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沙龙初啼与王老青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沙龙初啼与王老青眼

 

拒绝了老马的操盘手邀请后,陆离便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市立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为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他像一块干涸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金融学、投资心理学、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白天啃读专业书籍,晚上则潜心钻研《计然篇》,试图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金融理论相结合。

那二十五万的资金,他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只动用了极小一部分,进行一些超短线的模拟交易和极小仓位的实盘验证。盈利微薄,有时甚至亏损,但他毫不在意。此刻的他,更看重的是对市场节奏的把握,以及对自身“预感”能力边界的探索和控制。他发现,当自己对某一品种的基本面、技术面以及市场情绪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后,再结合《计然篇》的某些特定段落进行冥想,“预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会显著提高。

时间一晃,半个月过去。陆离的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除了学习和偶尔的小额交易,他也会关注一些业内的动态。这天,他在一个本地金融论坛上看到一则消息,市里一家知名的证券营业部将举办一场小型的金融沙龙,邀请了几位业内人士分享对当前市场的看法。抱着学习和交流的心态,陆离报了名。

沙龙的地点设在营业部的一个小型会议厅内。陆离提前到场,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来参加沙龙的人不算多,大多是些中年股民和一些年轻的金融从业者,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交流着。

沙龙的主讲嘉宾有三位,其中一位引起了陆离的注意。那是一位年过花甲,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的老者。介绍上说,他叫王翰林,是国内某知名券商的首席策略分析师,在业内浸淫数十年,德高望重。

沙龙开始后,几位嘉宾轮流发言。他们大多围绕着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热门板块以及一些技术分析技巧展开。陆离听得很认真,不时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虽然有些观点他并不完全认同,但这些来自一线从业者的分享,还是让他受益匪浅。

在互动提问环节,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大家纷纷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嘉宾提问。轮到陆离时,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举起了手。

“王老您好,”他站起身,目光投向王翰林,“我注意到近期大宗商品市场,特别是部分工业品期货,在经历了前期的快速上涨后,出现了明显的回调。而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股票板块却表现得相对抗跌,甚至有资金流入的迹象。我想请教一下,您如何看待这种期现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短期内可能出现的背离现象?这背后可能反映了怎样的市场逻辑?”

陆离提出的这个问题,角度颇为刁钻,也触及到了一些市场深层次的联动关系。一时间,会议厅内安静了下来,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王翰林扶了扶眼镜,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个提问的年轻人。陆离的穿着朴素,但眼神清澈,语气沉稳,提出的问题也颇有见地,不像是一般的散户。

“这位小友提的问题很好,也很有深度。”王翰林微微颔首,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期现货市场的背离,以及与股票市场的联动差异,确实是近期市场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简单来说,期货市场往往对短期供需变化和宏观情绪更为敏感,波动也更大。而股票市场,除了受短期因素影响,更会反映投资者对相关上市公司长期盈利能力的预期。”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提到的工业品期货回调,可能与短期需求预期转弱,或者政策调控预期有关。而相关股票板块的抗跌,则可能意味着市场认为这些公司的基本面依然稳健,或者回调后的估值己经具备吸引力。当然,这其中也可能存在资金博弈、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复杂因素。要准确判断,需要结合更多的宏观数据、产业信息以及资金流向进行综合分析。”

王翰林的解答,深入浅出,逻辑清晰。陆离听得连连点头。

“更进一步说,”王翰林话锋一转,目光再次投向陆离,“这种背离,有时候也可能预示着市场风格的切换,或者某个行业拐点的临近。比如,‘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这句古老的商业智慧,其实也蕴含着对市场周期和供需错配的深刻洞察。当预期发生转变时,聪明的资金往往会提前布局。这位小友,你能关注到这个层面,说明你对市场的观察很细致,也很有思考。”

听到“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这八个字从王翰林口中说出,陆离心中猛地一震!这不正是《计然篇》中的核心观点之一吗?难道这位王老,也对古代经济思想有所研究?

沙龙结束后,陆离正准备离开,却被王翰林叫住了。

“小友,请留步。”王翰林微笑着走了过来。

“王老。”陆离有些受宠若惊。

“刚才听你的提问,很有见地。你叫陆离,对吧?”王翰林显然记住了他的名字。

“是的,王老。”

“陆离啊,我看你年纪不大,但对市场的理解,似乎比很多从业多年的老人还要深刻。尤其是你刚才提到的期现货背离问题,以及你对‘旱则资舟’这句话的引申思考,让我印象很深。你是在哪家机构高就?”王翰林好奇地问道。

陆离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王老您过奖了。我目前……算是自由职业,自己做一些小额的投资,主要还是在学习阶段。”

“哦?自由职业?那更是难得了。”王翰林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现在的年轻人,肯静下心来学习,深入思考的,不多了。陆离,你对《计然篇》这类古代经济思想,似乎也有所涉猎?”

陆离心中一动,看来王老是真的听出了他话中的深意。“是的,王老。我最近在读一些古籍,感觉古人的智慧,对理解现代市场,也有很多启发。”

“好啊!英雄所见略同!”王翰林显得很高兴,“《计然篇》、《管子·轻重篇》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经济思想遗产,其中蕴含的朴素市场规律和风险意识,放到今天来看,依然不过时。只可惜,现在很多人都去追捧西方的金融模型,反而忽略了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智慧。”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古代的经济思想,到现代的量化交易,从宏观的经济周期,到微观的交易心理,王翰林渊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让陆离大开眼界。而陆离偶尔提出的,基于《计然篇》独特视角的见解,也让王翰林眼前一亮,不时点头称赞。

不知不觉,己是华灯初上。

“陆离啊,今天跟你聊天,非常愉快。我感觉你是个可造之材。”王翰林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叠资料,递给陆离,“这是我们券商内部整理的一些关于大宗商品和宏观策略的研究报告,还有一些我个人收集的关于市场周期和风险预警的案例分析。不成敬意,希望对你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陆离双手接过那叠厚厚的资料,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不仅仅是几份研究报告,更是一位业界前辈的提携与认可。

“王老,这……太贵重了!”

“呵呵,知识只有在流动和分享中,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王翰林摆了摆手,“我痴长你几十岁,能给你一些力所能及的指点,也算是为我们这个行业,发掘和培养一些有潜力的新人尽一份力。这是我的名片,以后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新的心得,随时可以找我交流。”

陆离郑重地收下名片,上面印着王翰林的私人联系方式。他知道,自己这是遇到贵人了。

“王老,太感谢您了。我一定会认真研读这些资料,以后还要多多向您请教。”陆离的语气中充满了感激。

“好说,好说。”王翰林拍了拍他的肩膀,“陆离,记住,金融市场,风云变幻,诱惑也多。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原则,不断学习,才能行稳致远。我看好你。”

与王老道别后,陆离捧着那叠资料,走在夜晚的街道上。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他的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平静和明亮。王老的指点和赠予,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他知道,自己之前的成功,更多的是依赖于“预感”这种近乎作弊的能力。而现在,他开始真正认识到系统学习和理性分析的重要性。王老给予的这些内部资料,无疑是他系统学习道路上的一块重要基石。

“王翰林……”陆离默念着这个名字,心中暗暗猜测着这位老者的背景。能做到首席策略分析师,并且对古代经济思想有如此深刻的理解,绝非等闲之辈。或许,这位王老,未来会成为他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引路人。

回到住处,陆离迫不及待地翻阅起王老给的资料。那些详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以及对市场风险的深刻洞见,让他如获至宝。


    (http://www.u9xsw.com/book/gaejia-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