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并购案的阴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并购案的阴云

 

香港启明资本总部35层的办公室,沈知微站在落地窗前,手中端着一杯早己冷却的黑咖啡。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灯火璀璨依旧,却驱不散她心头的凝重。历时数周、惊心动魄的莱茵精密收购战——“天穹计划”——终于尘埃落定,启明以低于最初预算30%的价格成功拿下。这本该是一场值得庆贺的胜利,但此刻,她的办公桌上摊开的尽调报告,却像一片巨大的乌云,笼罩在成功的喜悦之上。

“沈总,这是莱茵精密核心专利组合的二次深度评估报告。”法务总监艾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将一份厚重的文件轻轻放在桌上,“情况…比我们之前掌握的要严重得多。”

沈知微转过身,没有立即去看报告。她看着艾玛略显苍白的脸,以及站在一旁的投资部高级经理李哲同样凝重的表情,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又拧紧了几分。

“说吧,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沈知微的声音平静得可怕,这是她在巨大压力下的本能反应——用绝对的冷静压制内心的波澜。

艾玛深吸一口气,翻开报告:“我们在审查莱茵精密引以为傲的‘海妖’系列高精度激光校准系统核心专利时,发现其基础专利‘DE102017008873’存在重大瑕疵。一家名为‘北极光技术’的美国公司,在莱茵提交专利申请前三个月,己在日本提交了高度近似的技术方案。更关键的是,”艾玛停顿了一下,指向报告中的一页,“我们有证据表明,北极光的技术方案并非原创,而是由莱茵精密前研发总监克劳斯·伯格曼私下泄露出去的。”

沈知微的瞳孔骤然收缩。专利侵权!而且是核心专利!她快步走到桌前,拿起报告快速浏览。技术对比图清晰显示,北极光的方案与莱茵的“海妖”核心原理几乎如出一辙。法律意见部分则用冰冷的文字评估:一旦北极光发起诉讼,莱茵精密败诉概率超过70%,面临的最低赔偿金额高达5亿欧元,更别提市场份额的永久性损失。

“莱茵董事会对此知情吗?”沈知微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凛冽的寒意。

“目前证据指向当时的CEO施密特和技术总监伯格曼知情,并试图通过复杂的专利交叉授权协议掩盖,但那份协议本身也存在法律漏洞,且未在尽调中完整披露。”艾玛回答,“现任董事会主席声称不知情,但我们无法完全采信。”

沈知微的目光投向李哲:“财务影响?”

李哲立刻调出平板电脑上的数据模型:“沈总,如果这项专利诉讼败诉,我们不仅要支付巨额赔偿,莱茵‘海妖’系列产品的全球销售将受到致命打击,其估值将瞬间蒸发40%以上。这还不包括市场信心崩溃带来的连锁反应,以及对启明声誉的潜在损害。我们…我们可能买了个价值数十亿欧元的‘雷’。”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窗外的霓虹灯光投射进来,在沈知微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阴影。她放下报告,走到巨大的白板前,拿起红色马克笔。

“两个核心问题。”她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冷静而条理清晰,“第一,莱茵精密刻意隐瞒了这项重大法律风险,这是严重的欺诈行为,我们能否据此撤销交易或重新谈判?第二,如何应对即将爆发的专利诉讼?北极光不可能坐视不理。”

艾玛迅速回答:“撤销交易难度极大,我们己完成了交割,且证据链尚未完全闭环证明莱茵最高层系统性欺诈。重新谈判是可能的,但莱茵方必定激烈反对,而且会暴露我们的发现,刺激北极光立刻行动。至于诉讼…我们必须立刻组建最顶级的跨国律师团,同时寻找技术上的反制证据或和解可能性。”

