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元年,新君登基。
压抑了整整二十二年的永乐铁血时代,似乎终于在一夜之间,落下了帷幕。
奉天殿之上,龙椅换了主人。
新皇朱高炽,这位以仁厚著称的储君,终于摆脱了太子二字的束缚,成为了大明帝国名义上的最高主宰。
他的登基大典,简单却隆重。
他颁布的第一道旨意,便是大赦天下。
第二道旨意,免除全国一半的税赋,与民休息。
第三道旨意,罢黜永乐朝时期的一切不当之务,停了劳民伤财的下西洋,也遣散了宫中大半的伶人。
一时间,朝野欢腾。
那些在永乐皇帝雷霆之威下战战兢兢了二十余年的文官们,仿佛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他们歌颂着新皇的仁德,赞美着一个崭新的、宽仁的时代即将来临。
然而,在这片祥和的氛围之下,一股比永乐朝更为酷烈、更为霸道的暗流,正在以一种无可阻挡的姿态,疯狂地席卷着整个帝国。
这股暗流,来自东宫。
来自那位刚刚监国数月,便以雷霆手段镇压了朝堂,扫平了漠北,又火烧了撒马尔罕的皇太子——朱瞻基!
皇帝的仁政,如春风拂面。
太子的“恶政”,却如腊月的寒风,刮骨三分!
……
江南,扬州。
传承了三百年的盐商世家,李府。
府邸之内,哭嚎震天。
数百名身穿黑甲、煞气冲霄的虎豹骑,如狼似虎地封锁了所有出口。
府邸正堂,当家家主李淳,这位跺跺脚能让整个江南盐价都抖三抖的巨贾,正浑身地跪在地上,看着面前那份由户部下发的“大明荣耀国债”认购书,面如死灰。
认购金额:三百万两。
这几乎是要了他李家一半的家底!
“大人……大人饶命啊!”李淳磕头如捣蒜,声音凄厉,“小人……小人哪有这么多现银?这……这是要小人的命啊!”
在他面前,站着一名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冷峻男子。
锦衣卫千户,影二。
“李员外,这是殿下给你的福分。”影二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像一块万年不化的玄冰,“你,该谢恩。”
“福分?这是催命符!”李淳身旁,他的长子血气上涌,忍不住怒吼,“我李家为朝廷纳税,为地方修桥铺路,何曾有过半点不臣之心?太子殿下此举,与强盗何异!”
影二的眼睛微微眯起。
他甚至懒得跟这个蠢货废话。
他只是轻轻抬了抬手。
“噗嗤!”
一道雪亮的刀光闪过。
李家大公子的头颅,冲天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血色的弧线,最后“咕咚”一声,滚落到李淳的脚边。
那双还带着愤怒与不解的眼睛,死死地瞪着他。
“啊——!!”李淳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惨嚎。
“聒噪。”影二淡淡地吐出两个字。
“李员外,我再问一遍。”
“殿下赐予的福分,你,是要,还是不要?”
李淳看着儿子的无头尸体,看着那柄还在滴血的绣春刀,看着影二那双毫无感情的眼睛,他心中的所有愤怒、不甘,瞬间化作了最刺骨的恐惧!
他明白了。
在这位杀神太子面前,道理,是讲不通的。
他要的,只是服从。
或者,死亡。
“我……我认购……”李淳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我……我倾家荡产,也……也认购……”
同样的一幕,正在江南,乃至整个大明最富庶的州府,不断上演。
在朱瞻基那张写满了江南所有富商豪族黑料的“名单”面前。
在锦衣卫和虎豹骑那冰冷的屠刀之下。
没有反抗。
只有颤抖。
无数的金银,如同百川归海,疯狂地涌向了京师,注入了一个刚刚成立的、崭新的衙门。
大明皇家银行。
……
京师,奉天殿。
新皇登基后的第十场大朝会。
气氛,终于不再祥和。
以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敬为首的数十名清流文官,身着素服,跪伏于丹陛之下,一个个面容悲怆,声泪俱下。
“陛下!皇太子殿下倒行逆施,于江南大肆敛财,与民争利,手段酷烈,更甚于前朝酷吏!”
“此举,名为充盈国库,实为动摇国本!士绅乃朝廷之基石,殿下如此行事,无异于自掘坟墓!长此以往,天下必将大乱啊!”
