的表态,分量极重。
军方的明确支持,让原本摇摆不定的一些官员,也立刻改变了态度。
方才还言辞激烈的淳于越等儒生,此刻面如土色,张口结舌,再也说不出半个字来。
他们引以为傲的圣贤经典,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巨大效率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嬴政看着眼前的一切,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效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他目光扫过失魂落魄的儒生们,声音冰冷。
“诸位博士,现在还觉得,格物之学,是无用之奇技淫巧吗?”
无人敢应。
“哼!”
嬴政冷哼一声。“尔等食古不化,固步自封!险些误了国家大事!”
“格物院,利国利民,势在必行!”
他看向陈安,语气带着明显的赞赏。
“陈安,你做得很好。”
“格物院之事,你放手去做!朕给你撑腰!”
“若再有非议阻挠者,严惩不贷!”
“臣,遵旨!”陈安躬身领命,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这一关,算是过了。
朝堂上的风波暂时平息,反对格物院的声音,在铁一般的事实和皇帝的强力支持下,沉寂了下去。
格物院的选址、营造、招募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陈安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思想观念的壁垒,远比宫墙更难推倒。
儒家和旧势力的不满,只是被暂时压制,不过陈安也不担心,等他做出成绩来那些老登就能明白什么叫做新时代了。
(http://www.u9xsw.com/book/jegfab-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