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已工代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章 已工代学

 

童贯大军的溃败,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席卷了江南大地,又在杭州城下迅速消融。

随后的数日,杭州城门外设立的降兵收容点人满为患。

周文兑现了他的承诺,对于愿意留下的宋兵,一律编入新成立的“工程营”,参与城建,按劳取酬;对于执意归乡者,则发放路费,任其离去。

一时间,杭州城内外的气氛,与数日前兵临城下的紧张截然不同。

总督府,议事堂内。

周文依旧是一袭黑色呢子军阀大帅长袍,外披黑貂绒大氅,端坐在主位。

堂下,高仁、钱有德、钱小小、刘义、钱浩等人分列左右。

“童贯主力己溃,虽有残部逃窜,但短时间内己无力对杭州构成威胁。”周文手指轻叩桌面,声音沉稳,“外部压力暂缓,正是我们苦练内功,深度改造杭州的良机。”

钱浩首先兴奋道:“大帅!末将请命,率一队人马,清剿周边逃窜的宋军散兵游勇,肃清匪患,保境安民!”

周文微微颔首:“此事可交由刘义将军统筹,护卫军配合行动。但切记,以驱逐和招降为主,不可滥杀。”

“末将明白!”刘义与钱浩齐声应道。

周文目光转向高仁和钱有德:“军事暂稳,民生为要。我拟在杭州推行几项新政,需诸位同心戮力。”

高仁与钱有德对视一眼,躬身道:“请大帅示下。”

“其一,‘以工代学’计划。”周文缓缓道,“针对城内成年百姓,特别是新附的降兵和流民,开办夜校及技术培训班。”

“夜校?”高仁略感新奇。

“正是。”周文解释,“白日劳作,夜间学习。初步教授基础的识字、算术。而后,根据个人意愿和天赋,分设不同技术培训班。”

他从身旁取过几本用油纸包裹,印刷精美的册子,分发给众人。

“这是我命人编撰的教材,有《基础机械原理入门》、《标准化生产流程手册》、《现代农业技术浅析》等。”

高仁接过一本《基础机械原理入门》,翻开几页,只见上面满是奇特的符号和图形,旁边配着他从未见过的机器图样,什么齿轮、杠杆、轴承……看得他一头雾水。

“大帅,这些……恕仁愚钝,这些器物,似乎闻所未闻。”高仁面露困惑。

周文淡然一笑:“高先生不必过谦。这些皆是能极大提升生产效率的工具与方法。学会这些,无论是进入我们的工坊,还是耕种田地,都能事半功倍,获得更高报酬,甚至有晋升机会。”

钱有德是商人出身,对“效率”二字最为敏感,眼睛一亮:“大帅此举,若是真能提升效率,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只是这教学……”

“教学由高先生主持,我会亲自指点部分关键课程。”周文看向高仁,“此事繁琐,但意义重大,高先生任重道远。”

高仁深吸一口气,郑重道:“大帅信赖,仁敢不效死力!只是这些新知,仁亦需时日学习领会。”

“无妨,我们边学边教,边做边改。”周文颔首,又看向钱有德。

“其二,‘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运动’。”

“城市规划?”钱有德有些不解。

“不错。”周文道,“杭州城内街道布局,尚有诸多不便之处。给排水系统也需要改善。从物资库那里抽调管道与水泵,由钱总管你负责,组织人手,重新规划部分街道,重点是修建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

他从怀中摸出手机,调出几张现代城市的规划图和排水系统示意图,当然,他只说是自己绘制的草图。

钱有德凑近一看,只见图中街道笔首宽阔,房屋排列整齐,地下管网纵横交错,不由啧啧称奇:“大帅这图……当真是巧夺天工!若真能如此改造,杭州城必将焕然一新!”

“此外,”周文继续道,“城内需设立多处公共厕所,并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点,统一收集,统一处理。此事看似微小,实则关乎全城百姓健康。”

他转向钱小小:“小小,此事还需你协助。”

钱小小微微一怔,随即应道:“小小听凭大帅吩咐。”

“你要组织城中妇女,特别是那些心灵手巧,能言善道的,成立‘卫生宣传队’。向各家各户宣传卫生知识,推广勤洗手、食物煮熟、分餐制等习惯。减少疾病,方能安居乐业。”

钱小小冰雪聪明,立刻明白了周文的用意,俏脸微红,用力点头:“小小明白!此事关乎姐妹们的福祉,小小一定办好!”

“很好。”周文露出赞许之色,“其三,‘高家坞模式推广’。”

“高家坞?”高仁精神一振,高家坞的成功,他是有切身体会的。

“正是。将高家坞行之有效的集体农庄、手工业合作社等模式,根据杭州城及周边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和推广。”周文道,“土地、工坊,可以集体所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如此,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民生。”

钱有德闻言,略作思索:“大帅,此法若用于农耕,自然是好。但城中手工业者众多,各有传承,让他们合为一体,恐怕……”

“所以要改良。”周文解释,“并非强行合并,而是引导。比如,同类工匠可以组成合作社,统一采购原料,统一销售成品,甚至可以共享一些大型设备,如此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官府则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

一番话说下来,堂中诸人皆是心潮澎湃,又有些惴惴不安。

这些政令,每一条都堪称惊世骇俗,远超他们过往的认知。

“大帅,”高仁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道,“这些新政,皆是利国利民之善举。只是……其所涉之广,所变之深,恐非一朝一夕之功。推行起来,怕是会遇到不少阻力。”

周文神色平静:“我知道。所以才需要诸位齐心协力。阻力,肯定会有。旧的观念,旧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让百姓真正看到好处,感受到变化,人心自然会归附。”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初春的杭州城。

“我希望,未来的杭州,街道整洁,人人有活干,有饭吃,孩子有书读,老人有所养,病人有所医。这,便是我辈之责。”

众人听着周文描绘的蓝图,心中既有激动,也有沉甸甸的压力。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杭州城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

“以工代学”计划率先启动。

夜校的招生告示一贴出,便引来无数百姓围观。

周文暂时没有理会后续的事情,他回到大帅府住所,才有空拿起手机查看。

APP软件己经升级完毕。


    (http://www.u9xsw.com/book/jadff0-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