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无债一身轻

字体:     护眼 关灯

翻页 夜间

第91章 无债一身轻

 

贾全取走金墨后,贾同知用没用上还不知道,反正没到过年,北宁府不少文人墨客可是都用上了!

因为金墨被一个人给带火了,这人就是启文书院的山长。

张灯她们之前在这摆摊儿卖吃食,刘山长就已经认识她们了。

这次卖对联,刘山长原本也没在意,以为就是她们又做了什么新吃食,只是经过摊位时,被那抹耀眼的金色晃了眼!

这颜色!!这颜色如果放进画里,定能让他的画作,意趣再增一层啊!

于是他也找林清北买了金墨,而且也买了十罐。

随后,刘山长的一幅风吹麦浪图,引发了整个北宁府文坛的震动!

原本刘山长就在北宁府的文人中颇有名气,不然一家开在镇上的书院,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慕名而来呢!

由此就引发了一轮金墨作画的潮流。

之后的十几天,林清北整整卖掉了三百多罐金墨!黑心商人林清北直接入账三百多两!

“怪不得古代一家供个读书人十分艰难呢!你瞧瞧这笔墨纸砚什么的多贵啊!”林清北跟张灯感叹道。

林清北当时以为自已卖的够贵了,后来了解过后才知道,好的墨块可以轻轻松松卖到上百两,更别提有名的砚台了,卖到上千两都是小意思,最好的砚台更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在现代时候,林清北看过一则新闻:一个宋代的砚台,拍卖出了一千二百万的高价!

所以她这个金墨,其实都不算贵了。

用关老板的话就是,她们怎么总是握着金疙瘩,却卖出铁疙瘩的价钱呢。

关老板当初听到她卖一两银子一罐,又是立刻反对,痛心疾首的告诉她们又卖低了!

后来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关老板说的多准确!

各大墨商看到商机后,仅仅用了十几天,多家墨商就做出了各色金墨制品,墨块墨汁品类齐全,花样层出,林清北的小白罐子瞬间淹没在众多新品之中。

而这些墨的售价,最便宜的还远高于一两银子。

只是人家是专业做墨的,调出来的颜色和质地都比林清北这种半路出家做出来的墨要好上许多。

所以赚到了三百多两银子后,林清北失业了。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就说这墨只要想做,有的是人能调的出来吧!”

这世上从来不缺有才能的人,缺的只是带头的那个人,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先例,后续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很久以后,金墨还成为了北宁府的特产,每年呈给宫里的贡品都是北宁府所出呢!

不过,这些都跟林清北没关系了,她赚到这三百多两以后,金墨事业就跟她彻底无关了。

史书上对金墨的由来也只有寥寥几句:“北宁府有一妇,以售对联为业。一日,妇制墨,偶得金墨。其色如金,光可鉴人。妇大喜,遂将金墨售于市。”

当然,此时的林清北也想不到,她随手勾兑出来的金墨,还能写进史书,虽然无名无姓,但那个北宁府一妇就是她好不好!

现在嘛~她们只为赚得这笔不菲的金钱而高兴!因为可以在年前把债还上了!

除去还给杜掌柜的二百两银子,家里这段时间各项生意的纯利润加起来,也有一百多两余钱呢!

于是她们决定,除去白玉芽和香肠每天要去给聚友楼送一趟之外,剩下的所有生意,只卖到小年,就全都停了,安心准备过年!

还完了杜掌柜的二百两银子,家里欠的债就只有林氏娘家以及还没找到的云起没还了。

留出来欠云起的三十两和欠林氏娘家的三十五两,还能剩下差不多一百二十两!

真好啊!无债一身轻啊!

“老周,那位云起伯父可有消息了?”

“没有,我去找了爹以前书院的同窗,都说不认识叫这个名字的人!”

“那真是奇了,这人咋还这么神秘呢!爹还在别处求过学吗?”

“呀!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爹之前成绩优异,被县里送去府学读过一阵子书!”

“那看来,这位云起伯父,就是在府学的同窗了?”

“那可麻烦了,府城咱们没有认识的人啊!”

“不急,至少知道方向了,总能打听的到!”

林清北和张灯虽然没说出来,但是心里都有个目标,府城!我们的生意早晚也要做到那里!

……

在现代有这样一个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今天就是农历的腊月廿三日,也就是二十三,小年日,也叫祭灶节或灶神节。

按照现代习俗,今天要粘糖瓜~而恰好大虞朝也有这样的说法。

传说中,灶王爷会在小年这一天,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家中的情况,为了让他多说点好话,就要给灶王爷吃糖,甜甜嘴。

还有一种说法也很类似,说的是,不让灶王爷说不好的话,所以要给灶王爷吃糖粘住他的嘴。

但不管哪种说法,其实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希望灶王爷能保佑家人平安和幸福?。

只是糖是金贵物,虽然有这个说法,却不是谁家都能真的准备一盘子糖瓜的。

可能买个一颗两颗意思一下就得了,周家以前就是这个行列的人家。

不过今年,手握“重金”的周家人,可要好好热热闹闹的过个大年。

张灯虽然很会做饭,但是糖瓜却是没做过的,现代各式各样的糖果琳琅满目,没有谁还会真的在家里做糖瓜,想要什么样的糖,网上随便一搜,就都能买到。

这回还是她这个师父,去跟自已的徒弟朱大茂,学的做糖瓜!

现在别的生意都停了,送货也有周光礼驾着驴车去,张灯闲来无事,就开始准备做糖瓜。

周令暄还没吃过糖瓜呢!听到要做糖瓜,马上忙前忙后的帮张灯准备起来了。


    (http://www.u9xsw.com/book/hgfdhi-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