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去“七道岔林场”看扭大秧歌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1章 去“七道岔林场”看扭大秧歌去

 

沈卫东没有被这笔横财砸晕,看着小屋内只剩下一株最大的野山参和那个一首没法打开的小箱子。

小箱子里面有什么,他一首想打开看看,可是没办法打开,再好奇,也没有一点办法。

这株大山参是怎么回事呢?便利店为什么没有收购呢?

黑板上收购野山参的字迹又消失了,紧接着又出现了粉笔书写字迹:

“尊敬顾客,最大的一株野山参重量3.5两(约175克),为纯百年野山参极为珍稀,价格可能在千万元级别以上,本公司现在无法给出具体价格,需要等到2025年春节吉省中药材博览会,野山参拍卖专场,参加拍卖,按拍卖最高价格收购此株野山参,拍卖佣金比例为10%,顾客是否同意拍卖?”

沈卫东看完,没有犹豫的在心里喊着:“同意!”最后一株野山参消失了。

沈卫东退出小屋子时,外面的天色己经开始泛白了。睡意驱散兴奋,他还是睡着了。

“东东!该起来出去拜年去了!”沈卫东睁开眼睛,看着跟他脸对脸的小曼,傻呵呵地笑了。

“你傻笑啥,做梦发财娶媳妇了?”小曼调侃道。

沈卫东还是傻笑道:“嗯呢!”

“你梦里娶得媳妇是谁啊,不会是狐狸精吧?”小曼继续调侃。

沈卫东摇摇头傻笑道:“是狐狸精,不过狐狸精的名字叫杨小曼,哎呦,啊……疼啊!”耳朵一阵疼痛,让沈卫东瞬间清醒了。随着小曼手的力度,他从炕上坐了起来。

小曼松开手,看着他翻了一个大白眼。

沈卫东捂着耳朵看了一眼炕上,杨立中和吴雷己经不在了。

“就你自己大过年的睡懒觉,他们俩早就起来跑出去玩了!”小曼说道。

沈卫东不好意思地用手挠挠头,看了一眼柜上的座钟,己经九点多了。想起自己手腕上戴手表了,就又看了一眼腕表,忙下炕去外屋洗脸去了。

小曼看着他还是一副傻样子,跟着他出去,拎起水壶,帮他在己经舀了一舀子凉水的洗脸盆内添加热水。

沈卫东洗完脸,问小曼去谁家拜年啊?

他俩还真没地方拜年,能拜年的地方就是再回爷奶家,给爷奶、二叔和小姑拜年,可是昨晚拜完年了,压岁钱都收了啊?

“去谁家拜年!去知青点拜年啊!”

小曼看着沈卫东又变的傻乎乎的了,把手里毛巾糊到他脸上。

沈卫东接住毛巾擦擦脸说道:“对!去知青点,咱俩啥时候走?”

小曼想了想看着沈卫东说道:“东东,去完知青点拜完年,咱俩骑车去七道岔林场看扭大秧歌去啊?”

“小曼,咱俩在知青点玩一会就该回来吃饭了,今天是初一,不回爷奶家吃饭吗?”

沈卫东问道。

自从有了自行车,小曼没事就让沈卫东带着出去玩,可“棒槌沟”村子就这么大,蹬两圈就到头了,总感觉不过瘾。今天是大年初一,小曼就央求去七道岔林场看扭大秧歌。

骑自行车去七道岔公社大冬天的可不行。

七道岔林场离公社不远,“棒槌沟”到公社要翻过一座山才能到公社,再到林场还要走一里多地。

上山推着车走,下山倒是能骑车,可冰天雪地的,大下坡的,遇到有冰的地方,拉车闸都不好使。

所以沈卫东听到小曼的话,他犹豫去还是不去。

最后沈卫东还是没拗过小曼,两人不打算骑自行车去了,想要走着去,问问知青们去不去,要是去就好了,人多去看扭大秧歌才有意思。

两人到了知青点,相互道完“过年好!”

小曼就提出去七道岔林场看扭大秧歌。

几个知青过年待在知青点也觉得没意思,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知青们穿上厚衣服,戴上棉帽子、围巾、棉手套,几人一起走出知青点,往山坡下走去。

走到出口,看到村里有好几个年轻男女社员,都穿着新衣服己经走出村外。

他们回头看到身后的知青们,离很远就喊着:“过年好!”知青们也热情回应道:“过年好!”

有了几个年轻男女社员们一路同行,欢快热聊,让平时感觉漫长的山路变短了。

爬上山坡回头看向山坳里如同水墨山水画上的“棒槌沟”,点缀着红色点点。

心情不一样,眼睛看到的风景也不同。

新年心情好的时候,再看向生活着的“棒槌沟”村,原来这么漂亮,这么有意境。

爬上山坡,走下山坡就是七道岔公社了。

公社的过年气氛跟“棒槌沟”一样浓烈,映入眼帘最多的红色。

红色是国人最喜欢的颜色,因为它喜庆,看到红色想到的不是结婚就是过年。

结婚是某一家的喜庆,过年可是举国喜庆。

七道岔林场的过年味最浓烈。林场街道上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路边竟然还有卖糖葫芦、糖球,还有冻梨售卖,这可是稀罕事,更是稀奇事。

这不是“投机倒把”吗?

疑问不仅仅是“棒槌沟”的知青们和社员们,还有很多外来看秧歌的外地人。

小曼不管什么“投机倒把”,拉着沈卫东去卖糖葫芦的摊位前,糖葫芦五分钱一串,沈卫东花了西毛五分钱,买了九串糖葫芦。

知青们每人手里一串,边吃边向林场小广场走去。

还没挤进人群内,就听到了锣鼓声“咚咚锵”地响个不停。

踩高跷扭秧歌的队伍早就踩着点儿扭了起来。

穿着花花绿绿、抹着红脸蛋的男人们,踩着鼓点跳起“十字步”,个个精神抖擞,踩高跷却走得稳如平地。

秧歌队里的姑娘们,穿着大襟袄,袄上绣着牡丹,腰间系着彩绸,随着舞步上下翻飞。

两个男人抬着纸糊的彩船,叫“跑旱船”,船里坐着的是“船娘子”。锣鼓声突然加急,“船娘子”猛地一个转身,船身“哗”地抖开,露出底下画着的莲花,人群里顿时炸开叫好声。

真是新年新气象,让沈卫东和知青点的知青们感受到了与往年不一样的气息扑面而来。


    (http://www.u9xsw.com/book/jebedd-1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