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偈语还有下半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1章 偈语还有下半句

 

第111章 偈语还有下半句

第一百一十一章 偈语还有下半句

不过光有诚意在苏夜这里可不值钱。

他要是想当官。

只需要给李公子吱一声就是了,至于那位李公子到底是什么能耐能给他多大官,这苏夜虽然不知道,但苏夜清楚一定不会小。

苏夜于是摇了摇头,徐徐道。

“国师的位置虽然好,可对我来说确实有些太大了,我对于当国师没什么兴趣,对于去你们吐蕃,则更是没什么兴趣。”

听闻,松赞干布并不着急,只是平静道。

“苏先生,我以国士的礼仪来对待你,你就这么直接拒绝了我,是不是未免有些太冷漠了?”

“那日听苏先生的一席话,便知苏先生也是修佛之人,既然苏先生也是信佛之人,那去我们吐蕃,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如鱼得水啊!”

面对松赞干布的劝说,苏夜可谓是丝毫不为所动。

苏夜淡定道,“谁跟你说我是修佛之人?”

松赞干布闻言直接呆住。

脸上满是惊疑之色,他看着苏夜似乎有些不敢置信。

那表情似乎在说:你不是修佛之人谁是修佛之人?

搁着糊弄鬼呢?

那日只是寥寥数语,便让他松赞干布一个修佛修了十几年的人醍醐顿悟,这要还只是个外门人士,那他松赞干布成啥了?

苏夜看着他吃惊的样子不禁笑道。

“你也不用如此讶异,佛门讲究的就是一个缘字,我虽然修佛极具天赋,但与佛门也没什么缘分,同样的,与你们吐蕃也没什么缘分,既然无缘,那就不能强求!”

松赞干布听到这话有些不乐意。

他开口道,“苏先生,那日 你的那句偈语,可是说要时时勤拂拭的,这明 镜台也好,菩提树也好,要是不经常打扫,那就不能干净,如今吐蕃正需要一位您这样的大才去打扫,您却又以一个缘来劝说我,这恐怕前后有些矛盾了吧?”

苏夜笑眯眯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松赞汗,那日我是对你说了这话不假,不过那日我只是跟你说了上半句,还有下半句没告诉你呢!”

“下半句?”

“下半句是什么?”松赞干布满脸疑惑。

苏夜徐徐说道,“这下半句是这样说的,所谓菩提本无树,明 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听完之后,松赞干布整个人当即愣住。

“松赞汗?”

苏夜见他沉思的入了定,便轻声唤了下。

就见松赞干布猛然间顿悟。

“苏先生!”

“苏先生的大才,真是令人瞠目结舌,我原本以为此前那句偈语便已经足够高深,没想到还有更高深的,不知苏先生可否将这句与我详解?”

苏夜淡然道,“这个不难理解,结合我此前跟你说的那句偈语,一个主张修佛要从外而内,一个主张要由内而外。”

“前者强调人的佛心是通过不断修佛中得来的,而另一个则是强调每个人天生都有佛心,只是看后天愿不愿意向佛,这两者都是修佛,其实没有高低之分。”

闻言,松赞干布微微点头,脸上满是震撼之色。

苏夜又说道,“我之所以跟你说后面这句偈语,便是要告诉你,事在人为当然重要,可缘分也不可或缺,如果一定要强行为之的话,恐怕还会适得其反!”

苏夜本来以为自己的一番解释可以让松赞干布放弃想让自己入藏的想法。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

原本松赞干布就很稀罕他了。

这后半句偈语一出,更是让松赞干布有一种苏夜乃是佛界大能,如果不能跟着他一起去吐蕃,那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就见松赞干布望着他两眼放光,说道,“苏先生,你这样的大才,在我看来乃是与佛真正有缘之人,只是需要一个契机罢了。”

“你放心,苏先生,我已经向你们大唐皇帝陛下禀明,我别的都可以不要,唯独苏先生,必须跟我一起回吐蕃!”

“有了大唐皇帝陛下的圣旨,苏先生恐怕没有推脱的余地了!”

“这……”

苏夜听到这话脸色一变。

他是没有想到这个松赞干布做起事情来竟然这么决绝。

这么快就把自己这事上报上去了。

而在苏夜看来,自己跟李世民又不认识,为了能和吐蕃交好,李世民肯定会将自己直接交出去的。

这样一来,那他岂不是在劫难逃了?

要说起来,苏夜对吐蕃可真是没什么太大的好感。

一来是因为的确自己适应不了高原气候。

至于其次便是听说过一些密宗传闻。

这些密宗堪称血腥残忍,要让自己到那边去适应他们这些血腥残忍的习俗,那自己这辈子岂不是白活了?

苏夜眼珠子转动,很快又想了一个说法。

“松赞汗,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我们中原有一个典故。”

“什么典故?”

“苏先生莫非是又要给我普及佛法?在下愿意洗耳恭听,从现在开始,苏先生的每一句话,在下都要牢记在心上!”

听到这话,苏夜心中一阵无语。

合着自己不过是用了神秀和六祖慧能的两句偈语,就硬是把这个松赞干布变成自己的小迷弟是吧?

不过苏夜现在可不敢再多说一句有关佛法的话了。

毕竟看松赞干布这股热情的劲头,他还真有些担心自己要是再说两句,这家伙没准儿恨不得为自己塑金身供奉起来了。

苏夜于是咳嗽道,“与佛法无关,不过与人情世故有些关系。我要说的这个典故,叫作徐庶进曹营。”

本着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原因,苏夜给松赞干布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来龙去脉。

“这个典故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强求来的东西,不一定最好,我们还是要契合,或者互相愿意才行,正如你觉得我去吐蕃做了国师似乎很不错,实则却没有问问我是否愿意,这样一来,我跟徐庶又有什么区别呢?”

松赞干布闻言还是不甘心。

就见他这时突然起身,扑通一声竟是给苏夜跪下了。

“苏先生,我松赞干布自幼便立下誓言,一定要振兴吐蕃,而我吐蕃地处偏远,人才稀少,这一次来长安,我本来也是求贤若渴,想要碰到一位真正的大能帮助我兴旺吐蕃!”


    (http://www.u9xsw.com/book/jbha0b-1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