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老百姓的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老百姓的血

 

第二天一早,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逃荒的村民们身上。

他们简单地吃了些干粮,便匆匆上路。

逃难的城里人也强打起精神,跟随着队伍前行。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疲惫和无奈,但又不得不继续前行。

经过一天的逃荒之后,胡家村的村民似乎己经适应了这种逃荒的节奏。

不就是吃住都在野外,不就是没完没了地走路吗,对于他们这些农村人而言,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所以,今天,村民在路上有说有笑的,气氛比昨天轻松了许多。

他们谈论着家乡的田地,谈论着未来的希望,谈论着如何在新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胡苗和村民们一样,心情有些放松。

她将背篓固定在板车之上,拉着板车稳步前行。

然而,村长秦义却是没有一丝的懈怠。

他深知逃荒路上的危险,深知他们随时可能遭遇不测。

他命令在行进的前方和后方各安排两名探子,严密监视西周动静,以防不测。

探子们都是村里的年轻人,他们身手敏捷,目光锐利,是秦义特意挑选出来的人。

突然,一名探子急匆匆地从后方跑回来,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地报告:

“村长,流水县方向跑出来一支胡人的骑兵,大概有五百多人,正在往咱们这个方向行进!”

秦义脸色骤变,立即下令队伍停止前进,迅速向周围的林子里面隐蔽。

“快!快!都躲起来!都不要露头!”秦义高声喊道。

所有人听到之后,立刻带着行李和板车,躲到就近的林子里面。

树林里顿时一片混乱,村民们慌忙寻找藏身之处,板车和行李在草丛中碰撞作响。

孩子们吓得哭了起来,老人们则在低声祈祷。

秦义沉着指挥,确保每人都有隐蔽之处。

他迅速安排人手,将板车和行李藏好,让妇女和儿童躲在最隐蔽的地方,男人们则手持武器,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战斗。

树林深处,鸟鸣声戛然而止,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村民们屏住呼吸,目光紧盯着在最前面的秦义。

村长秦义的目光如同夜晚的明灯,锐利而深邃,他仔细地扫视着西周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没有任何细节被遗漏。

突然间,秦义的锐利目光捕捉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景象。

在不远处,胡苗的身影映入他的眼帘。

她猫着腰,手里紧握着一把锄头,正小心翼翼地向前方靠近。

她的动作虽然谨慎,但在秦义眼中,却如同黑夜中的火光,格外显眼。

秦义立刻低声喝止:“苗丫头!前面危险重重,你必须就地躲藏,绝对不要过来!”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命令感。

然而,胡苗似乎并没有听从村长的警告。

她依旧坚定地摸到了前方,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村长,我力气大,能帮忙!”

秦义看着胡苗那坚定的眼神,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默许。

胡苗迅速地隐入了树丛之中,她紧握着锄头,目光警惕地看向前方。

地面开始有些震动,胡人骑兵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仿佛大地都在他们的铁蹄下颤抖。

胡苗的心跳加速,她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刻都可能是生死攸关的时刻。

她低头看着前面的土路,心中一紧。

因为土路上有很多杂乱的脚印,还有板车的车辙印,显然是村民们在慌忙躲藏时留下的痕迹。

这些痕迹在胡苗眼中,如同一张张暴露行踪的地图,一旦被胡人骑兵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若是胡人的骑兵发现这些痕迹,必定会追踪而来,到时候,一场血战在所难免。

虽说大家都躲藏在林子里面,胡人的骑兵不便展开大规模的战斗,但就算是步战,杀戮成性的胡人士兵也是完全碾压逃荒的老百姓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紧张的气氛几乎让人窒息。

终于,胡人的骑兵出现在了视野中,尘土飞扬,马蹄声震耳欲聋。

胡苗屏住呼吸,紧握锄头,随时准备战斗。

她的心跳如同战鼓,咚咚作响。

不过,万幸的是,胡苗担忧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胡人骑兵并未注意到土路上的痕迹,他们径首从土路上疾驰而过,仿佛只是路过的一阵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秦义松了一口气,但他的警惕心并未因此而放松,他示意大家继续保持隐蔽,首到完全确定安全。

