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的马蹄踏碎塞北初雪时,轲比能的狼头大旗己插到濡须坞外三十里。这位鲜卑大人的牛皮甲胄上嵌着九十九颗汉人首级的眉骨,腰间悬着从乌桓蹋顿部夺来的玄鸟纹银饰,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冷光。他勒马望着淮河对岸的汉军营寨,看见新筑的烽燧堡如棋子般排列,每个堡墙上都飘扬着玄鸟旗,旗角在风中发出猎猎声响,像极了当年蹋顿兵败白狼山时的哀嚎。
张辽的帅帐设在寿春旧城的废墟上。这位鬓发皆白的老将盯着面前的沙盘,淮河支流被染成红色,代表鲜卑骑兵的木旗己推进至钟离一带。案几上摆着嬴政亲赐的虎符,虎首方向刻着 "屯田戍边" 西字,与他手中的并州狼骑调令相互印证。"传我将令," 他的手指划过沙盘上的 "八公山" 标记,"命李典率五千屯田兵在淮河浅滩种植芦苇,用玄鸟旗伪装成汉帝仪仗队。"
首批抵达寿春的并州狼骑带着浓重的雁门口音。这些骑兵的战马都烙着玄鸟印记,马鞍上除了惯常的胡禄箭囊,还多了个青铜小鼎 —— 里面装着震天雷的改良引信。张辽在点兵时特意拍了拍一名伍长的肩甲:"你们的父辈曾随孤在白狼山破乌桓,如今鲜卑犯境,正是让他们见识汉家火药的时候。" 士卒们轰然应诺,甲胄上的狼首纹与玄鸟旗在阳光下交织,形成独特的战阵标识。
鲜卑斥候发现 "汉帝仪仗队" 时,正值淮河结冰。轲比能望着河面上排列整齐的玄鸟旗,以及旗后隐约可见的黄盖羽葆,嘴角勾起冷笑 —— 他早从司马懿的残兵处得知,传国玉玺己归汉室,若能劫得汉帝车驾,便可挟玉玺以令草原各部。"放箭试探。" 他的命令混着哈气落下,鲜卑骑兵的弩箭破空而去,却在触及 "仪仗队" 时引发轰然巨响,冰面下埋设的震天雷炸开,碎冰与火舌同时腾空。
张辽在烽燧堡上目睹了这一幕。他望着鲜卑骑兵因爆炸而混乱的阵型,对身旁的副将道:"启动第二计。" 早己埋伏在芦苇荡中的屯田兵点燃事先浸透鱼油的芦苇,火借风势,瞬间在淮河河面形成火墙。鲜卑战马受惊嘶鸣,踩碎薄冰陷入河中,骑兵的皮甲在火光照映下泛着暗红,如同当年白狼山的积雪被鲜血染红。
轲比能在乱军中勉强稳住阵脚,忽然看见一队汉军骑兵从侧后杀出。这些骑兵的甲胄上既无玄鸟纹,也无狼首徽,唯有马槊顶端绑着的假玉玺在火光中闪烁 —— 那是张辽用高句丽进贡的白玉临时雕琢的,纽身螭龙的眼睛被刻意刻成狼瞳形状。"汉帝在此,降者免死!" 汉军的呼喊声混着浓烟传来,鲜卑士兵看见 "玉玺",果然有不少人犹豫着放下兵器。
真正的杀招藏在八公山的背风处。张辽命人将震天雷埋在通往寿春的三条古道上,引信与地面的玄鸟纹砖相连,只要马蹄踏中砖缝,便会触发爆炸。轲比能的亲卫在追击时接连踩中机关,山道上顿时腾起数十团火球,照亮了汉军弩手的身影 —— 他们使用的蹶张弩经过改良,弩箭尾端绑着燃烧的麻絮,专射鲜卑骑兵的战马。
"大人,汉军的火器比乌桓人说的更厉害!" 副将的汇报带着惊恐。轲比能望着山道上横七竖八的战马尸体,忽然想起蹋顿临终前的警告:"汉人的玄鸟旗,藏着让草原震动的雷霆。" 他摸了摸胸前的玄鸟银饰,发现不知何时被火熏成了黑色,银饰上的鸟羽纹路,此刻看起来竟像极了汉军烽燧堡上升起的烟柱。
鲜卑大营的篝火在午夜时分突然熄灭。张辽的死士们借着夜色掩护,将浸过蒙汗药的牛羊肉抛入营区,负责警戒的鲜卑犬嗅到汉人火药的气息,竟不敢上前。当第一声鸡鸣响起,三千并州狼骑从三个方向杀出,马槊上的火把映红了淮河水面,也照亮了鲜卑骑兵脸上的惊恐 ——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善于夜战的军队,每一声呼喝都带着并州特有的苍凉,像极了草原上的狼嚎。
轲比能在亲兵的护卫下退至淮河北岸时,看见寿春城头竖起了鲜卑的狼头旗 —— 那是张辽故意布置的心理战。这位鲜卑大人忽然明白,汉人并非靠玉玺的天命御敌,而是靠将屯田堡化为堡垒、把耕犁锻成兵器的坚韧。他望着河面上漂浮的震天雷残骸,终于派出使者,愿意以质子入洛为条件求和。
和谈在风雪交加的濡须坞举行。张辽望着轲比能递来的羊皮盟约,上面用鲜卑文与汉文写着 "永不再犯",落款处的狼头印与玄鸟印并列。他忽然指着盟约中的 "互市" 条款:"鲜卑的战马,可换汉地的铁犁;你们的皮毛,能换我们的医药。" 轲比能点头时,注意到张辽的甲胄内衬上,绣着并州狼骑与玄鸟旗交织的图案,与他梦中的草原与农田交织之景,竟奇妙地重合。
鲜卑质子抵达洛阳那日,张辽正在淮河沿岸巡视新落成的屯田点。汉家农夫教鲜卑降卒使用耧车,后者的皮靴踩在翻松的泥土里,腰间的短刀换成了汉式镰刀。远处的烽燧堡升起平安烟,与天边的玄鸟旗相互呼应,构成了张辽心中最稳固的边疆 —— 不是靠刀枪剑戟,而是靠让鲜卑人知道,在玄鸟旗下,放牧与耕种可以并存,战争与和平能够轮转。
当第一缕春风吹化淮河的坚冰,张辽收到了嬴政的诏书。皇帝在诏书中褒奖他的 "伪玺诱敌" 之计,却在末尾特意写道:"朕更喜你在八公山种下的胡麻,待秋收时,可分与鲜卑各部 —— 让他们知道,汉家的烽燧,不仅能传警,亦能播撒太平。" 老将军望着诏书末尾的玉玺印,忽然轻笑,想起当年在白狼山,蹋顿的狼头旗倒下时,天空中恰好飞过一群玄鸟,与此刻淮河上空的鸟群,同样振翅有力,同样向着太阳的方向。
(http://www.u9xsw.com/book/gefage-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