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不是一般的女人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是一般的女人
李世民这时目光扫了一眼旁边的程怀礼和尉迟宝琳。
虽然没有直说。
但意思很明确了。
聊大事,闲人自然是应该回避的。
当然对于程怀礼尉迟宝琳两人来说,他们倒是巴不得能离开这个修罗场。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程怀礼于是起身道,“苏先生,你和李老先生接着聊吧,我家中还有些事,今天时候也不早了,我就先撤了。”
“是啊,苏先生,明天我们俩再来,今天就不打扰你和李老先生了。”
苏夜看着两人起身要走,倒也没说什么。
他其实也是巴不得这俩赶紧离开。
甚至最好是连明天都别来了才是。
省得他教也不知道该教什么,不教自己这个老师貌似又说不过去。
在程怀礼和尉迟宝琳识相地离开之后,顾蔓雪这时也悄悄转身走了出去,她借口打酒,离开了包间。
就在武媚娘也打算起身离开时,苏夜却突然开口道。
“你留下来吧。”
听到这话,武媚娘和李世民都是一愣。
武媚娘自己都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手指着自己说道,“我……我吗?你们既然要讨论大事,我一个女人,还是回避一下吧?”
李世民也有些不解。
后宫不得干政,本质上也是女人不能随便参与政治。
这几乎都是共识了。
可为何苏夜唯独会对武媚娘网开一面呢?
原因在苏夜这里当然很简单。
就因为她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是武则天!
论政治智慧,别说什么女人了,恐怕就是一些玩弄权术的顶级男人,都不一定能比得了这个女人。
能当上女帝,除了姿色这个最基础的因素之外,武则天还有一种别人无法企及的天赋,那就是超高的政治直觉。
苏夜正想当面见识一下呢。
苏夜开口哂笑道,“你和那些女人不一样,你可以留下来旁听。”
闻言,武媚娘又有些顾忌地看了一眼李世民。
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
武媚娘当然是想留在这里的。
但她也十分清楚。
眼前的苏夜和李世民,无论哪一个只要不愿意,那就不是她能左右的。
毕竟现在的她还只是一个连进宫都很困难的秀女罢了。
李世民咳嗽道,“既然你现在是苏先生的人了,苏先生让你留下来,那你就留下来吧。”
有了李世民的认可,武媚娘终于松了口气。
她步伐轻柔的来到苏夜跟前,又十分温柔地给苏夜倒酒。
苏夜则是看向了李世民道。
“李老先生,有什么烦恼,说吧。”
李世民叹了口气。
“上回我把你对一条鞭法还有如何改变摊丁入亩的政策上奏皇上了,皇上也觉得可行,只是……这段时间新政效果虽然不错,但各地反对之人也不在少数,苏先生,我想知道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反对新政的人呢?”
苏夜闻言抿了口酒,淡定道。
“我听说君子做事,只看效果,从来不问名声,当今皇上,如果只是为了青史留名,或者说只是为了让别人多多对自己歌功颂德的话,那这新政搞不搞,我看并没有多大意义。”
听到这话,李世民脸色微变。
如果是年轻时候的他,别人敢当着他面说这种话,早就被他拉出去大卸八块了。
不过好在这个年龄段的他,在经过魏征的屡次顶撞冒犯之后,早就把年轻时候的脾气给收起来了。
李世民叹气,苦笑道,“苏先生说得固然有道理,只是在我看来,难道不应该是对君王做得越好,留下来的名声才会越好吗?照苏先生的意思,难道还可以什么都不做,让史官对自己歌功颂德?”
苏夜微微一笑,摆了摆手。
在他看来还真不是没可能。
整个清朝两百多年,没有一年不镇压早饭的,可那些皇帝的名声却是一个比一个响亮,甚至还专门有人怀念从前的。
这不是充分的说明。
只要屠刀挥舞得够快,就不存在一个活着还敢跟自己对着干的人。
苏夜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你大可以觐见当今的皇上,告诉他,只要把那些不听话的史官通通都杀了,全部换成听话的史官,那不就完事了吗?自己什么都不用做,让史官写什么,就写什么!”
李世民闻言苦笑道。
“苏先生,你这是在开皇上的玩笑啊?当今皇上,的确是爱惜羽毛,可如你说得这样,却也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史官秉笔直书,皇帝做了些什么,没做什么,都应该按照事实来写,绝不能弄虚作假,若是屈服权威,那还有什么资格当史官?”
“至于你所说的,控制了史官就能控制舆论,在我看来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殊不知要控制住几个朝中史官不难,可难的是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这便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苏夜点了点头。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面前的这个李老头子见解还蛮独到的,至少可以说他绝不是一个贪图名利,自私自利之人。
苏夜眼珠子转动,很快又说道,“那既然这样,李老先生便无需害怕,你想做什么事,尽管去做就是了,不想做的事,谁来,也逼迫不了当今皇上。”
李世民皱眉道。
“可……可皇帝终究也只有一个,又怎么能方方面面俱到呢?更何况,如今朝廷已经许久没有动过刀兵了,现在若是一意孤行,万一动起了刀兵,后事该怎么办?”
苏夜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
他其实早就知道李老先生会这么说。
苏夜接着说道,“别的我不好武断,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当今皇上,绝不是一个喜欢犹豫,瞻前顾后的人,而且我还想问你的是,你所谓的反对新政的人,究竟指的是哪些人?”
李世民无奈地苦笑道。
“反对新政的人可谓到处都是,不过支持的也大有人在,若要论其中什么人最多的话,苏先生想必不用我说也知道吧?”
“河东河北的大姓豪族,他们经营当地已经很多年了,根基深重,又常出人才,现在反对新政,就数他们闹得最凶。”
(http://www.u9xsw.com/book/jbha0b-1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