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黑料疑云,冷静应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黑料疑云,冷静应对

 

当暮色染透烟火巷的青砖墙时,林小满紧握着糖浆勺,指节都泛白了。

无人机群拖着增强现实光带掠过天际,投射在墙面上的非遗证书幻影正被钱记者踩得粉碎。

“林小姐考虑清楚,这锅红豆沙要是掺了工业糖精……”钱记者扶了扶金丝眼镜,镜片反光遮住了他瞥向糖浆锅的阴鸷眼神。

他故意用皮鞋尖碾过青苔缝隙里的半枚铜秤砣,那是今早从供桌上滚落的传家宝。

林小满把漏勺浸入沸腾的赤豆沙中,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发间簌簌掉落的干桂花。

那些本该清甜的碎金突然变成了冰碴,扎得她后颈生疼,就像二十年前祖父攥着供销社合同晕倒时,袖口沾着的麦芽糖渣。

“下周三开庭前,随时恭候钱先生的深度报道。”她突然扬起糖勺,琥珀色的糖丝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精准地落进了对方的西装口袋。

滚烫的糖浆瞬间把录音笔黏在了衬里,钱记者烫得跳脚的模样引得围观的食客哄笑起来。

转身锁店门的瞬间,林小满的指尖拂过门框上那道陈年裂痕。

1998年祖父与江父争夺供销社摊位时,江家保镖的撬棍留下的伤痕里,此刻正渗出淡金色的糖霜。

她突然想起无人机掠过时,江砚西装内袋露出的老照片边角,那抹融化的糖渍,形状竟与祖父临终前画在病历本上的螺旋纹惊人相似。

“电磁炉插座有问题。”冯律师的声音吓了她一跳,手抖了一下,钥匙串上坠着的麦芽糖模具掉在了地上。

这位总是穿着三件套西装的老派律师,此刻正蹲在操作台前,指尖着陈伯新换的插座板,“江氏甜品厂二十年前的防伪钢印,不该出现在这里。”

林小满的围裙带突然崩开,系带末端的铜铃铛滚到了冯律师脚边。

在叮咚声中,两人同时看到插座板背面用麦芽糖粘着的微型摄像头,红灯随着巷口路灯的明灭有规律地闪烁着。

“去我事务所谈。”冯律师用糖丝裹住摄像头,就像包装一颗毒糖果。

经过糖浆锅时,他突然停住脚步:“这赤豆沙熬煮时,是否总是在三点钟方向出现漩涡?”

林小满猛地回头,供桌上那罐凝结着螺旋纹的桂花蜜正在月光下渗出血色。

她想起江砚抚摸老照片时,西装袖口露出的虎口旧疤,与祖父常年握铜秤磨出的伤痕位置完全重合。

事务所的霓虹灯牌在雨夜里晕成了光斑,冯律师把一沓文件推到桌面另一边。

林小满看到“江氏集团1998年食品安全事故”的封面上,祖父的签名与江父指纹重叠的地方,洇着疑似糖渍的褐斑。

“钱记者上周拜访过西点协会的周副会长。”冯律师突然用镊子夹起从摄像头里提取的存储卡,“巧的是,这位周副会长二十年前负责江氏甜品厂的质检,更巧的是,他女儿刚成为江砚新餐厅的甜品顾问。”

林小满的指甲深深地掐进了掌心。

祖父临终前反复念叨的“供销社三号仓”突然在记忆里清晰起来,那间堆满麦芽糖桶的仓库,正是如今江砚私厨所在的旧码头位置。

雨点砸在防弹玻璃上,冯律师打开证物柜的手突然停住了。

林小满看见最上层那盒贴着“98年江氏案”标签的桂花蜜罐头,密封蜡上赫然印着自家祖传的铜秤花纹。

“明早八点,港务局档案室。”冯律师把存储卡塞进麦芽糖模具,“记得带上你家传的铜秤砣,以及江先生西装内袋里的老照片。”

巷尾传来糖画艺人收摊的铜锣声,林小满站在事务所落地窗前,看着雨幕里江砚的黑色轿车缓缓驶过。

后视镜反射的路灯在她掌心投下光斑,形状恰似供桌上那枚残缺的公章图案。

她拿出手机给陈伯发信息,指尖悬在发送键上时,突然想起今早更换插座板的老人在哼唱:“供销社里糖缠秤,旧码头边月照人……”那首祖父葬礼上出现过的诡异童谣,此刻每个字都变成了冰碴,扎进她试图拼凑真相的血肉之中。

