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捷报入京!来自西域的挑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捷报入京!来自西域的挑衅!

 

张辅躬身退出大帐,冷冽的夜风吹在他发烫的脸颊上,才让他混沌的思绪清明了几分。

他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殿下要的,不仅仅是扫平漠北!

秘密兵工厂、新式炮弹、远在天边的帖木儿帝国……这位年少的皇太孙,心中藏着一头吞食天地的巨兽!他描绘的蓝图,早己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张辅回头看了一眼那座灯火通明的帅帐,那道映在帐篷上的身影,此刻在他眼中,比草原上的苍狼,比天山上的雄鹰,更具侵略性。

“老臣,愿为殿下马前卒!”他喃喃自语,眼神变得无比坚定,转身大步离去,着手安排那两件足以改变国运的绝密任务。

……

数日后。

京师,奉天殿。

“八百里加急!漠北大捷!”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身背令旗,从午门一路狂奔,嘶哑的吼声划破了京城清晨的宁静。

当他冲入奉天殿,将那封盖着皇太孙朱瞻基私印的战报高高举过头顶时,整个朝堂,落针可闻。

满朝文武,无论是身着麒麟袍的武勋,还是衣冠楚楚的文臣,全都屏住了呼吸。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永乐大帝朱棣,猛地站了起来。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射出锐利的光芒。

太监总管快步上前,接过战报,展开诵读。

“……孙儿,朱瞻基,率军深入漠北,三战三捷!于捕鱼儿海畔,尽歼鞑靼主力,斩其首领阿鲁台!复转战千里,破瓦剌王庭,阵斩马哈木!阿苏特、朵颜等部望风而降……”

“……此役,共斩首七万余级,俘虏十二万众,牛羊马匹百万计!漠北之地,自此荡清!臣己设瀚海都护府,驻军镇之,永绝边患!”

读到此处,太监的声音己经因为激动而剧烈颤抖。

整个奉天殿,死一般的寂静之后,瞬间爆发!

“赢了?全歼?!”

“天佑我大明!天佑陛下!”

武将勋贵们个个面红耳赤,激动得浑身发抖。这是何等辉煌的战绩!汉唐之后,中原王朝何曾有过如此酣畅淋漓的大胜?将蒙古人的王庭连根拔起,这是太祖、成祖两代帝王都未能毕其功于一役的伟业!

而文官集团,则是一片愕然。他们预想过无数种可能,小胜,惨胜,甚至是大败。唯独没有想过,会是这样一种摧枯拉朽、近乎神迹的完胜!

汉王朱高煦站在班列中,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他死死地攥着拳头,指甲嵌入掌心,传来的刺痛都无法掩盖他内心的嫉妒与恐惧。

这个侄子,己经成长到他无法企及的高度了!

“好!好!好!好一个朕的麒麟孙!”

龙椅上,朱棣仰天大笑,声震梁瓦。他一把从太监手中夺过战报,亲自又看了一遍,眼眶竟微微

“传旨!”朱棣的声音洪亮无比,“皇太孙朱瞻基,经略漠北,开疆拓土,功盖千秋!赏黄金万两,锦缎千匹!其麾下将士,一体封赏!令其暂留北方,全权处置瀚海都护府事宜,不必急于回京!”

此言一出,几位内阁大学士脸色微变。

杨士奇出列,躬身道:“陛下,漠北既定,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安抚万民。太孙殿下久在军旅,杀伐之气过重,不利于仁德之名。老臣恳请陛下,召太孙回京,辅佐太子殿下,研习政务,以固国本。”

他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很明确:殿下兵权太重了,再让他待在边疆,恐怕要成第二个汉王了!

朱棣的笑声戛然而止,眼神扫过杨士奇等人。

“瞻基是朕的孙子,未来的大明天子!他的仁德,是打出来的,是为万世开太平的仁德!不是你们在书斋里读出来的!”

“此事,不必再议!退朝!”

朱棣一甩龙袍,转身离去,留下满朝文武,心思各异。

……

与此同时,漠北草原深处。

一处被大军严密守护的隐秘山谷内,热火朝天。

张辅亲自督工,数千名最忠诚的亲兵和技艺高超的工匠,正在建造一座规模庞大的工坊。巨大的熔炉己经建起,一车车的矿石被运入其中。朱瞻基提供的“龙吟”开花炮弹图纸,正在被一点点地变为现实。

而在山谷的另一侧,一片被开垦出的肥沃土地上,朱瞻基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株刚发出嫩芽的植物。

土豆!

这关乎大明未来的神物,己经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殿下,您要的斥候带到了。”一名亲卫前来禀报。

朱瞻基点点头,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片刻后,一名身形精悍、满身血污的斥候被带到面前,他来自西域的哈密卫。

“小人,哈密卫百户周通,叩见殿下!”

斥候的声音带着哭腔,双膝跪地,重重叩首。

“讲。”朱瞻基的声音很平静。

“殿下!”周通抬起头,双目赤红,“三日前,一支帖木儿骑兵,约三百人,悍然闯入我哈密卫边境,突袭了我们的烽火台!守台的十七个弟兄,全部战死!无一生还!”

“他们……他们还将弟兄们的头颅斩下,筑成京观,更是在烽火台的残壁上,用刀刻下了一行字!”

说着,周通从怀中掏出一张拓印下来的布帛,双手颤抖地呈上。

朱瞻基接过布帛,目光落在上面那行歪歪扭扭却又充满挑衅的异族文字上。

旁边自有通译官低声念出。

“太阳落下的地方,不是东方人该来的!”

整个场面,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周围的将领们个个怒发冲冠,杀气腾腾。

“欺人太甚!殿下,末将请战!”

“请殿下下令,踏平撒马尔罕,为死去的弟兄报仇!”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

朱瞻基看着那行字,脸上没有愤怒,反而慢慢地,露出了一丝冰冷的笑容。

他等的就是这个!

朝中那些腐儒不是要劝谏皇爷爷,说他杀心太重,应当休养生息吗?

现在,借口来了。

“本宫知道了。”

他将布帛轻轻折好,揣入怀中,转身,面向身后群情激愤的众将。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立刻写一份八百里加急奏折,将此事原原本本呈报皇爷爷。就说,帖木儿余孽,挑衅天威,残杀我大明将士。臣,朱瞻基,为雪国耻,为慰英灵,恳请陛下允孙儿率漠北之胜师,即刻西征,讨伐不臣!”

他顿了顿,环视着众人,那笑容变得意味深长。

“不过,奏折到京师,一来一回,太慢了。”

“传我将令!”

“三军整备,粮草先行!三日之后,大军开拔!”

“不等陛下的旨意了?”一名将领愕然问道。

朱瞻基笑了,笑得无比自信,也无比霸道。

“等?等什么?”

“本宫这是去为大明复仇,皇爷爷只会给本宫送来更多的兵马粮草!”

“我们的下一站——”

他伸手指向西方,指向那片属于帖木儿帝国的土地。

“撒马尔罕!去告诉那个喜欢看星星的兀鲁伯,大明的太阳,要照到他家门口了!”


    (http://www.u9xsw.com/book/ga0j0e-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