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心恨才好
“是不想问,还是不敢问?”
赵明一听,悠悠开口道。
丝毫不给李世民面子。
“陛下,其实你应该想到对我下手的会是哪些人!”
“您也清楚,工商部之策,想要遍布整个大唐也是略有难度的!”
“特别是江南那边…有钱啊!”
“有钱,便会作乱!”
“大唐,休养生息,不宜大动干戈!”
“兴许,您没打算现在就对那些世家下刀!毕竟对于那些世家来说,国之情怀是不存在的。”
“您如果执意下刀的话,兴许,会把他们逼的投靠他国!”
“毕竟对那些人来说,谁当皇帝无所谓,不影响他们赚钱,怎么着都行!”
听到赵明的话,李世民沉默,他很想反驳却无可反驳,因为赵明所说的全部都是真的。
“爱卿啊,你的这些话,把朕说得是无地自容啊,朕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回你了!”
“不错!”
“朕,其实心里很清楚,也正因为清楚,所以这件事情才对你有所隐瞒,若真顺着信息深挖下去的话,整个江南道的世家很有可能会聚集在一块儿,届时…怕是麻烦了!”
麻烦?
那是很麻烦!
江南地区自唐宋以来便是经济重心,农业发达、手工业繁荣,商业贸易兴盛。
世家大族凭借对土地、商路的掌控,积累了巨额财富。
他们拥有大量田产,通过收取地租、经营产业获取经济资源,甚至垄断盐铁等重要产业,经济实力雄厚到足以影响国家财政。
当王朝财政困难时,若触动其利益,便可能引发对抗。
就好比东晋时期,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两家,甚至可以同皇权并驾齐驱。
甚至是到了现代…
那位退守一方的光头蒋,最初亦是看着江浙那边的财富支持,才由南至北开启北伐,以剿总司令之身份,率黄埔之名将,以一镇全国。
暂行,国之总裁之权!
亦正因此,新朝成立之后,才将旧时江南之地,分割而化。
一为沪上,二为苏南,三为浙北。
而如今的大唐,江南世家权力,亦是滔天!
兴许,在朝为官者不多。
但是,他们若是想造反,未必不能掀起动乱。
如今,东突厥剿灭在即!
不宜内乱!
李世民装糊涂,不想一查到底,他心里也是能够明白的。
只是,李世民如此态度,令其不喜。
“爱卿,有何好主意?”
“工商税,搁江南实施怕是难了!”
“江南那边的兵马,说不准,亦是被江南世家贿赂了。”
“你说得有理!江南并没有什么重兵之地,所以多有折冲府,但每府也不过千余人辅兵负责地方稳定!”
“即便是润州,和越州都督府,也调不了多少兵马。”
李世民微微颔首。
润洲主负责江南漕运!
越州主负责江南那边的海上盗匪,维护安定。
他知晓,很多海上盗匪,就是江南世家养着的,故意玩黑吃黑那一套。
但是,他现在不能挑破!
他甚至知道,润州,越州中怕是不少官员都被江南的钱财砸过了。
真要动江南世家,他们肯定很快收到风声。
指望江南那边兵马,去灭江南世家,决计不可能。
届时,又得兴京师之兵,渡两千里横击江南。
如此一来,消耗国力,影响大唐安稳。
所以,他才把这事压下去。
“以臣之见,不如从长安城为中心,朝四周慢慢扩散,慢慢收税!”
“至于,江南之地嘛,您可以特许,暂不收其工商税,沿用旧策。”
“嗯?”
李世民闻言,随之蹙眉。
“这岂能行?一国岂能两策?”
“一国为何不能两侧?”
“一国有二都,都正常!”
赵明神色平静地回复道。
明朝时期便有南京和北京两个都。
新朝时期一国两制,更是国策!
“陛下,我等要学会变通!”
“江南那边他肯定是不想造反的!也不想缴税的。”
“我们得让他看到,朝廷对他们是宽容的,如此一来,便可放低他们警觉性。”
“就像养猫一样,先得顺着它的毛发轻轻捋,待其放低警觉之时,再出其不意直接擒拿。”
“你所言有道理!”
“只是,工商税刚出,朕就弄出这一国两策,会不会不太好?”
“陛下,天下之事在于陛下!”
“陛下命令,谁敢不从呢?”
“何况这一国两策,本就是缓兵之计!待收拾完东突厥之后,陛下便可获得突厥大片土地,粮草,战马,财宝!”
“届时,再改策便是!”
“要是江南敢乱,那便是用突厥的俘虏兵,告诉他们,杀三人换得自由身,杀五人除却自由身外,更有土地!”
“如此一来,咱们不但解决了俘虏,防止东突厥势力死而复生,更能消耗江南世家之力,更好将其吞噬。”
“好!好啊!”
李世民一听,瞬时笑了。
随即忍不住一拍自己的大腿!
“那就听你的!”
“只是,如此一来,你就要受委屈了。”
“受委屈?”
赵明一听,挠了挠头,眼神中透露出不解之色。
“我受啥委屈啊?”
“陛下,我还没说完呢!”
“我只是说现在不能对江南世家下刀,又没有说不能挑其中一两个下狠手!”
“这次掀起暴乱,意图杀我者不在少数!”
“用屁股想想都知道,江南参与了,咱们参与的世家中找两个肥鱼,抓了他之后,诬陷他谋害朝廷命臣,予以抄家!”
“而抄家土地,房屋,生意等,都贱卖给当地其它世家。”
“如此一来,那些家伙秉持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一定会十分果断地落井下石。”
“如此,我不仅能报了一口气,陛下您还能再多发一笔财!”
此话一出,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不可思议地看着赵明。
这小子,真够黑的啊!
“好!好啊!”
“就是这事,要不要和其它众臣讨论呢?”
“毕竟,这也是大事!”
“当然可以讨论,不过把魏征的嘴给堵住就是!”
赵明抱拳道。
魏征作为千古唯二,被冠以“文正”谥号者,其可谓文臣之典范。
对他,赵明是佩服的!
但,官场可不是一汪清水!
有时候,需要黑一点,心狠一点才能更好解决事情。
(http://www.u9xsw.com/book/jbi00a-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