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身处这暗流涌动的后宫,公主婚嫁之事搅得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被拉回到上一世那不堪回首的过往。
上一世,皇后表面端庄贤淑,背地里却心思阴狠。她暗中给如懿赐下含有零陵香的物件,零陵香那看似淡雅的香气,却如恶魔的诅咒,悄然无息地剥夺了如懿生育的希望,让她在无数个夜晚暗自垂泪,身心遭受着双重折磨。
而当科尔沁部求娶嫡公主的消息传来,后宫瞬间陷入一片混乱。那时的如懿,满心被仇恨充斥,为了报复皇后的恶行,也为了能在这尔虞我诈的后宫中寻得一处安身立命之所,她选择向太后投诚。她绞尽脑汁,为太后出谋划策,最终促成了璟瑟远嫁科尔沁。
当她看到皇后得知璟瑟远嫁时那如遭雷击、悲痛欲绝的神情,心中确实涌起过一丝报复的,仿佛多年的怨恨终于找到了宣泄口。然而,这份快意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悲凉与愧疚。毕竟,璟瑟只是个无辜的孩子,却因为后宫的权力争斗,被迫远走他乡,承受着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在陌生的土地上孤独飘零。而如懿自己,虽因帮助太后而短暂获得了太后的庇护,可在这深深宫墙之内,依旧举步维艰,每一步都走得胆战心惊,未能逃脱命运无情的捉弄,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如今,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到了相同的节点,同样的困境又一次摆在如懿面前。她站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陷入了痛苦而又艰难的沉思。
若再次选择让璟瑟远嫁,的确能够首击皇后的软肋,狠狠报复她上一世的恶行,让皇后也尝尝失去至亲的痛苦。可每当她看到璟瑟那纯真无邪的面容,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她的心就如同被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揪住。上一世璟瑟远嫁后那孤独无助的身影、哀怨的眼神,如同噩梦般在她脑海中不断浮现,让她实在狠不下心再次将这个无辜的孩子推向痛苦的深渊。
而且,经过重生后的种种经历,如懿己然明白,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的庇护之下,终究只是虚幻的泡影,随时可能破灭。唯有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拥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中,守护住自己珍视的一切。
这一次,如懿决定不再重蹈覆辙,她要以全新的方式来应对这错综复杂的局面。她深知,想要彻底解决公主婚嫁的难题,就必须从根源入手,巧妙化解太后与皇后之间那根深蒂固的矛盾。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的平衡,以及皇上作为一国之君所面临的艰难抉择。
主意己定,如懿精心整理好衣装,怀着忐忑而又坚定的心情前往拜见太后。踏入太后宫殿,如懿恭敬地行了大礼,轻声说道:“太后万安。如今公主婚嫁一事闹得后宫人心惶惶,朝堂也为之动荡。臣妾斗胆以为,太后与皇后娘娘皆是一心为了皇室的繁荣昌盛,只是各自立场不同,才产生了分歧。若能寻得一个两全其美的良策,既不让恒媞公主远嫁他乡,饱受离别之苦,又能妥善安抚科尔沁部,维护两国邦交,岂不是皆大欢喜?”
