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秋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4章 秋收

 

第74章 秋收

张宝山又气又急,他也没想到这老家伙居然敢直接动手。

用力挤开李老头。

他直接踹断家里的板凳,拿着几块布给孩子做了个夹板。

往镇上走的路颠地厉害,必须得这样固定住,尽量避免三次伤害。

“我这就骑自行车把孩子送到镇上去,你们俩也立刻往镇上走。”张宝山抱起孩子就往门外走去。

“你先等等,”孩子的父亲面露难色,“我家里没有钱。”

这个年代,不知道多少人因为没钱,受了伤也只能硬扛着,最后落下个终身残疾。

问题是这小男孩才八岁。

难道让他后半辈子几十年都拖着一条残臂。

张宝山暗自咬了咬牙:“你们没钱,我有。”

说着他就抱着孩子出去。

夫妻二人又惊又喜,赶紧追出门,朝着他的背影竟然跪下磕了个头。

路上,李德颇为佩服的竖起大拇指。

“兄弟,你是这个。”

“不过你哪来的钱?”

张宝山苦笑:“我当然没钱。”

“啊?那你刚才……”李德目瞪口呆。

“先把孩子送到镇上医疗所去,保住胳膊要紧。”张宝山低头看了看。

孩子的左臂已经的不成样子。

只要把孩子送去,医疗所肯定不会不管。

至于钱的事,他打算帮着那小两口想想办法,大不了把自己收集的那些狼皮、虎牙之类的都卖掉。

李德嘴角抽搐:“你把那些东西都卖了,救了别人家的孩子,你不怕你媳妇发火?”

“香秀不是那样的人,而且,我这又不是不求回报,孩子的爹妈那么年轻,早晚能还给我。”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镇上医疗所。

值班的医生赶紧给孩子处理。

一直到快天亮,他的父母才徒步赶到这里。

他们气喘吁吁的找医生询问孩子的状况。

老医生推了推眼镜:“多亏你们送的快,没什么大事了,接下来就是得好好养着,孩子这么小,别留下残疾。”

孩子的父母一听,心里既松了口气,也是无比庆幸。

毫不犹豫的扑通一声下跪,直接给张宝山磕头。

“恩人,没有你孩子就废了。”

“以后我们全家都记得你的大恩大德。”

张宝山赶紧将他们扶起来。

但他并没有给好脸色,直接了当地说道:“我帮你们,是不忍心看孩子遭罪。”

“钱的事儿我帮你们解决,但那是借给你们的。”

“早晚要还给我,所以不要再给我磕头,到时候给我写个欠条就行,明白吗?”

小两口愣了一下,赶紧点头哈腰的答应。

骑着自行车回了趟家,张宝山把两张狼皮卖给了供销社,拿着钱送到医院。

看了看孩子的情况已经彻底稳定,他和李德就推着自行车往村里走。

“我说,”李德撇着嘴,“你刚刚干嘛说的那么难听,有点不近人情了。”

张宝山叹气:“人啊,遇到难处的时候都对帮自己的人格外诚恳。”

“唉,等到难关过去了,真的要拿出东西来还债,哼,就未必有那么感恩了。”

他深深地明白,人性本恶这四个字有多么的耀眼。

李德想了想,也是频频点头。

村里又不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今年借了他粮食,转过年来向他要,死活就是不给。

更有无赖的,直接不承认借过。

“宝山你放心,这俩人以后要是敢不承认,我帮你作证。”

张宝山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

回了村里,两人都有些困,各自回家补觉去。

一直到中午他才醒来。

搓了搓脸皮,突然发现家里一个人都没有。

这个点儿,媳妇应该回家来吃饭了,李建国也早就应该开始烧火。

人呢?

挠了挠头,张宝山来到院子,发现左邻右舍也安静得离谱,都没有人在家。

正在他疑惑间,南山上突然传来一阵阵吆喝声。

手搭凉棚,他眯着眼睛仔细看去,山上密密麻麻很多人影,都在村大队的田地旁。

张宝山走过去,一阵山风带着凉意吹来,浓浓的玉米香味儿充满鼻腔。

村民们都在田地旁,喜笑颜开。

村支书刘高峰单手叉腰,大声吆喝:“同志们,今年棒子收成不错,大家加把劲,争取一个星期就全部弄完!”

“交了公粮,咱们剩下的也不少。”

“在民,香秀,你们俩可千万别记差了。”

李在民和李香秀各自搬了张桌子,拿着算盘和本子笑着点头。

“放心吧,书记,保证算不错,要是算错了,我自己的口粮也就少了,哪能舍得呀。”李在民咧着嘴。

大家一阵哄笑。

刘高峰伸手一挥:“开始!”

村民们分成两组,男人在前面拿着镰刀,把玉米杆全部砍断,每隔十几米扔成一堆。

妇女们跟在后面,把玉米从玉米杆上掰下来,统一装到袋子中。

“哟,宝山你也来了。”刘高峰都要拿着镰刀下地,笑呵呵的看过来。

张宝山是守山人,不分大队里的粮食,自然也不用在这里干活。

“长成还可以啊。”张宝山笑着点头。

“那当然,今年的产量真不错,今年公粮肯定能足数交上去。”刘高峰说着挥舞镰刀。

这三年大旱,相较于去年的颗粒无收,今年确实算是收成“不错”。

但是交完公粮后,每家每户也就只能剩四五十斤,等到晒干了磨成面,到手的恐怕也只有三四十斤而已。

即便如此,各个村也从来没有苛扣公粮,哪怕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交上。

不为别的,就为了支援国家建设。

张宝山暗自感慨,背着手走到媳妇儿旁边,歪着头看了看,咧嘴一笑。

“行啊,媳妇,你这账记得越来越漂亮了。”

李香秀颇为自豪的抬头:“那当然。”

不过紧接着她就有些疑惑:“宝山,我记得你就是那么几个字儿,这些你看得懂?”

旁边的李在民也抬起头。

张宝山心里咯噔一声,赶紧笑着打哈哈:“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是鬼画符也有漂亮和丑的,我总能看得出来。”

“你才鬼画符呢!”李香秀笑着拍他。

小两口的打闹引得地里干活的乡亲们一阵哄笑。

“宝山,你媳妇这两天可是瘦了。”

“回家你可得给人家好好补补。”这话听起来是稍微多吃点好东西,但用在年轻夫妻身上,显然还有别的意思。

李香秀红着脸:“赵二叔,一把年纪了还乱说,小心我告诉婶子去。”

“哎呀,好好好,我不敢了。”赵二叔赶紧低头摆手。

人们又是一阵大笑。


    (http://www.u9xsw.com/book/gfbeij-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