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这就是朝廷的狗官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这就是朝廷的狗官吗?

 

秦义和胡苗跟随着官差的脚步,穿过曲折蜿蜒的回廊,每一步都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他们穿过一道道雕梁画栋的门廊,终于来到了县衙的正堂。

这里,是县太爷平日里审理案件、升堂问案的地方。

正堂的门楣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写着“明镜高悬”西个大字,显得庄严肃穆。

官差示意秦义在正堂外的长廊上站立等候,自己则快步走向后堂,去通报县令大人。

与此同时,流水县的县令钱铭正坐在他的书房里,面前是一张硕大的红木书桌,桌上摆放着一串精致的算盘。

钱铭面带笑容,手指在算盘上熟练地拨动,珠子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正在核算这些日子里,通过各种手段,究竟赚取了多少不义之财。

“发国难财”这个词,钱铭以前只是听说过,但如今,他深刻体会到了这个词背后的含义。

北方的战事如火如荼,起初钱铭还担心战火会蔓延到流水县,但很快他就发现,战争不仅没有给他带来灾难,反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流水县距离战争前线大约两三百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成为了前线伤员转运和治疗的重要中转站。

钱铭利用自己的职权,开始克扣伤兵的治疗抚恤金,将原本应该用于伤兵的药物和物资据为己有,中饱私囊。

许多原本有机会康复的伤兵,因为药物和治疗的严重不足,导致病情恶化,甚至不幸离世。

他们的生命,在钱铭的贪婪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不值一提。

此外,前方受伤的战马也被转移到流水县,朝廷要求钱铭招募兽医来治疗这些战马。

然而,他却让自己的远房亲戚冒充兽医,不管这些战马能否治愈,都一律用一些无效甚至有害的治疗方法,导致许多战马不幸死亡。

钱铭随后将这些死马宰杀,将马肉流转到附近各县的市场上,从中牟取暴利。

现在,县令钱铭的口袋里,装满了金银财宝,他的财富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他的收入,一点都不夸张。

他的生活奢侈无度,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无数士兵和战马的痛苦之上。

“咚咚咚!”

伴随着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钱铭的眉头微微皱起,他放下手中的算盘,轻声吩咐道:

“进来。”

门缓缓地被推开,一位官差恭敬地行了一个礼,语气中带着一丝尊敬:

“大人,有个村庄的村长急切地想要见您,己经在正堂门外恭候多时了。”

钱铭,这位县令大人,平日里对这些村庄的小老百姓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他们通常都是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求见。

但今天,或许是心情格外好,钱铭挥了挥手,示意官差:

“好,待本官更衣。”

官差立刻退了出去,不敢有丝毫怠慢。

钱铭站起身来,轻轻拍了两下手掌,屏风后面立刻走出两个美艳的女子,她们动作轻盈,迅速地开始为钱铭更衣。

她们熟练地为他换上一袭华贵的官服,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彰显出钱铭的尊贵身份。

穿戴整齐后,钱铭款款走向县衙的正堂。

正堂内,气氛庄严肃穆,钱铭端坐于案前,目光威严地扫过堂下等候的秦义和胡苗。

在钱铭的示意下,一旁的官差立刻催促道:“你们两个,还不赶快跪下!”

秦义和胡苗面露难色,他们虽然心中不情愿,但今日有求于人,不得不低下头颅,俯身跪下。

钱铭冷眼看着他们,似乎在审视着他们的诚意和困境,然后缓缓说道:“起来吧!”

秦义和胡苗起身,秦义小心翼翼地开口:“大人,老天爷己经好几个月不下雨了,我们村的老百姓都没吃的了,恳请大人拨款赈灾。”

钱铭轻蔑一笑,不急不慢地说道:“这个灾情,本官我是知道的。但是这赈灾,没有朝廷的旨意,本官没有权利赈灾。”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冷漠,一口就回绝了秦义的要求。

然而,秦义没有半分要放弃的意思,他还是试图说服钱铭:

“大人,我们村的百姓真的己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朝廷的旨意我们等不起啊!”

钱铭却只是轻轻摆了摆手,他的脸上没有一丝动容,仿佛治下村民的痛苦都与他无关。

胡苗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县令的反应。

她和村长秦义此行的目的,是请求县里出具逃荒的路引。

而现在,村长秦义上来就让县里去赈灾,这显然是提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秦义知道,县令是不可能答应给胡家村赈灾的。

因为赈灾需要大量的物资和人力,县令是不可能轻易答应的。

秦义之所以提出赈灾,其实是为了接下来的计划铺垫。

当县令拒绝赈灾的请求之后,秦义再提出让村民们逃荒自寻生路,这样一来,县令答应开具逃荒路引的可能性就增加了许多。

秦义的策略是先提出一个难以实现的要求,然后退而求其次,提出一个相对容易接受的请求。

这是一种常见的谈判技巧,通过让步来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果然,秦义接着说道:“县太爷,既然您不愿意赈灾,那就让我们老百姓自谋生路去吧!请您给我们开一个逃荒的路引,我们自己去找活路。”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坚定。

秦义抬起头,期待县令能够同意他的请求。

然而,换来的却是一声斥责。

县令钱铭斥责道:“咱们这里虽然有些许旱灾,但并不严重。现在朝廷还没下令逃荒,要是咱们县里率先逃荒了,那我这个县太爷还当不当了?!”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显然对于秦义的提议感到非常不悦。

县令认为,如果县里主动发放逃荒路引,那将是对朝廷的不忠,也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质疑。

县令指着秦义说道:“你们拿着咱们县的路引去逃荒,那不就是到处宣扬本官的无能吗?那丢的是我的脸!”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强烈的自尊心和对权力的维护。

在县令看来,他的威望和地位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他不能容忍任何可能损害他形象的行为。

说完,县令钱铭拂袖而去。

留下秦义和胡苗站在原地,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奈。

胡苗心中苦笑:这就是朝廷的狗官吗?


    (http://www.u9xsw.com/book/g0eahe-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