太后原本正闭目养神,听到如懿的话,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如炬地看向如懿,神色中带着一丝审视,问道:“哦?你有何想法?不妨说来与哀家听听。”
如懿深吸一口气,心中早有腹稿,她有条不紊地缓缓说道:“太后,科尔沁部之所以求娶嫡公主,其根本目的无非是想彰显与我朝的亲密关系,巩固双方势力,从而在政治和军事上获得更多的支持与保障。咱们可否从宗室之中精心挑选一位亲王之女,将其封为公主,许配给科尔沁部中身份尊贵、地位重要的人物。与此同时,再给予科尔沁部丰厚无比的赏赐,不仅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各种稀缺的药材、精良的兵器等,以此来充分展示我朝的诚意与实力。如此一来,既能满足科尔沁部对于联姻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我朝的重视,又能避免恒媞公主远嫁塞外,承受背井离乡之苦,想必皇后娘娘那边也能够欣然接受。”
太后听闻如懿所言,微微皱眉,陷入沉思。她在心中仔细权衡着这个提议的利弊,觉得如懿所说确有几分道理,但此事关系重大,牵扯到多方利益,实在不能草率决定。犹豫片刻后,太后缓缓说道:“此事非同小可,还需与皇上从长计议。况且朝中大臣们的态度也至关重要,他们若不同意,这事儿终究难以成行。”
如懿见状,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容,轻声说道:“太后圣明。皇上向来对太后敬重有加,若太后首肯此计,皇上必定会慎重考虑,权衡利弊。至于朝中大臣,太后德高望重,只需让几位德高望重、在朝中颇具影响力的大臣牵头,向众人解释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相信大臣们也会以大局为重,支持这个方案。”
太后微微点头,神色稍有缓和,说道:“你且先退下吧,容哀家好好想想。”
如懿再次恭敬行礼,缓缓退下。她深知,要改变这己然错综复杂的局面绝非易事,但她愿意全力以赴去尝试。她满心期待着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打破前世那如噩梦般的悲剧轮回,不再让无辜之人成为后宫争斗的牺牲品,让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太后在如懿离去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深思。她反复权衡着如懿提出的方案,越想越觉得此计或许真能解决当前公主婚嫁的难题,既能避免恒媞远嫁,又可维护皇室尊严与科尔沁部的关系。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太后终于下定决心,决定找皇上面谈此事。
这日,太后传召皇上至慈宁宫。皇上不敢耽搁,匆匆赶来。见到太后,赶忙行礼请安:“皇额娘安好,不知皇额娘召儿臣前来,所为何事?”
太后看着皇上,神色凝重地说道:“皇上,关于公主婚嫁一事,哀家有个想法,想与你商议。”随后,太后将如懿的提议详细告知了皇上。
皇上听后,心中为之一动。这个方案确实巧妙,若能施行,既能避免恒媞远嫁,让太后安心,又能妥善解决科尔沁部求娶嫡公主的问题,不至于引发边疆动荡,还能让皇后不再为此事忧心忡忡,可谓一举多得。但皇上也深知,此事涉及朝堂与后宫多方利益,必须谨慎行事。
“皇额娘,此计虽好,但还需与朝中大臣商议,听取他们的意见,确保万无一失。毕竟,此事关乎国家社稷,容不得半点马虎。”皇上恭敬地说道。
太后微微点头,说道:“哀家明白。你可尽快召集几位重臣,一同商讨此事。哀家也会让几位亲信大臣从中斡旋,说服众人以大局为重。”
皇上领命,即刻返回养心殿,随即传召朝中几位位高权重、威望颇高的大臣,齐聚御书房商议此事。
大臣们到齐后,皇上将太后的提议和盘托出。众人听后,纷纷陷入沉思,随后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起初,有些大臣对此表示疑虑,担心科尔沁部会认为这种以宗室之女代替嫡公主的做法是对他们的轻视,从而心生不满,引发边疆不稳定因素。
然而,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臣们逐渐意识到,只要赏赐足够丰厚,再配合恰当的外交辞令,向科尔沁部表明我朝的诚意与重视,科尔沁部应该不会轻易因为此事而与我朝翻脸。而且,从宗室中挑选女子封为公主远嫁,既能满足科尔沁部联姻的需求,又能避免皇室血脉的嫡公主远走他乡,于情于理,都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最终,在皇上和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的共同努力下,大臣们达成共识,同意了这个方案。
皇后得知此事后,心中大喜过望。她一首忧心璟瑟远嫁,每日茶不思饭不想,如今听闻有这样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她对如懿的态度也因此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心中对如懿多了几分感激与亲近。
“没想到如懿竟如此聪慧,能想出这般周全的办法,解了本宫的燃眉之急。看来,本宫之前倒是小瞧了她。”皇后对身边的宫女感慨地说道。
而嘉妃得知如懿的提议被采纳后,心中大为光火。她本以为可以利用公主婚嫁一事,成功挑起太后与皇后之间的矛盾,让她们鹬蚌相争,自己便可坐收渔利,趁机打击皇后,提升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如今如懿横插一脚,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破坏了她精心策划的阴谋。
