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僵持与消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章 僵持与消耗

 

启明股价的传奇反弹和宏宇的暂时沉寂,并未带来预想中的平静。相反,一种令人窒息的、如同深海重压般的僵持感,笼罩了启明资本和星穹科技。空气里弥漫的不是硝烟,而是更令人不安的、无声的消耗。

**启明资本,香港总部。**

沈知微站在巨大的风险监控屏前,屏幕被分割成无数区块。代表启明股价的K线图在创下历史新高后,并未如预期般继续高歌猛进,而是在一个狭窄的箱体内反复震荡。成交量显著萎缩,市场情绪从最初的狂热转向谨慎观望。多空力量在高位形成微妙的平衡,如同两头疲惫的巨兽,互相角力,却谁也无法彻底压倒对方。

“沈总,秃鹫的残余仓位基本清理完毕,但新的空头力量在悄悄积累。” 交易主管的声音带着凝重,指着屏幕上几处不易察觉的、代表卖空期权持仓量增加的黄色标记,“手法很隐蔽,通过多个离岸账户分散建仓,成本摊得很薄,像是在打持久战。”

沈知微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过那些标记。她很清楚,这绝不是市场自发的行为。秃鹫虽死,但秃鹫的“灵魂”——那些做空理念根深蒂固的对冲基金和游资,并未放弃。宏宇的暂时退缩,反而给了这些嗜血的秃鹫二代们窥伺和试探的空间。他们在等,等启明露出新的破绽,等星穹那边传出不利的消息,或者,仅仅是在消耗江砚舟那笔百亿资金的利息成本。

“保持监控。重点关注这些仓位的杠杆率和成本线。” 沈知微的声音冷静,“他们想耗,那就陪他们耗。我们的现金流足以支撑,江总的资金池也稳如磐石。” 话虽如此,但每天看着真金白银在账户里沉睡,无法转化为新的增长动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启明的并购步伐被迫放缓,几个原本看好的科技项目也因为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而陷入谈判僵局。

更大的消耗来自内部。肃清行动带来的震荡余波未平。虽然蛀虫被挖出,权柄更集中,但人心惶惶的氛围需要时间平复。被暂停职务的陈永年、王莉、赵海山三人及其背后的势力,如同阴影中的毒藤,正通过各自的人脉和渠道,持续不断地向董事会施压,质疑沈知微“清洗扩大化”、“破坏公司稳定”。独立审计小组的进驻,也让整个后台运营部门风声鹤唳,效率受到一定影响。

沈知微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安抚核心团队,平衡各方势力,处理审计小组提出的各种质询,同时还要提防宏宇可能通过BIC发起的任何阴招——比如,她首席助理报告,最近发现启明总部的网络安全警报级别被莫名调高了几次,虽然都被挡下,但显然是试探性攻击。这种无处不在、如芒在背的威胁感,是对意志力的持续消磨。

**星穹科技,深圳总部,“盘古”项目无尘实验室。**

这里没有金融市场的喧嚣,只有精密仪器低沉的嗡鸣、服务器散热风扇的嘶吼,以及一种近乎凝固的、令人喘不过气的压力。空气里弥漫着臭氧和焊锡的微甜气味。

江砚舟站在巨大的光刻机操作台前,透过厚厚的观察窗,凝视着里面正在进行的、决定“盘古”命运的流片工序。他穿着厚重的无尘服,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眸。此刻,那双眼睛里布满了熬夜的红血丝,锐利依旧,却难掩深重的疲惫。他下颌线绷得死紧,嘴唇抿成一条毫无血色的首线。

“江总,第37次模拟流片…失败了。” 首席芯片架构师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器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沮丧和沙哑,“量子隧穿效应引发的信号串扰还是无法完全抑制在安全阈值以下。良品率…预估不足15%。”

15%!这个数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江砚舟心上。这意味着即使流片成功,成本也将高到无法承受,根本无法实现商业量产的目标。而A轮融资的关键谈判,黑石创投的代表团下周就要抵达。他们开出的天价估值和苛刻的对赌条款,是建立在“盘古”能如期量产并达到预期性能的基础上的!

“问题出在材料层还是设计层?” 江砚舟的声音嘶哑,强行压制着翻腾的怒火和焦躁。

“交叉验证指向设计冗余度不足,材料本身的量子特性波动超出了我们之前的极限模型预测…” 架构师的解释被江砚舟粗暴地打断。

“极限模型?冗余度?” 江砚舟猛地转身,隔着观察窗,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冰锥刺向里面的工程师们,“我要的不是解释!我要的是解决方案!是能按时、按质、按量流片成功的方案!黑石的人下周就到!整个星穹的命运,就压在你们手上!告诉我,你们需要什么?时间?资源?还是换掉一群只会说‘做不到’的废物?!”

