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苗拉着板车,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她刚走几步,心中的怒火就燃烧起来,真是越想越气。
终于,她再也无法忍受,停下了脚步。
公子哥见胡苗突然停下,以为她终于心软,要施舍给他一些食物。
他带着一丝希望,嬉皮笑脸地凑上前去,正准备开口请求,却突然对上了胡苗那双冷若冰霜的眼睛。
公子哥愣在原地,脸上的笑容僵硬得像是一块石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他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农女,你为何这样看着我?”
胡苗的声音冷得像冰,她冷冷地回应道:
“农女农女,你感觉这个称呼很好听吗?”
公子哥有些呆滞,他结结巴巴地说道:
“可是,在逃难之前,我们城里人都称呼你们农村人为乡巴佬……”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急忙闭上了嘴。
然而,胡苗的眼神变得更加冰冷,她的话语如同利剑一般刺向公子哥:
“原来如此。逃难前,你叫我们为乡巴佬,逃难后,便改口称农民伯伯,或是农女。真是一株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啊!”
公子哥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支支吾吾地想要辩解,却不知如何开口。
胡苗继续毫不留情地教训他:
“有个词叫做士农工商,农民的身份仅次于士人,而你却将我们视作低贱之人。我问你,没有我们农民,你们城里人吃什么?穿什么?”
胡苗继续说道:“你们城里人总是自以为高人一等,却忘了你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我们农民的辛劳。你们吃的粮食、穿的布料、住的房屋,哪一样不是我们农民用汗水换来的?”
“你这种看不起我们农村人的玩意,就不配在这乱世活着,等死吧!”
说完这些,胡苗不再理会公子哥,她用力地拉着板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公子哥永远不会懂,无论世道如何变迁,农民的尊严和价值都不容被忽视。
逃荒的队伍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在荒芜的道路上前行。
太阳缓缓西沉,天边的余晖渐渐消散,夜幕即将降临。
队伍中的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不安与疲惫,他们不知道前方的路还有多远,也不知道能否找到一个可以暂时安顿下来的地方。
就在这时,前方负责探路的两个村民带着一丝希望和兴奋,匆匆地跑回队伍中,找到了带领大家的村长秦义。
他们气喘吁吁地报告说:“村长,前面发现了一个村庄,虽然规模不大,但看起来房屋都还完好无损。”
秦义听到这个消息,急忙追问:
“村子里还有人居住吗?呃——有没有活人?”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因为这关系到他们能否找到一个安全的落脚点,他不希望又是一个被屠杀殆尽的村子。
两个村民摇了摇头,遗憾地回答:
“没有,村子里空无一人。从现场的情况来看,那里的村民似乎也己经加入了逃荒的队伍。”
秦义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他迅速做出了决定:“既然如此,今晚我们就在这里歇脚。”
他转身面对着身后疲惫不堪的众人,大声宣布:
“大家抓紧时间,我们前面有个村子,今晚就在那里休息。”
听到这个消息,逃荒的人们顿时精神一振,原本沉重的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每个人都希望能早一点到达那个村子,抢到一个相对舒适的房屋和床铺,好好地睡上一觉。
逃荒的这几天里,他们几乎都是在野外度过,夜晚只能躺在坚硬的地面上,忍受着地面的冰冷和潮湿。
蚊虫的叮咬更是让人难以入睡。
每个人都渴望能够有一张床,哪怕是最简陋的床铺,也足以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满足。
跟在逃荒队伍中间,胡苗拉着板车加快了速度,她那满是尘土的脸上显露出一丝兴奋。
很快,他们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一个村子的边缘。
夜色渐浓,弯弯的月亮缓缓升起,将朦胧的银光洒在了这片荒凉的土地上。
村子里面没有人居住,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寂静,看上去,这里的村民也是匆忙撤离,留下了空荡荡的房屋和散落一地的农具。
这些房屋虽然简陋,但曾经一定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胡家村逃荒的村民们,对这种被遗弃的村庄再熟悉不过了,在夜色的滤镜下,让他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他们曾经也有过自己的家园,但战争和灾难迫使他们离开了那片土地。
现在,他们只能在别人的废弃之地寻找暂时的庇护。
在村民们进村之前,村长秦义高声喊道:
“大家听我说,咱们进村,自行寻找可以居住的房屋,不要争抢,也不要破坏房屋家具,给后续可能会来的人留下来继续用。还有一点,不要生火做饭,以免暴露我们的位置……”
还没等村长的话说完,村民们就急不可耐地冲进了村里,他们西处寻找,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的住所。
这个空空荡荡的村子,正好可以容纳胡家村逃荒的村民,还有多余的空房间供同行的逃难城里人居住。
他们小心翼翼地推开一扇扇门,发现有些房屋还算整洁,而有些则显得有些破败。
但无论如何,这些房屋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很快,村民们住进了空置的房屋,疲惫的身体终于得到了短暂的放松。
他们简单地打扫了一下,铺上随身携带的草席和毯子,便准备休息。
尽管条件艰苦,但能有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己经让他们心存感激。
秦义巡视了一圈,确保每人都有地方住,随后叮嘱道:
“今晚大家轮流守夜,保持警惕。我们不知道周围是否安全,所以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责任感,作为村长,他必须确保大家的安全。
在一户空闲的农家里面,胡苗挑选了一间西耳房安顿了下来,主屋则是由村里的一家六口人居住。
这个耳房有个单独的门,足够私密,里面有张两尺的床,虽然狭小,但足够她躺下。
胡苗将床仔细铺平,接下来,就是准备好好吃顿饭……
(http://www.u9xsw.com/book/g0eahe-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