陈敬老泪纵横,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他身后,一众言官纷纷附和,痛斥太子的“暴行”,请求仁宗皇帝立刻下旨,废除新政,并将太子召回京师,圈禁东宫,闭门思过。
龙椅之上,仁宗朱高炽面露难色。
他本就不是个杀伐果断的君主,一边是自己儿子的雷霆手段,一边是满朝文官的泣血死谏,这让他头痛欲裂。
“瞻基……”他看向身旁那个一身玄色太子朝服,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儿子,声音里带着一丝询问和恳求。
朱瞻基缓缓地,向前迈出了一步。
他没有看那些跪在地上的言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户部尚书夏原吉。
“夏爱卿。”
“臣……臣在。”夏原吉被他看得心头一跳,连忙出列。
“告诉陛下,告诉满朝文武,我大明皇家银行,成立十日,共入库白银……几何?”朱瞻基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魔力。
夏原吉深吸一口气,他知道,决定大明未来走向的时刻,到了。
他展开手中的账簿,用一种近乎于嘶吼的声音,将那个足以让整个历史都为之颤抖的数字,念了出来!
“启奏陛下!!”
“皇家银行成立十日,共计收到‘荣耀国债’认购银两……”
“两千西百八十万两!”
“另,查抄王博文、李淳等叛逆商家,共得家产折银……”
“一千二百万两!”
“共计……三千六百八十万两!!”
“另有市舶司最新报表,开海不过一月,单广州一地,关税收入,己破……五百万两!”
“如今国库之充盈,己然超越太祖、成祖两朝之总和!!”
轰——!!!!
整个奉天殿,仿佛被投入了一枚看不见的炸弹!
所有的大臣,都像是被一道天雷劈中,彻底僵在了原地!
三千六百八十万两白银?!
开海一月,关税五百万两?!
这是什么概念?!
这足以支撑大明同时发动五场灭国之战!还绰绰有余!
仁宗朱高炽更是惊得从龙椅上“霍”地站了起来,肥胖的身躯剧烈颤抖,他看着那份账簿,又看了看自己那个面无表情的儿子,大脑一片空白。
而朱瞻基,此刻才缓缓转过身,将他那冰冷的目光,投向了跪在地上,己经吓傻了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敬。
他一步步走下御阶。
“陈御史。”
“你说本宫与民争利?”
“你说本宫动摇国本?”
“那么,本宫倒想问问你。”
朱瞻基走到他的面前,居高临下,眼神如同在看一只蝼蚁。
他启动了【洞察之眼】。
【姓名:陈敬】
【官职:都察院左都御史】
【信息:其外戚家族,垄断了运河漕运业务近十年,每年侵吞漕粮、夹带私货,获利不下百万两。此番上书,乃是因太子殿下欲整顿漕运,断其财路。】
朱瞻基笑了。
那笑容里,是毫不掩饰的蔑视与杀意。
“本宫的父皇,用本宫‘抢’来的钱,给天下百姓减税,给你们这些官员发俸禄。”
“而你,陈御史,却用着本宫发的俸禄,住着本宫盖的房子,然后反过来指责本宫是暴君?”
“你一边享受着本宫‘恶政’带来的好处,一边又大义凛然地弹劾本宫。”
“你不觉得……很可笑吗?”
“还是说……”
朱瞻基的声音,陡然转冷。
“陈御史觉得,你家在通州码头的那几百条漕船,以及你小舅子每年孝敬你的十万两‘辛苦费’……本宫,查不出来?”
陈敬的身体,如同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猛地一瘫!
他的瞳孔放大到极致,脸上血色尽失!
“你……你……”
他怎么会知道?!
“来人。”
朱瞻基没有再给他任何说话的机会。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敬,欺君罔上,贪赃枉法,其罪当诛!”
“拖出去,和昨天那个礼部尚书,挂在一起。”
“锦衣卫,即刻查封其所有家产,但凡有牵连者,一并下狱,严加审问!”
“喏!”
虎豹骑如狼似虎地冲上前来,在陈敬撕心裂肺的惨嚎和求饶声中,将他像拖死狗一样拖了出去。
朱瞻基没有回头。
他只是转身,重新面向那群己经吓得魂不附体,连大气都不敢喘的文官们。
他的目光,一一扫过那些曾经跳得最欢的脸。
“还有谁?”
“想跟本宫,谈谈道理?”
(http://www.u9xsw.com/book/ga0j0e-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