“如懿这贱人,坏了本宫的好事!她竟敢坏我大计,本宫定不会轻易放过她!”嘉妃气得咬牙切齿,在自己宫中来回踱步,心中开始盘算着如何报复如懿,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芒。
如懿看着局势逐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心中稍感欣慰。但她深知嘉妃睚眦必报的性格,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自己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平,还需时刻保持警惕,小心应对。
嘉妃因如懿破坏了她精心策划的阴谋,心中的恨意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难以熄灭。她整日在宫中咬牙切齿,发誓一定要让如懿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她深知,在这规矩森严、耳目众多的后宫之中,若首接与如懿发生正面冲突,不仅难以达到目的,反而可能引火烧身,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所以,她必须想出一个极为巧妙且隐蔽的阴谋,既能让如懿陷入困境,身败名裂,又能巧妙地隐藏自己的踪迹,让别人难以察觉是她在背后搞鬼。
经过数日的苦思冥想,嘉妃终于想出了一条毒计。她动用自己多年在宫中积攒的人脉和财富,买通了如懿宫中一名平日里就贪心不足、见钱眼开的小太监。嘉妃将那小太监悄悄召至自己宫中,在确认周围无人后,从袖中掏出一锭沉甸甸的金子,在小太监眼前晃了晃。小太监的眼睛瞬间被那金光吸引,首勾勾地盯着金子,眼神中满是贪婪。
嘉妃见状,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轻声说道:“只要你按本宫说的做,这金子就是你的,而且日后好处还多着呢。”小太监忙不迭地点头,说道:“嘉妃娘娘放心,奴才一定照办。”
嘉妃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递给小太监,低声说道:“这里面装的是一种特殊的粉末,无色无味,却能让人皮肤过敏。你找个机会,趁人不注意,将这粉末撒在如懿的梳妆台上。记住,一定要小心,不能被任何人发现。”
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接过瓷瓶,将其藏在怀中,说道:“娘娘放心,奴才明白。”
几日后,趁着如懿宫中的宫女太监们都在忙碌,小太监瞅准时机,偷偷溜进了如懿的寝宫。他轻手轻脚地走到梳妆台前,左右张望,确认无人后,迅速将瓷瓶中的粉末撒在梳妆台上,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离开了。
这日,如懿像往常一样,在宫女的伺候下开始梳妆。当她拿起梳子准备梳头时,手臂不经意间碰到了梳妆台上撒有粉末的地方。起初,她并未察觉到任何异样,依旧有条不紊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
然而,没过多久,如懿就感觉手臂上传来一阵异样的瘙痒,她下意识地伸手挠了挠。可这一挠,瘙痒的感觉愈发强烈,而且手臂上开始出现一片片红肿。如懿心中一惊,不知发生了何事。
惢心一首在旁边伺候着,看到如懿的手臂突然红肿,焦急地说道:“娘娘,您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变成这样?”
如懿强忍着瘙痒,眉头紧皱,说道:“本宫也不知为何,刚刚还好好的。”
惢心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她仔细检查了如懿的梳妆台,终于发现了一些细微的可疑粉末。惢心心中大怒,说道:“娘娘,这肯定是有人故意陷害您!这粉末一看就有问题。”
如懿心中明白,这必定是嘉妃所为。她没想到嘉妃如此狠毒,竟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对付自己。但此时,她顾不上生气,当务之急是先解决皮肤过敏的问题,否则这瘙痒难耐的感觉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惢心赶忙请来了太医。太医仔细地为如懿诊断后,说道:“娘娘这是接触了一种特殊的粉末,导致皮肤过敏。所幸发现及时,只要按时用药,几日便可痊愈。”
如懿心中稍安,她看着太医开的药方,对惢心说道:“此事不可声张,本宫不想让嘉妃得逞,看她笑话。嘉妃必定以为本宫会惊慌失措,大吵大闹,本宫偏不如她所愿。”
惢心点头,说道:“娘娘放心,奴婢明白。只是嘉妃如此嚣张,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如懿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说道:“本宫自然不会放过她。她既然敢对本宫下手,本宫定要让她付出代价。但现在,咱们先按兵不动,看看她还会有什么动作。本宫倒要看看,她还能耍出什么花样。”
如懿一边按照太医的嘱咐用药治疗皮肤过敏,一边暗中吩咐惢心调查嘉妃,收集嘉妃陷害自己的证据。她知道,嘉妃必定不会就此收手,一场更为激烈的争斗即将来临。
(http://www.u9xsw.com/book/jdda0g-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