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日子里,杜定西是县里赫赫有名的大富商,他的生活充满了奢华和享乐。
他居住在一座宏伟的府邸中,周围环绕着美丽的花园和清澈的池塘。
他的衣食住行无不讲究,每顿饭都是山珍海味,衣着总是最上等的绸缎。
他的家中总是宾客盈门,商贾、官员、文人墨客络绎不绝,他们前来拜访,无非是为了讨好这位富有的商人,希望能在他的财富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在逃亡之路,在这条充满未知和危险的道路上,他不再有美女环绕,不再有金银财宝相伴,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颠沛流离和艰难。
在漆黑的夜,杜定西的手触碰到了一个冰冷而坚硬的物体。
他惊恐地发现,那竟然是一颗死不瞑目的人头。
这一幕让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他的双腿开始发软,几乎无法支撑自己的身体。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
原本,杜定西是由他的小厮乙搀扶着前行的。
但在这次事件之后,他的状态变得更加糟糕,即使有小厮的搀扶,他也难以支撑自己的重量。
他虚弱地对小厮乙说道:“我实在是走不动了,你背着我吧。”
小厮乙面露难色,逃难之路才刚刚开始,前方还不知道要面对多少艰险。
他自己的体力也有限,总不能一首背着杜定西这般沉重的身躯。
他深知,如果这样下去,他们两人都可能无法存活。
与此同时,小厮甲正扶着杜定西的宠妾穆莉莉。
穆莉莉是杜定西最宠爱的女子之一,她的美貌在整个县里都是出了名的。
在逃亡的路上,小厮甲和穆莉莉的身体多有触碰,这让旁人看了不禁有些羡慕。
小厮乙灵机一动,对杜定西说道:
“老爷,我看逃荒的村民有板车,要不咱们买一辆板车,我们两个小厮轮流拉着你,你在车上,还能舒服一些。”
杜定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微微点头:
“好,你拿着钱去找村民买一辆,多花点钱也没啥,咱有钱,只要能让我少受点罪,花多少钱都值得。”
于是,小厮乙将杜定西暂时放下,急匆匆地跑到逃荒村民的队伍里,寻找愿意卖板车的村民。
他穿梭在人群中,西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个愿意出售板车的村民。
小厮乙站在路边,目光扫过面前逃荒的村民。
他们一个个神色疲惫,拖家带口。
在他们中间,胡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她一个人拉着一辆板车,板车上堆着的行李并不多,看起来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沉重。
小厮乙心中一动,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他快步走到胡苗身边,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说道:
“姑娘,我家老爷看上了你的板车,愿意出二两银子买下。这价钱可不低啊,足够你买西五辆新车了。”
他试图说服胡苗,希望她能够接受这个提议。
胡苗停下脚步,冷冷地瞥了小厮乙一眼,然后边走边回答道:
“二两银子?哼,不卖!”
她的语气坚定,似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小厮乙以为胡苗只是在讨价还价,于是他继续劝说道:
“五两银子如何?这己经是天价了啊!”
他试图用更高的价格打动胡苗。
在和平年代,一辆板车的价钱通常在西五吊钱左右,五两银子确实是一个非常丰厚的价钱。
然而,胡苗似乎并不为所动,她依旧冷冷地回答道:
“不卖就是不卖,多少钱都不卖!”
小厮乙并不轻易放弃,他继续加价:
“八两银子!”
他心想,这个价钱应该足够打动任何人了。
胡苗听到这个价钱,只是笑了笑,然后把小厮晾在一边,继续赶路。
她的态度让小厮乙感到有些困惑,他不明白为什么胡苗对这么高的价钱无动于衷。
就在这时,一旁的村民张大民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贪婪之光。
他凑上前去,对小厮乙低声说道:“小哥,我这里也有板车,十两银子,你看怎么样?”
小厮乙一愣,心中开始权衡。
虽然十两银子确实有些贵,但老爷确实需要板车来拉着,他只得点头应允。
于是,小厮乙从口袋里掏出十两银子,递给了张大民。
张大民迅速地将板车上的行李卸下来,然后将板车交给了小厮乙。
小厮乙拉着板车回到杜定西身边,两个小厮合力将杜定西安置上车。
杜定西躺在车上,终于松了一口气,眼神中透出一丝疲惫的欣慰。
另一边,张大民将自己家的板车卖掉,得到了足足十两银子,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他站在那里,仿佛能感受到银子的重量,心中充满了满足。
要是没有逃荒,他们一家五口,恐怕两三年也攒不到这十两银子。
这时,大儿子张梁问道:“爹,咱们卖了板车,这些逃荒的行李,怎么搬啊?”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毕竟这些行李对他们来说是生存的必需品,不能轻易丢弃。
张大民瞥了一眼地上的行李,轻描淡写地说:“咱们背着走啊!”
二儿子张墙皱眉道:“爹,这么多行李,背着去逃荒,不得把人累死啊?”
张大民瞪了张墙一眼,不耐烦地说:“累死总比饿死强!银子在手,咱们找个村镇买辆板车也不难!”
看父子要吵架,张大民的媳妇赶紧劝解道:“别吵了,咱们先背着吧,说不定等会就能碰到村镇呢。”
她边说边动手整理行李,试图缓解紧张的气氛。她知道,这个时候,家人的团结比什么都重要。
她将行李一件件地检查,确保每一件都是必需品,同时尽量减轻负担。
张大民也不再争执,开始分配行李,一家人默默地背起行囊,继续踏上逃荒之路。
张大民不到西十岁,三个儿子都是十几二十岁半大的小子,年轻力壮,精力充沛,刚开始背着逃荒的行李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随着路程渐远,行李的沉重逐渐显现,孩子们的步伐越来越沉重,张大民心中也开始泛起一丝不安。
突然,张大民看到不远处的胡苗,胡苗的板车上没有多少行李,显得格外轻松。
他的心中闪过一丝希望,也许他们可以把自家的行李放到胡苗的板车上,减轻自家人的负担。
(http://www.u9xsw.com/book/g0eahe-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