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八月,天气转秋。
东京中依旧燥热,酷暑不减。
市井小民为二三碎银奔波,停歇不得。
陈安今日休沐。
并着东观二三同僚,出城游玩。
经书抄写至三十,再生玄异,多了一种所得。
对于自家神通功效,又有了进一步了解。
诸般修行按部就班。
内息己经壮大到有小指头粗细,足以运行小周天。
观想法依旧那样,摸不着什么头绪。
但近来的睡眠却是好了很多,精神也充足了些许。
陈安便只当它是一个辅助睡眠之物,并不强求。
神通可得法,只要自己好好活着,终会有修成的一天,无需急于一时。
故而对于王普的邀约,他没有拒绝。
欣然前往。
......
几人在车行里租了一辆半旧的牛车,算作代步。
一行三人,除却陈安与王普外,还有一个名叫严华的中年男子。
此人亦是东观里的老人,年约三十余岁,为人圆滑,谁都能说的上几句话。
今日这一行,便是他撺掇而起。
牛车摇摇晃晃,向前而行。
车内,三人随意说笑。
无非是东观里的趣闻,亦或是朝堂里的要事。
几个男人凑在一起,也找不到什么其他更好的话题。
待车驶出东门,周遭的景象便骤然一变。
城内的繁华迤逦被远远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杂乱与破败。
通往远处的官道两侧。
便是饥民,衣不蔽体。
见到有豪贵车马经过,便有胆大的立刻围了上来。
不是乞讨,而是自荐卖身。
一个老汉拖着一个不过七八岁的女童,跪在车前不住地磕头,只求换得几斗米粮。
车上,陈安心头戚戚,默然不语。
天子崇仙慕道,广修宫观,征索无度。
朝堂之上,“六贼”当政,把持朝纲,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盛世的美名之下,百姓也没有因此而变得生活安定。
天灾、人祸。
不知叫多少人流离失所,最终落得个卖儿鬻女、卖身为奴的下场。
这天下看似承平,实则却己有烈火烹油的势头。
“施粥了!天师教的道长们施粥了!”
不远处传来一阵喧哗。
原本死气沉沉的流民队伍,像是瞬间被注入了活力,纷纷骚动起来,向着一个方向蜂拥而至。
陈安顺着望去,只见不远处搭起了几个简易的粥棚,十数个身着青衣的道人正在那儿忙碌。
“说是天师教此代的那位神童天师,不忍见城外流民之苦,特意叮嘱门下道人,在此设棚施粥,己有些时日了。”
驾车的车夫是个健谈的,一边小心避让着人群,一边随口解释。
“人人都说当今是难得的盛世,可我看这盛世怕也只是少数人的盛世罢了!”
王普看着那长长的领粥队伍,拂袖低呵一声。
“奸贼当朝、结党营私、迷惑天子,这才使天下不宁!”
他虽是个心心念想往上爬的官迷,但却仍有几分文人的意气与固执。
在其眼中天子自然圣明,只是被暂时蒙蔽了双眼。
只要肃清朝堂,这天下便可重归清明。
听着他的话,陈安心中暗自摇头,却也没有出言反驳。
出淤泥不染终归是少数。
更多的,却是同流合污。
一旁的严华见气氛有些沉重,连忙笑着打了个圆场,转移话题。
“说起这位神童天师,那可是大有名声。”
“听说他法术不凡,能呼风唤雨、招来神雷,一手符水更可救治百病。”
“恰好,他今日正在城外的翠屏山开办法会,讲说生养妙法,且不拘门类,有兴趣者皆可前往旁听。”
“我等今日无事,不如前去一观,如何?”