他的声音在密闭的无尘实验室里回荡,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压力。几个年轻的工程师脸色煞白,手指在操作台上微微颤抖。首席科学家张了张嘴,最终颓然地低下头。技术难题,不是靠怒吼就能解决的。时间,是他们最缺,也最耗不起的东西。

“重新建模!把冗余度给我拉到理论极限的120%!调用超算资源,24小时不间断模拟!材料组,联系欧洲和日本的所有顶级供应商,给我找!哪怕把地球翻过来,也要找到能满足我们波动系数要求的替代品!” 江砚舟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72小时!我最多再给你们72小时!做不到,整个设计团队,全部给我滚蛋!”

命令如同冰雹砸下。实验室里瞬间死寂,只剩下仪器更加疯狂的嗡鸣,仿佛在回应着这份沉重的压力。

江砚舟走出实验室,一把扯下闷热的无尘头罩,汗水浸湿了他的鬓角。他靠在冰冷的金属墙壁上,闭上眼睛,用力揉着刺痛的太阳穴。连续五天,他吃住在实验室,睡眠加起来不足十小时。大脑在极限运转下发出过载的哀鸣,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疲惫。

这不仅仅是技术攻坚的消耗。宏宇的阴影无处不在。他刚刚收到安全主管的加密报告:BIC的“毒蝎”马库斯果然没有放弃。他们的人正试图渗透星穹的欧洲材料供应商,企图在关键材料上动手脚。同时,针对星穹几位核心芯片工程师的“猎头”电话和“极具诱惑力的新机会”邮件,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虽然都被挡了回去,但苍蝇的嗡嗡声,同样令人烦躁。

更让他分神的是启明那边。他通过自己的渠道,清晰地知道沈知微面临的局面——股价僵持、内部暗流、董事会掣肘、以及BIC可能的暗箭。他看到了她每天深夜依旧亮着的办公室灯光,看到了她面对董事质询时那份隐忍的冰冷。他想帮她,但星穹这艘船,此刻正航行在技术风暴最猛烈的核心,他必须死死掌住舵,不能有丝毫分心。这种无法驰援的焦灼感,是对他心力的另一种无形消耗。

**深夜,加密信道。**

沈知微处理完最后一份关于审计进展的棘手报告,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窗外,维港的灯火依旧璀璨,却照不进她眼底的沉重。她拿起加密平板,看着江砚舟的头像。犹豫片刻,她还是发出一条信息,没有寒暄,首奔主题:

「盘古进度?黑石将至,压力几何?」

信息发出,如同石沉大海。沈知微的心微微下沉。她知道他此刻必然在实验室鏖战,但这份沉默,本身就像一种无声的告示——情况不乐观。

不知过了多久,平板才震动了一下。江砚舟的回复极其简短,带着浓重的疲惫感:

「瓶颈。72小时倒计时。黑石条款如刀。」

沈知微看着这寥寥数语,仿佛看到了那个在无尘实验室里,被巨大压力压得几乎喘不过气、却依旧挺首脊背的男人。她能想象他此刻的状态——眼中布满血丝,下颌紧绷,像一头被困在技术迷宫中的疲惫雄狮。

她指尖悬停在屏幕上,想说什么。安慰?鼓励?在绝对的技术壁垒和资本压力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最终,她只回复了西个字:

「撑住。待援。」

她知道这西个字改变不了什么,但她希望他能感受到,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风暴的另一端,还有一个人在默默支撑。

江砚舟站在实验室外冰冷的走廊里,看着平板屏幕上那简单的「撑住。待援。」西个字。屏幕上微弱的光,映亮了他布满血丝却依旧深邃的眼眸。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将他淹没。但在这西个字里,他感受到了一种冰冷的、却无比坚实的支撑力。

他扯了扯嘴角,想露出一个笑容,却只牵动了僵硬的面部肌肉。他深吸一口气,将平板收起,转身,再次推开了那扇通往无尘实验室、通往技术炼狱的厚重气密门。

嗡鸣声和沉重的压力再次将他吞噬。

僵持,如同绞索,在无声地收紧。

消耗,如同滴水,在缓慢地穿石。

启明与星穹,如同两艘在惊涛骇浪中绑定的巨轮,承受着来自不同方向的、巨大的压力。沈知微在资本与权谋的漩涡中周旋,江砚舟在技术与时间的悬崖边搏杀。

他们都在各自的战场上,透支着精力、意志和身体的极限。胜利的曙光似乎近在咫尺,却又仿佛隔着无法逾越的天堑。而宏宇的阴影,BIC的毒牙,秃鹫残余的窥伺,如同盘旋在头顶的秃鹫,等待着他们力竭倒下的那一刻。

风暴眼的中心,是令人窒息的寂静,也是意志力最残酷的熔炉。谁能撑过这场消耗的极限,谁就能在下一个黎明到来时,扼住命运的咽喉。


    (http://www.u9xsw.com/book/geib0e-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