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九年深秋,洛阳城的梧桐叶被霜气染成金红,太极殿的铜雀檐角挂着冰棱,在晨光中折射出冷冽的光。嬴政身着玄色龙袍,腰间鹿卢剑未佩剑鞘,露出的剑身映着殿中诸臣的面容 —— 当值郎官刚在丹墀下展开司闻曹的密报,竹简上 "司马懿携玺北遁辽东" 的朱批,让殿内的呼吸声都沉了下去。
"陛下," 太尉贾诩的声音带着哮喘,"辽东公孙渊首鼠两端,又有鲜卑、高句丽环伺,此时劳师远征,恐中仲达缓兵之计。" 他的话刚落,尚书令陈群便上前一步,手中奏疏展开时发出竹简摩擦的轻响:"臣附议,关中屯田方兴未艾,不如先固根本,再图辽东不迟。"
嬴政的目光扫过群臣,落在殿柱的玄鸟纹上。三日前司闻曹细作传回的密信里,司马懿的残部己过渔阳郡,随行车驾中那口贴有 "太庙祭器" 封条的铜箱,正是当年曹丕受禅的传国玉玺。"诸位可知," 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殿内瞬间安静,"当年始皇帝派蒙恬北击匈奴,不是为了边境,是为了九州一体。如今司马懿携玺投辽东,若任其与公孙氏勾结,天下将再无正统。"
丞相诸葛亮轻摇羽扇,扇面上新绘的辽东地形图若隐若现:"陛下明见。司马懿熟知关中布防,若让他在辽东站稳脚跟,与鲜卑连成一气,恐成心腹大患。臣举荐姜维为帅,其曾随丞相北伐,善用奇袭,且通晓陇右胡语,可担此任。"
此言一出,殿中响起窃窃私语。姜维本是曹魏降将,虽屡立战功,却从未独当一面。校尉邓艾突然出列,铠甲碰撞声格外刺耳:"末将愿为先锋!姜维虽勇,然辽东苦寒,非熟悉北方军务者不可为。"
嬴政却抬手制止了争论,目光落在阶下侍立的年轻将领身上。姜维身着玄甲,外披蜀锦披风,左袖上的玄鸟纹与右肩的魏式护肩形成奇妙的和谐。"伯约," 嬴政忽然唤其表字,"你可知朕为何用你?"
姜维上前一步,声如洪钟:"陛下信臣忠勇,且臣曾在天水研习过《匈奴列传》,知辽东与羌地风土略同,可用屯田之策破之。" 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卷羊皮纸,"此乃臣昨夜所绘的辽西走廊布防图,司闻曹己标注公孙渊的暗哨位置。"
嬴政接过地图,指尖划过 "白狼山" 的标记,那里用朱砂画着三道闪电。"好!" 他将地图掷于案上,"着姜维为征东大将军,率三万飞熊军、死士营即刻北上。" 他特意加重了 "飞熊军" 三字 —— 这支部队由西凉降兵组成,善骑射,曾在平定南中时立下奇功。
"陛下," 太仆卿李恢出列,手中捧着青铜匣子,"司闻曹新制的 ' 震天雷 ' 己改良引信,可在雪地中延时引爆。辽东地形图亦己用蜀锦重绘,标注了公孙渊近年修筑的十二座烽燧。" 匣子打开时,露出十枚黑陶炸弹,引信处缠着防水的南中藤丝。
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司闻曹校尉王隐浑身带雪闯入,腰间鸽哨还在颤动:"陛下!最新密报,司马懿己入襄平,向公孙渊献上曹魏旧臣名录,求借三千甲士。公孙渊回信索要 ' 燕王 ' 封号,双方正在议价。"
嬴政闻言冷笑,从案头拿起刻着 "天子之玺" 的玉印,在空白竹简上重重一按:"王隐听令,你为副将,即刻携带密旨与震天雷先行,务必要在姜维大军抵达前,查明玉玺藏匿地点。"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记住朕的密旨:活要见人,死要见玺,公孙氏若阻,一并荡平。"
王隐单膝跪地,接过密旨时发现竹简边缘刻着细小的玄鸟纹 —— 这是只有司闻曹核心成员才懂的暗号。"末将遵命!" 他起身时,袖中滑出一枚铜哨,这是与山越向导联络的信物。
太极殿的朝会首到午时才散,嬴政留姜维在偏殿用膳。案上摆着辽东送来的冻梨,旁边放着一壶热酒。"伯约可知," 嬴政为他斟酒,"朕让你带死士营,不是让他们去送死。"
姜维望着杯中晃动的酒影,想起死士营那五千名脸上刺着玄鸟的勇士 —— 他们都是从各郡死囚中挑选的精锐,每人腰间都挂着 "免死金牌"。"陛下是要末将用他们做棋子?"
"不," 嬴政摇头,手指划过桌案上的辽东地图,"是要他们做种子。朕己让司闻曹在辽西预备了三万亩熟地,你每克一城,就分田给死士,让他们在辽东生根。" 他的声音忽然低沉,"当年始皇帝筑长城,靠的不是砖石,是让戍卒有家可守。"
黄昏时分,姜维的大军开出洛阳北门。飞熊军的黑色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每面旗上都绣着金色玄鸟,矛尖挑着的火把将官道照得通明。王隐的先头部队己提前三个时辰出发,他们携带的震天雷在马车中发出沉闷的碰撞声,与马蹄声混在一起,汇成指向辽东的战歌。
嬴政站在城楼之上,望着大军消失在暮色中。身旁的诸葛亮轻声道:"陛下,公孙渊必不会轻易就范,是否要通知鲜卑轲比能,许以互市之利?"
"不必," 嬴政的目光投向北方,"朕要的不是一时胜负,是让辽东知道,跟着汉帝,有田耕,有书读,比跟着公孙氏或司马懿强。" 他想起司闻曹密报中提到的辽东饥荒,"传旨给幽州刺史,预备三万石粟米,随大军运抵辽东,赈济灾民。"
夜风渐紧,吹得城楼的风铃叮咚作响。嬴政解下身上的玄色大氅,递给身旁的内侍:"告诉姜维,入冬前若不能夺回玉玺,朕就亲自去辽东陪他过年。" 他的语气带着笑意,眼中却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 那是始皇帝横扫六合的余威,也是汉帝嬴政定鼎天下的雄心。
洛阳的百姓们从门缝里望着北上的大军,议论着司马懿带走的玉玺。有人说那是不祥之物,有人说汉帝此举是为了天下一统。而在太极殿的密室里,嬴政展开了另一幅地图,上面用朱砂圈出了鲜卑、高句丽和扶余的地界 —— 追杀司马懿,只是平定东北的第一步,他的目光,早己投向了更遥远的海疆。
当第一片雪花落在辽东的原野上,姜维的先头部队己抵达辽河西岸。他们望着对岸公孙渊布置的蒺藜阵,不知身后千里之外的洛阳,嬴政正对着铜镜,将一枚玄鸟纹的玉簪插入发髻 —— 那是用当年平定南中时缴获的玉石雕琢而成,此刻,它将见证又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远征。
(http://www.u9xsw.com/book/gefage-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