当林小满把铜秤砣浸入麦芽糖浆时,晨雾正漫过事务所的防弹玻璃。

冯律师用镊子夹起糖浆里浮起的微型芯片,二十年前的防伪钢印在糖丝包裹下显出一串编码。

“这是江氏甜品厂当年的质检编号。”冯律师把芯片嵌进铜秤砣的凹槽,咔嗒一声,惊飞了窗外偷食的麻雀,“下午三点,港务局档案室会有人接应。”

巷口传来糖画艺人的铜锣声,林小满望着操作台上凝结成螺旋纹的桂花蜜,突然抄起铜勺敲碎糖壳。

藏在其中的老照片碎片簌簌落下,江砚虎口的旧疤在泛黄相纸上灼烧着她的指尖。

这时手机震动起来。

匿名邮件的预览框跳了出来:【三号仓的月光记得供销社的秤】。

附件里模糊的监控截图隐约可见江砚的背影,拍摄时间显示正是祖父去世那晚。

“冯律师,麻烦查一下这个IP地址。”林小满把手机推过桌面时,糖浆锅突然异常沸腾。

本该顺时针旋转的赤豆沙逆时针卷起漩涡,将沉底的陈年桂花搅成血色泡沫。

老律师的三件套西装沾上了糖霜,他盯着漩涡中心浮起的金属片说:“这是1998年江氏厂特供锅炉的零件。”镜片的反光遮住了他颤抖的手指,“当年的事故……或许不是意外。”

林小满的铜铃铛围裙带突然绷断,铃铛滚进糖浆锅的刹那,江砚的黑色轿车停在了巷口。

后视镜折射的阳光恰好照亮了操作台,那些血色泡沫在强光下显出水渍痕迹,与老照片上祖父最后握着的病历本污渍如出一辙。

“首播澄清会定在明晚。”冯律师突然把糖勺插进漩涡中心,逆时针转了三圈,“用你新研制的螺旋纹龙须糖当伴手礼。”他指了指正在首播熬糖过程的手机,评论区突然涌进大量询问传统工艺的食客。

甜品台下的暗格发出异响。

林小满摸到黏在格挡上的麦芽糖,温热的触感提示着不久前有人动过手脚。

糖丝缠绕的U盘里,钱记者与周副会长在旧码头交接文件的夜视录像正在自动播放。

“匿名举报材料半小时前送到了网信办。”冯律师擦拭着祖传铜秤上的糖渍,秤杆突然指向西点协会的方向,“江砚新聘的甜品顾问,刚刚更新了微博定位。”

林小满的手机再次震动。

第二封匿名邮件静静地躺在收件箱里:【秤砣压不住旧码头涨潮时的月光】。

附件是一段音频文件,海浪声里夹杂着祖父临终前的呓语:“……三号仓的糖桶……江家那孩子当时……”

巷尾传来糖画铜勺刮擦铁板的声响,林小满攥着发烫的手机冲出店门。

晨雾中穿唐装的糖画艺人正用琥珀色糖浆绘制供销社平面图,第三根廊柱的位置渗出暗红糖渍,正是如今江砚私厨的甜品展示区。

“姑娘要画什么?”艺人把铜勺递过来时,林小满看清他虎口陈旧的烫伤。

那疤痕形状与江砚西装袖口若隐若现的旧伤完美契合,如同被同一把糖勺烙下的印记。

糖浆滴落成螺旋纹的刹那,冯律师的惊呼声从店里传来。

首播手机突然黑屏,评论区最后一条弹幕是匿名用户发送的糖渍特效:【旧码头涨潮时记得带铜秤砣】。

林小满转身望向江砚轿车消失的方向,雨刷器在挡风玻璃上划出的弧线,与供桌裂缝渗出的糖霜形成镜像。

她摸出那枚嵌着芯片的铜秤砣,发现底部不知何时多了道新鲜划痕,与江砚西装纽扣的棱角完全匹配。

港务局的钟声穿透浓雾,林小满把秤砣抛起又接住。

在它坠落的轨迹里,二十年前供销社的三号仓正从记忆深处浮出水面,那些密封的麦芽糖桶上,江氏与林家的封条相互纠缠如螺旋纹。


    (http://www.u9xsw.com/book/jafbjg-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