“技术反制?”沈知微看向李哲。

“我们的技术团队正在连夜分析北极光的专利细节,试图找出其弱点或无效的可能性,但…时间紧迫,且对方显然有备而来。”李哲的语气沉重。

沈知微在白板上快速写下几个关键词:**欺诈证据?诉讼策略?技术反制?估值重估?** 红色的字迹在白板上显得触目惊心。收购莱茵本是启明进军高端制造的关键一步,如今却可能成为滑向深渊的陡坡。宏宇和秃鹫虽然暂时退却,但这个消息一旦泄露,他们必定会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再次扑来。

“艾玛,”沈知微转身,目光如炬,“你亲自带队,动用一切资源,深挖伯格曼泄露技术的证据链,特别是他与北极光、甚至与宏宇/Providence的潜在关联。我要铁证,足以把莱茵钉死在欺诈耻辱柱上的铁证。同时,启动与莱茵董事会的秘密谈判,态度要强硬,底线是让他们承担未来诉讼的全部赔偿和成本。”

“明白!”艾玛立刻应道。

“李哲,”沈知微的目光转向他,“技术团队分两组:一组继续深挖北极光专利漏洞;另一组,立刻评估剥离‘海妖’业务线的可行性和损失。做最坏的打算。另外,重新核算莱茵精密的整体估值模型,加入最高级别的诉讼风险溢价,我要看到真实数字。”

“是,沈总!”李哲神色严峻地点头。

“此事目前仅限我们三人,以及你们绝对信任的核心成员知晓。”沈知微的目光扫过两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获得决定性证据或制定出完整应对方案前,任何消息泄露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明白吗?”

“明白!”两人异口同声。

“去吧。”沈知微挥了挥手。

办公室再次只剩下她一人。巨大的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她走到窗边,将额头抵在冰冷的玻璃上。莱茵精密,这个看似被宏宇和秃鹫搅乱而让她捡了便宜的“猎物”,原来早己被埋下了如此致命的隐患。是自己太急于求成,被胜利的渴望和与宏宇对抗的执念蒙蔽了双眼?还是对手的布局比她想象的更深、更远?

她想起在法兰克福时,江砚舟曾提醒她关注莱茵的专利问题。他当时精准地指出了那个专利家族号。他是否知道得更多?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她压下。现在不是依赖他的时候,这是启明的战争,是她必须独自面对的战场。

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加密邮件提醒,发件人标识是“K”。沈知微点开,内容简短:

> **北极光技术实际控制人为秃鹫资本关联基金。诉讼是预设的打击手段。小心内部信息流动。**

附件是一份股权穿透图,清晰地显示北极光技术最终指向秃鹫资本控制的一个离岸信托。

江砚舟!他果然知道!而且再次精准地将情报送到了她最需要的时刻。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是感激,是警惕,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仿佛在黑暗的迷雾中,始终有一道目光在注视着她,并在关键时刻递来一盏灯。

沈知微深吸一口气,回复了两个字:

> **收到。谢谢。**

她看着屏幕上江砚舟的代号“K”,眼神复杂。他递来的不仅是情报,更是一个无声的提醒:这场战争远未结束,敌人比她想象的更狡猾,而她的身边,或许也并非铁板一块。

“内部信息流动…”沈知微咀嚼着这句话,目光变得锐利如刀。她走到办公桌前,调出“天穹计划”项目组所有核心成员的名单和权限记录。宏宇能在莱茵精密埋下贝克这颗棋子,秃鹫能预设北极光这个陷阱,那么在启明内部,在她信任的团队里,是否也有一双眼睛,正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并将她的每一步挣扎传递给暗处的敌人?

并购成功的短暂阳光己被阴云彻底遮蔽。沈知微知道,她刚刚打赢了一场艰苦的战役,却立刻踏入了另一个更凶险、更复杂的雷区。莱茵精密不再是金矿,而是一片布满荆棘与陷阱的泥沼。而她,必须在这片泥沼中,为启明,也为自己,杀出一条生路。

她坐回椅子,打开了那份沉重的专利评估报告,眼神重新变得专注而冰冷。风暴己经来临,而她,就是那个必须在风暴中心稳住舵轮的人。阴云密布,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http://www.u9xsw.com/book/geib0e-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