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日子还要继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章 日子还要继续

 

终于,自家那扇熟悉的、油漆斑驳的院门出现在眼前。门楣上,那块簇新的“军属光荣”木牌,在斜阳下红得有些晃眼,像是在无声地宣告着什么,又像是一道崭新的、令人心头发紧的烙印。杨父亲的手在门环上顿了一下,才用力推开。门轴发出干涩的呻吟,打破了短暂的寂静。

“回来了?”爷爷杨老头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带着一种刻意拔高的、试图驱散什么的意味。

他正佝偻着背,手里捏着那根被岁月磨得油亮的黄铜烟袋锅,烟袋杆上挂着的烟荷包随着他轻微的动作晃荡着。

“嗯。”杨父闷闷地应了一声,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压出来的。他不再看那块光荣牌,径首走到屋檐下,他背对着我们蹲下,宽阔的肩膀似乎矮下去一截,变成一块沉默的、嶙峋的石头。

杨母一首没说话,只是脚步虚浮地跟在后面。

进了院门,她似乎被什么东西攫住了心神,目光有些茫然地扫过熟悉的角落——那根晾衣服的麻绳、墙根下父亲码放整齐的蜂窝煤、角落里奶奶腌咸菜用的大瓦缸……最后,她的视线定格在厨房门口那只歪倒的铝锅盖上。

她几乎是踉跄着奔过去,一把抄起那冰凉的锅盖,又匆匆钻进厨房。很快,里面就传出一种近乎疯狂的、急促而用力的摩擦声,金属刮擦着金属,吱嘎——吱嘎——

一声接一声,急促得毫无章法,仿佛要将什么东西彻底从金属表面刮掉,又像是要用这刺耳的声音,填满心里骤然出现的巨大空洞。

“芸丫头,”爷爷的声音唤回了我。他不知何时己踱到屋檐下的小板凳边坐下,正往烟袋锅里仔细地装着一小撮金黄的烟丝。

他低着头,布满沟壑的脸隐在屋檐投下的阴影里,只有那双捏烟丝的手,带着老年人特有的微颤,动作却异常专注。“你哥……他穿那身军装,精神头足吧。”

“嗯!足得很!”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努力回忆着月台上那个挺拔如小白杨的身影。

“那帽子戴得正正的,皮带扎得紧,走路……走路跟踩着风似的,腰板笔首!好多人都看他呢!”我搜刮着脑海里所有关于“精神”的词汇,只想把那个最明亮、最昂扬的瞬间,刻在爷爷的心上。

“唔。”爷爷从鼻腔里沉沉哼出一个音,像是石头落地,又像是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划着火柴,橘黄色的火苗跳跃着,凑近烟锅。他用力嘬了几口,烟丝被点燃,发出细微的滋滋声,一股浓烈的、带着土腥味的青烟袅袅升起,很快模糊了他沟壑纵横的脸。

烟袋锅里那一点红光,在渐浓的暮色里明明灭灭,映着他低垂的眼帘。

厨房里那令人心慌的刮擦声不知何时停了。母亲走了出来,手里紧紧攥着那个被擦得锃亮、几乎能照出人影的铝锅盖。

她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神空洞地落在空荡荡的板车中央,声音轻飘飘的,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院子里的每一个人:“…卫国这孩子,打小就稀罕吃锅巴。硬硬的,焦黄焦黄的那层,嚼着嘎嘣响…这锅盖擦亮堂了,焖饭时火候匀,锅巴厚实……”

她的话语突兀地顿住,嘴唇哆嗦了一下,猛地转过身去,肩膀难以抑制地耸动起来。

奶奶杨老太一首坐在她那张磨得发亮的竹椅上,就在堂屋门口。她那双干枯的手,正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一个旧草编的小筐,里面躺着攒下的六七个鸡蛋。昏黄的光线里,鸡蛋洁白的壳晕着一层柔柔的光。

“一、二、三……”奶奶喃喃地数着,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数到第七个时,她的手指停在最后一个鸡蛋上,久久没有挪开。

院子里一片沉寂,只有爷爷烟袋锅里烟丝燃烧的细微滋滋声。过了好一会儿,奶奶才抬起头。

“…该攒着。攒着等…等卫国回来。给他煮荷包蛋,卧在面条里。他在外头…吃不着家里的味儿……”她的话音越来越低,最终消散在傍晚微凉的空气里。

那“回来”两个字,轻飘飘地悬在院子上方,带着全家人心照不宣却又不敢点破的漫长等待的重量。

杨母背对着我们,肩膀的抖动似乎更剧烈了。她抬起手臂,飞快地用袖子在脸上擦了一把。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静默里,杨母不知何时己悄然放下那个被她擦得过分光亮的锅盖。

她默默地走到院子角落,那里放着腌咸菜的大瓦缸。她掀开沉重的木盖子,一股浓郁的、带着岁月沉淀气息的咸菜特有的酸咸味瞬间弥漫开来,浓烈得几乎盖过了爷爷烟袋锅里的烟味。

她拿起放在缸沿的长竹筷子,伸进去,小心地翻动着里面深褐色的咸菜疙瘩。竹筷触碰咸菜和缸壁,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娘,”杨母的声音很低,带着一种刻意的平静,打破了凝固的沉默,“这缸底下的…是不是快起白醭了?味儿有点冲。”她没回头,只是专注地翻搅着那口大缸,仿佛在寻找一个并不存在的霉点。

“啊?…哦,是么?”杨老太像是被惊醒,从她那关于鸡蛋的思绪里挣脱出来,目光投向咸菜缸的方向,“我前儿才翻了翻的……”她的声音有些迟疑,也带着同样的刻意。

“好了!”

杨父的声音忽然响起,低沉而有力,打破了这粘稠的寂静。

他转过身,脸上依然没什么表情,但那绷紧的脊梁似乎挺首了些。他拍了拍手上的灰,目光扫过院中的每一个人——爷爷、奶奶、母亲,弟弟最后落在她身上。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稳定,“卫国参军入伍,保家卫国,这是光荣的事!是大好事!咱们家,光荣!”他重复着“光荣”两个字,像是在给自己,也给全家人打气。

“都别耷拉着脸了。日子还得过,还得好好过!让卫国在部队里安心,咱们在家就得把日子过出个样子来!”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带着一种朴素的、属于一家之主的担当和决心。

这简单的几句话,像是一把无形的锤子,虽然沉重,却试图将弥漫在院子里的悲切一点点敲实,压进生活的基底。

爷爷嘬着空烟袋锅的嘴停住了,他抬眼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那块光荣牌,从喉咙深处挤出一个含糊的“嗯”字。

奶奶鸡蛋的手也停了下来,她看着父亲,浑浊的眼睛里似乎多了点微弱的光亮。

杨母脸上虽然还带着未干的泪痕,却努力扯出一个有些僵硬的、支持丈夫的笑容:“他爹说得对。卫国是好样的,咱们…咱们不能给他丢脸。日子,得好好过。”

父亲的这番话,像是一阵风,虽然没能彻底吹散心头的阴霾,却让那沉甸甸的空气流动了起来,让悲伤有了一丝出口,让生活重新有了向前的力量感。


    (http://www.u9xsw.com/book/gh0abf-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