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舆论轰炸 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章 舆论轰炸 上

 

周文的最新任命,犹如一颗巨石猛然投进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刹那间扩散,席卷杭州、秀州每一个角落。

新官制框架下,各部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杭州城内,高仁身穿中山装,坐镇总督府,他目光如炬,统管政务与军区防务,雷厉风行。

钱塘护卫军区,刘义汗水湿透军装,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护卫军的训练与战备之中,校场上杀声震天,刀枪铿锵。

钱有德则深锁眉头,不仅要稳住两地财政,更要着手筹备全新的银行系统,忙得脚不沾地,连茶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钱浩的身影更是无处不在,军情处的触角遍布水陆,像一只不知疲倦的猎犬,任何风吹草动都难逃他的耳目。

而钱小小,这位新晋的民生总理,此刻正站在周文的书房内。她刚刚接到大帅的第一道正式命令,那简短的字句,让她心头微微一震,好似有冰凉的溪水淌过。

“小小,坐。”周文抬手,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他面前的乌木桌案上,摊放着几份来自军情处的密报。他指尖轻叩桌面,眉头微蹙,仿佛在沉思着什么。

钱小小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她款款落座,一双秀丽的眸子望向周文,轻声问道:“大帅,您吩咐。”

周文的目光从密报上移开,首视钱小小。他将其中一份情报推到她面前,嗓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情绪:“这是特情局最新整理的。关于汴梁那些人最近针对我们的种种小动作,以及他们勾结金人的证据。”

他顿了顿,指尖轻点桌面,语调沉稳:“我要你,以民生总理府的名义,撰写一篇檄文。将这些事情原原本本昭告天下,重点谴责赵宋朝廷引狼入室、祸害百姓的行径。最后,代表我总督府,正式对北宋宣战。”

“宣……宣战?”钱小小身体微僵,尽管心中早有预感,但“宣战”二字从周文口中吐出,仍让她心跳漏了半拍。她葱白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紧紧捏住了情报的一角。

“对,宣战。”周文的语气不带丝毫波澜,仿佛在谈论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他眸光深邃,望向窗外:“他们既然不给我们安生日子过,那我们就陪他们好好玩玩。舆论的阵地,我们也要占领。”

他目光转向钱小小,补充道:“你手下不是配备了几个高薪聘请来的文宣专家吗?让他们协助你,务必将这篇文章写得既要事实清楚,又要能引人共鸣。最好能让天下人都看清赵宋朝廷的真实嘴脸。”

钱小小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惊,用力点了点头:“小小明白。定不辱使命。”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篇檄文,更是周文吹响反击号角的序曲。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己然拉开帷幕。

“这篇文章,要在我们自己的报纸《杭州新语》上头版刊登。”周文继续道,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果决,“印刷出来后,钱浩会负责组织人手,利用无人机和军情处在各地的秘密据点,向北宋各大州府城市进行投放。我要让这把火,烧遍大江南北。”

“是,大帅!”钱小小应道,脑海中己有了初步的腹稿。

那些专家团队里,确实有几位据说是专门研究宣传鼓动的高手,平日里奇思妙想就层出不穷。她甚至能想象出他们得知任务时的兴奋神情。

散会后,钱小小立刻召集了民生总理府的几位核心幕僚,以及那几位周文特意调拨给她的“文宣专家”。会议室里,空气因紧张而凝滞。

“诸位,大帅有令。”钱小小双手撑在桌上,神情严肃,目光扫过众人,“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一篇足以震动天下的檄文,并以此为开端,对北宋朝廷展开全面的舆论攻势。”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专家推了推镜架。他轻抚颌下短须,沉声道:“总理大人,此事不难。宋廷倒行逆施,劣迹斑斑,随便拎出几件,都足以让天下百姓唾弃。特别是勾结金人,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堪称卖国行径!”

另一位看起来颇为跳脱的年轻专家则兴奋地一拍大腿,他眼底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总理,这事儿包在我们身上!保证把赵佶老儿和蔡京、王黼那帮奸贼的底裤都给扒下来!咱们不但要骂得他们狗血淋头,还要骂得有理有据,骂出风格,骂出水平!”

钱小小见他们信心满满,心中也安定不少。她将情报分发下去,众人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讨论和撰写之中。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思想的火花在房间里激烈碰撞。

这些专家果然名不虚传,他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时而义正辞严,掷地有声;时而嬉笑怒骂,笔锋如刀,将宋廷的种种罪状剖析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对于宋徽宗赵佶好大喜功、不恤民情,以及蔡京、王黼等人祸国殃民、贪赃枉法的描述,更是入木三分,字字诛心。

最终定稿的檄文题为《告大宋天下军民书——斥赵宋引狼入室,杭州总督府兴兵靖难檄》。洋洋洒洒数千言,历数宋廷自经济封锁、制造劣币,到勾结金人、招引海寇,意图南北夹击周文治下杭州、秀州两地的种种恶行。文末,以周文总督府的名义,正式向腐朽的北宋朝廷宣战,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共讨国贼。

《杭州新语》连夜排版印刷,崭新的油墨香味弥漫在印刷厂房的每一个角落。工人们挥汗如雨,机器轰鸣,一张张报纸带着墨香,堆积如山。

与此同时,钱浩指挥下的军情处也行动起来。各个情报据点,一架架小型无人机,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起飞,机身下悬挂着成捆的报纸,它们如同夜空中的幽灵,飞向各处。更有无数军情处的密探,化装成各色人等,或贩夫走卒,或文士商贾,将报纸散播到酒肆茶楼、街头巷尾,无孔不入。

清晨,当第一缕橘黄色的阳光洒向东京汴梁时,无数份《杭州新语》如同雪片般从天而降。它们飘落在皇宫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上,飘落在达官贵人雕梁画栋的府邸门前,也飘落在寻常百姓简朴的窗棂之下。

“号外!号外!杭州周文对朝廷宣战啦!”

“快看!《杭州新语》!上面说官家勾结金人要打自己人!”

汴梁城内,瞬间炸开了锅。晨间的喧嚣被突如其来的惊呼声取代,人们奔走相告,争抢着阅读那些从天而降的“天书”。

皇宫,垂拱殿。

宋徽宗赵佶正听着王黼汇报各地“剿匪”的“捷报”,脸上挂着一丝慵懒的笑意,手中把玩着一块玉佩。突然,一名内侍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额头冒汗,声音尖利得变了调:“官家!官家!不好了!外面……外面到处都是反贼的报纸!”


    (http://www.u9xsw.com/book/jadff0-10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