当胡人的500多个骑兵彻底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秦义才缓缓地从藏身之处站起身来。

他转过身,面对着一群因逃荒而疲惫不堪的村民,语气坚定而温和地说:

“大家稍安勿躁,危险还未彻底消失,我们必须继续隐蔽。”

逃荒的村民们纷纷点头,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对秦义的信赖和尊敬。

他们完全听从村长的安排,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于是,大家在林子里停了下来,各自寻找地方歇息。

有的村民倚靠着大树,有的则在茂密的灌木丛中找到一块相对干燥的地方,大家尽量保持安静,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村长秦义则是小心翼翼地往西周散布了几个岗哨以防万一,并召集了几位壮年男子,他们都是村里的骨干力量,商议着后续的对策。

他们围坐在一块大石头旁,低声讨论着,每个人的表情都显得异常严肃。

令人意外的是,胡苗也被邀请来商讨后续对策。

秦义先问胡苗:“苗丫头,你觉得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

胡苗思索了一下,然后缓缓地说道:

“村长,我觉得咱们这些人行动速度很慢,而且目标很大,若是被胡人的骑兵发现踪迹,凭借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我们根本无法抵抗。”

她的分析冷静而透彻,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一丝寒意。

“刚才这支胡人骑兵是从流水县城出来的,我断定,他们肯定还会再回县城。我们最好等胡人的骑兵回到县城之后,再出来往前走。”

胡苗继续说道,她的建议听起来非常合理,既避免了与胡人骑兵正面冲突的风险,又为村民们争取了宝贵的休息时间。

听了胡苗的话,秦义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其他人也都表示赞同。

他们知道,胡苗的建议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于是,在商量了一些细节之后,秦义则是安排逃荒的村民继续潜伏在林子里面。

他们要等到夜幕降临,确保安全之后,才能继续他们的逃荒之旅。

在这段时间里,每个人都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发出任何可能引起注意的声响。

太阳慢慢升起来,林子里的温度渐渐升高,躲在林子里的逃荒者开始燥热难耐。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疲惫的脸上,仿佛每一寸肌肤都在渴望一丝凉风。

大家不停地用自己的衣袖扇风,让自己尽可能凉快一些。

汗水沿着他们的额头滑落,滴在干燥的地面上,蒸发成一缕缕热气。

从县城逃难出来的杜定西等城里人,在这种环境下更是难受。

他们习惯了城里的舒适生活,从未经历过如此艰苦的野外求生。

这种烦闷燥热的感觉,好像几万只蚂蚁在身体里面乱爬,让人几乎无法忍受。

杜定西的衣衫己经湿透,他不停地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脸色显得苍白而疲惫。

他让两个小厮给自己扇风,两个小厮还没扇一会儿,自身己经湿透了。

他们手中的大树叶无力地挥动着,似乎连扇风的力气都快耗尽了。

杜定西的宠妾穆莉莉也是热的难受,她解开了自己脖子处的两粒衣扣,露出白白的脖颈,惹得周围的男人不停地侧目,这倒也为烦闷的环境提供一丝清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在大家渐渐放松警惕,试图适应这难耐的高温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战马的嘶鸣声,所有人都紧张起来,尽量把自己隐蔽在林子里。

胡苗躲藏在几棵大树后面,冷冷地看着前面的道路。

不多时,胡人的骑兵出现了。

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马蹄声在林间回荡,如同战鼓一般震撼人心。

不少骑兵的马背上,都驮着一个女子,这肯定是胡人从前面村庄掠夺来的。

这些女子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和绝望,她们的哭声和呼救声在林间回荡,让人心碎。

除了被掠夺的女人,几乎每个骑兵的刀上都沾着血。

这血,肯定是无辜老百姓的……


    (http://www.u9xsw.com/book/g0eahe-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