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松赞干布的条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章 松赞干布的条件

 

第104章 松赞干布的条件

第一百零四章 松赞干布的条件

杨武知道继续跟松赞纠缠下去毫无意义,便找了个借口慌忙逃离了现场。

松赞脸上留着尴尬,就见他转过身来又对李可婉献殷勤道。

“郡主,你放心,这会儿是苏先生不在,他要是在这里,准把这炸鸡的做法告诉我!”

话音落下,玉儿冷哼道。

“还用得着你在这里自作多情,你是觉得我们郡主不知道吗?我告诉你,我们郡主……”

玉儿话说到一半,被李可婉直接打断了。

李可婉抬头对松赞客气道,“承蒙松赞汗对我如此在意,松赞汗,您还是回到座位上,陪我哥他们喝个痛快吧!”

……

一个时辰之后。

松赞和两个手下喝得酩酊大醉,还是在悦来居的两个小二的搀扶下,才勉强离开了悦来居。

而另一边李承乾状况也没好哪去,同样是喝得面红耳赤。

毕竟松赞都喝多了,他自然也没少喝。

其他人诸如程咬金尉迟恭等人,都是喝得不省人事,最后被专人给送走的。

而众人中,也只有没怎么喝酒的李可婉和李世民保持着清醒了。

李世民虽然也没少喝,但他的酒量毕竟不同寻常。

所以这会儿走在最后面,被李可婉搀扶着。

松赞歪歪扭扭地来到马车跟前,临上车时,忍不住回头道,“李兄,今日痛饮心情很不错,能认识李兄也的确是我松赞干布的荣幸了,不过有句话我也得告诉李兄,希望李兄能如实告诉我!”

李承乾听闻便立在原地问道。

“什么问题,你只管问。”

松赞于是借着酒劲说道,“刚才坐在你旁边的那个老伯,恐怕不仅仅只是你的一个谋臣那么简单吧?”

李承乾脸色一僵。

顿时额头冒出冷汗。

这松赞干布,难道当真认出了李世民的身份吗?

就见下一刻不等李承乾回应,松赞干布立刻大笑道,“哈哈哈,李兄,我不过是提了一嘴,你看你便紧张成这个样子,我告诉你吧,你也不用说了,我知道他是老英雄,只是不敢以真面目见人,你回头告诉这位老英雄。”

“我松赞干布既然敢只身来到长安,那便是对他大唐的信任,更是没有什么恶意,再过些时日,我便要返回拉萨了,只希望吐蕃与大唐能永远修好,为兄弟之邦!”

说完,松赞干布便让手下架着马车扬长而去。

李承乾矗立在原地,思考着松赞干布留下的话,不禁觉得脑子有些晕乎乎的,他喝多了酒,这会儿也难以想明白松赞干布所谓的“老英雄”是什么意思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所有的人都已经离开。

悦来居又恢复到了平静中。

苏夜这时这会儿才从暗处现身。

顾蔓雪疑惑道,“苏先生,您又何必一定要躲着那位郡主呢?若是有什么误会,那解开不就是了吗?”

苏夜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

人家可是郡主。

而从刚才宴席间松赞对李可婉的动作举止来看,倒是很有可能让要走李可婉,自己此前和李可婉有误会,若是卷入其中,难免会有些麻烦棘手。

正想着,一旁杨武兴致勃勃地说道。

“苏先生,咱们端上去的菜肴他们都吃得一干二净,没有一点剩下的,尤其是那炸鸡呢,当时李公子还有两位国公乃至于那松赞干布都想知道做法,我心想这乃是苏先生研究出来的秘制菜肴,硬是没告诉他们!”

听到这话,苏夜先是一愣。

没告诉他们?

炸鸡?

苏夜立刻脸色一变。

他盯着杨武说道,“你刚才说什么?炸鸡被端上去了?我不是说了,那玩意儿不端上去吗?”

杨武闻言有些不知所措道,“苏先生你何时说过?当时你在茅房,我见案台上还有一味菜没有端上去,便以为是苏先生为他们准备的一道大菜,就端上去了……苏先生,莫非这菜肴有什么问题吗?不能端上去?”

苏夜苦笑。

这理由他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

但想着这会儿事后苛责杨武也没什么必要。

谁让自己当时没交代清楚也不在呢。

只是这样一来,恐怕李可婉一定会有所察觉。

苏夜只能在心中希望这小妮子别认出是自己来。

……

翌日。

武德殿。

李承乾站在李世民跟前,手上拿着一道文书,兴奋地呈送给李世民,一边说道。

“父皇,昨日宴饮之后,松赞干布对我们的态度尊重了不少,这今日便文书呈送了上来。”

李世民点了点头,一边打开那文书,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不一会儿,李世民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意。

“不错,这回松赞干布倒是老实了下来,他在这上面说,愿意对我大唐称臣,以后吐蕃每年都会来朝贡,而作为交换,他愿意娶一位大唐公主,以后吐蕃与大唐永远修好!”

李承乾闻言,兴奋道。

“那太好了,父皇,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说起来这回还真是多亏了苏先生,不过归根结底还得是父皇有先见之明,如果不是父皇您提前将设宴的地方定在了悦来居,恐怕这回松赞干布发难,咱们还真没法应付!”

李世民点了点头,可这会儿当他看完文书的末尾部分,却又不禁苦笑了起来。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啊!朕不能答应他这个条件!”

李承乾闻言不禁一愣。

这么好的条件,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吗?

除非他这个日常英明神武的父皇当真是脑子犯抽了。

正当李承乾想问个明白时,李世民将那文书递给了他,苦笑道,“如果只按前面的说法,让朕嫁一位女儿给他,朕当然不会犹豫,可偏偏他这后面提的要求,朕断然不能答应。”

李承乾十分好奇地低头看去。

就见松赞干布后面所写的几个条件大致如下。

一是需要从中原带回去一些种子,工匠,以及中原好用的工具。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

“这个好说,不过就是一些人和工具罢了,朕可以给他,甚至还可以多给他一些。”

李承乾又往下看去。


    (http://www.u9xsw.com/book/jbha0b-10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