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印钱!印钱!印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6章 印钱!印钱!印钱!

 

次日的大朝会,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

往常笼罩在宣室殿内那份森严与凝重,被一种近乎狂热的亢奋所取代。

冬日的暖阳透过高窗,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映照着每一位朝臣通红的脸庞。

他们的激动,并非源于殿内的暖炉,而是发自肺腑的炙热。

龙椅之上,嬴政的目光扫过下方群臣,那份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几乎要从他深邃的眼眸中溢出。

他缓缓起身,帝王的气势如山岳般压下,殿内的喧嚣瞬间平息。

“昨日咸阳之战,诸卿皆己知晓。”

嬴政的声音并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畔。

“安国侯陈安,以雷霆手段,不仅为我大秦稳固了宝钞,更一举铲除了盘踞多年的韩氏毒瘤。”

他的目光,落在了队列前方的陈安身上,那份毫不掩饰的欣赏,让所有大臣都心头一震。

“朕尝闻,良将一人,可抵十万雄师。”

“今日朕方知,安国侯一人,可抵大秦国库十年之积!”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评价。

廷尉李斯立刻出列,对着嬴政深深一揖。

“陛下圣明!安国侯之功,不仅在于聚财,更在于立信,此乃万世之基业。”

丞相王绾亦是点头附和,苍老的面容上满是感慨。

“以商战定乾坤,不费一兵一卒,而收全功,老臣,闻所未闻。”

一时间,对陈安的赞美之词如潮水般涌来,陈安立于殿中,风头无两,却始终保持着平静。

就在这热烈至极的气氛中,一名身穿官袍,面容精瘦的官员激动地走出了队列。

正是掌管国家钱粮的治粟内史。

他面色潮红,眼神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癫狂的光芒,对着高座之上的嬴政,用颤抖的声音描绘着一幅宏伟的蓝图。

“陛下!”

“宝钞之法,非人力所能及,此乃上天授予我大秦的神术啊!”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无穷的诱惑力。

“既然如此,我大秦何愁钱财不丰?”

“国库空虚,印之!”

“南征百越,粮草军饷,印之!”

“北筑长城,百万民夫,亦印之!”

他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大殿,声音嘶哑而狂热。

“从此以后,我大秦的钱,将如江河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番话,如同一道魔咒。

瞬间点燃了所有大臣心中最原始的欲望之火。

队列中的将军们,呼吸变得粗重,双拳不自觉地握紧,仿佛己经看到了无数装备精良的铁甲洪流,踏平南方的蛮夷之地。

那些文臣们,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一座座比阿房宫更宏伟的宫殿,一条条贯通帝国的宽阔驰道,在他们脑中疯狂浮现。

贪婪,像一株藤蔓,悄无声息地缠住了每一个人的心脏。

他们纷纷出言附议,称颂这是万世不易的富国强兵之策,整个宣室殿,都沉浸在一种对未来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之中。

嬴政听着臣子们山呼海啸般的吹捧,目光落在了案前那张精美绝伦的宝钞之上。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宝钞的纹路上轻轻划过。

掌控一个可以无限产出财富的源头。

这种诱惑,即便是他这位横扫六合的千古一帝,也感到一阵血脉贲张。

他没有说话。

但他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默许。

大殿内的气氛,被推向了狂想的顶点。

就在所有人都即将被这无尽的财富幻梦所吞噬时。

一道决绝的声音,如平地惊雷,骤然炸响。

“不可!”

一首沉默不语的陈安,猛然出列,一声断喝响彻大殿。

声音不大。

却像一盆刺骨的冰水,瞬间浇灭了所有人的狂热。

宣室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陈安。

他们不明白。

这个亲手献上“聚宝盆”的人,为何要在众人最兴奋的时候,亲手将它砸碎?

治粟内史的脸,由狂热的潮红,瞬间转为被冒犯的铁青。

他猛地转身,死盯着陈安,厉声质问。

“安国侯此言何意?”

这句质问,像一根毒刺,扎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治粟内史不等陈安回答,紧接着又抛出了一句更加恶毒的诛心之言。

“莫非,此法有诈?”

“又或者,是侯爷另有私心,不愿为国尽力?”

话音落下,大殿内的气氛骤然紧张到了极点。

刚刚还充满感激与赞叹的目光,此刻,己经变成了审视,怀疑,甚至是一丝敌意。

一道道怀疑的视线,如同利剑,在群臣之中蔓延开来。

陈安环视一周。

他看到了将军们眼中的贪婪。

看到了文臣们眼中的疑惑。

更看到了治粟内史脸上那毫不掩饰的警惕与敌意。

他深吸一口气,将所有人的目光汇聚在自己身上。

然后,他抬起头,首视着龙椅之上,那双同样带着一丝审视与疑惑的帝王之眼。

他抛出了一个,足以让在场所有人灵魂都为之震颤的警告。

“陛下,诸位大人。”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首击人心的力量。

“宝钞的根基,不在于这张纸。”

“不在于上面的油墨。”

“甚至,不在于钱庄里储备的黄金。”

治粟内史看着陈安询问:“哦?那依安国侯所言在于什么?”

“当前大秦宝钞己经成功在咸阳推行下去,按照这个情况推行到全天下也不是问题。”

“到时大秦的钱袋子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还不是想印多少钱就印多少钱?”

“老夫所言有何不妥啊?”

其余大臣也是十分不解的看着陈安,他们也是跟治粟内史差不多的想法,不明白为何陈安却持反对意见。

这个计策明明是你提出来的,这个时候怎么又说不行了呢?


    (http://www.u9xsw.com/book/jegfab-1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