王普闻言,顿也来了兴致,连声说好。
想要改变现状得先成为现状。
天子暮道,自己自要习之。
只不过他并不认可,心底里从头到尾都觉得自己是拜孔子的读书人。
陈安也自无不可。
外出本就是放松,顺带尝试去更深入的看看这个世道。
牛车摇晃着,渐渐远离了城池。
官道两侧,方才的杂乱破败己然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农田。田中的作物将熟。
放眼望去一片金黄,风一吹过便掀起层层麦浪,煞是好看。
一炷香后,翠屏山遥遥在望。
还未到山脚,便见周围己经聚拢了许多人。
数十辆装饰华美的马车、牛车,将山野间的一处空地围拢得水泄不通。
车驾旁,皆有身着劲装的健仆侍立,神情倨傲。
陈安几人的牛车刚一靠近,便有健仆上前,伸手拦下。
“此地己被我家主人包下,闲杂人等,速速退去。”
王普性子因为先前饥民之事心情愤懑,当即不忿道:
“我等听闻张天师在此讲法,不拘听众,特来聆听。”
“天师尚且不禁人往来旁听,你们又凭什么拦路?”
那健仆瞥了他一眼,神情愈发轻蔑,不屑言语。
严华却赶忙拉住了王普的衣袖,陪着笑脸:
“我等这便离开,这便离开。”
他将王普拉远了些,这才压低声音。
指着那边一辆最为奢华的马车车辕上悬挂的徽记,嘴里无声地比了一个口型。
“高~”
陈安与王普对视一眼,瞬间了然。
高太尉。
三人心中凛然,默然不语。
豪门权贵面前,自有规矩法度。
寻了个外围不打眼的位置,远远向前打量。
只见空地的中央,一方丈许大小的青石上随性坐着一个身穿八卦道袍的年轻道人。
面容俊秀,眼神清澈。
虽年岁不大,却自有一股超凡脱俗的上真气度。
想来,这便是那位九岁嗣教,御赐“虚靖先生”的正一道天师,张继先了。
眼下里,他也并未讲什么高深玄奥的道理。
只是用温和的语调,缓缓叙说着天地自然、万物生养的奇妙。
声音不大,却奇异的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忽然,一个身着锦衣、神情轻挑的年轻男子站起身,高声打断:
“道长所言甚是精妙。可我等凡夫俗子,听不懂什么道啊道的。”
“今日来此更想得见的,还是仙家法术,不知道长可有仙法,能让我等开开眼界?”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附和。
张继先闻言也不动怒,只是微微一笑,如春风拂面。
“仙道难求,大法难得。贫道修行浅薄,距离那般境界远矣。”
“不过,倒也有些调养生灵的小术,诸位若是不嫌弃,可请一观。”
他说罢,便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玉瓶,从中倒出几粒赤红色的丹丸,随意的洒落在身前的青石上。
而后,便闭上双眼,口中似在默念着什么。
初时并无异状。
可不到几息的功夫后,奇妙的一幕发生了。
林间的鸟雀最先有了反应,叽叽喳喳地从树上飞下,却也不敢太过靠近,只在远处落下,歪着脑袋好奇地张望。
紧接着,草丛耸动,几只野鹿迈着轻巧的步子走出,它们眼神灵动,好奇地嗅了嗅空气,慢慢的凑了过来。
众人眼神忽凉,正在心头暗自惊奇。
忽由听远处山林里传来一声低沉的虎啸,又夹杂着一声豹吼。
人群里顿时响起一阵骚动,纷纷避让。
亦有人满眼新奇,探究着朝声音传来的地方打量而去。
片刻后,只见一头吊睛白额的猛虎与金钱豹并肩,缓步走出山林,看也不看这些俗人一眼。
迈着像是猫儿一般慵懒的步子,来到那方青石前,温顺匍匐而下。
头颅微抬,一双兽瞳静静打量着青石上的年轻道人,似也在倾听着那道家妙法。
张继先缓缓睁开眼,脸上笑意不减。
伸手捻起一粒丹丸,随意地向下一抛。
便见那猛虎轻轻一跃,张口便将丹丸凌空接住,吞入腹中,复又趴下。
尾巴轻轻摇晃,如似得了主人赏赐的忠犬。
百兽来朝,猛虎伏首。
眼前的这般景象,使人如临幻梦。
在场众人无论身份高低,此刻尽皆看得是目瞪口呆。
心头万千心思剥离,只剩下了一个念头。
“此人,真神仙也!”
(http://www.u9xsw.com/book/gfffeh-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