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日凌晨,天色熹微,东方初亮。
孙权身上依旧披着厚厚的大氅,胡综、全琮几人随在了孙权身侧。从柴桑城到湖口之间,吴军的驻扎之地遍布。孙权在此处的军队数量也达到了四万三千之多。
但孙权没有半点从容之色,紧皱着的眉头与略显浮肿的眼袋已经充分说明了他的状态。
“子璜,朕在此处与你就此分别。”孙权握住了全琮的双手:“行军作战,朕不如你。四万三千军队,朕将三万军队都交给你来督领。到了武昌之后,名义上太子负责彼处军事,但朕会给太子和孙奂去信,让他们两人都听你的调派。”
“三万加上两万,这五万兵是大吴战力最强、最为得力的五万战兵。子璜拿着这五万兵替朕去剿灭魏国江夏这一路军队,击退其军之后,再率军溯江而下来寻朕!”
孙权将武昌的军事都托付给了全琮,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论,都是君王对臣子的极大信任。没有什么点将的仪式,也没有许多臣子见证的出兵典礼。但此刻的全琮已经泪眼朦胧,跪地拜倒:
“陛下放心,臣全琮定不负陛下所托,最少半月,最多一月,臣必定回军来援!”
全琮连连叩首,孙权本人已经没有力气弯腰搀扶了,只好令一旁的胡综替自己做了此事。
“子璜且去吧,令各部上船,勿要耽搁了。”孙权缓缓说道。
“万望陛下珍重圣体!”全琮依旧不舍。
“速去,速去!”孙权咳了几声,似驱赶般的朝外挥手:“有伟则在此扈从,朕无忧矣!”
从清晨到中午,三万大军的开拔繁琐而又漫长。
“伟则,子明。”孙权嘴角露出一丝勉强的笑意:“你二人随朕在此,心中可有惧怕?”
“并无半分。”胡综肃立拱手应道。
“臣愿以死来报陛下恩遇。”这是徐详之语。
“好。”孙权缓缓点头:“魏将桓范去了柴桑之南的历陵,朕就不随他的身后了。既然子璜已经走了,伟则速命干统和丁奉所部一万三千众登船。今日无论如何朕都要率军向南,明日中午朕要到达鄡阳县,后日要到鄱阳!”
“遵旨。”胡综拱手应道。
不得不说,真到了国事临危的时候,孙权还是颇有担当的。
昨日全琮得知柴桑城内情况之后,急速将此事告知了孙权,而后孙权与全琮、是仪、胡综、徐详等人商量了半日,才得出了一个统一的意见。
那就是将三万兵力交给全琮,命他全速向武昌开拔,而后在武昌击退魏军,之后再回头来援。在这种情况下,孙权本人的皇帝名头就可以拿出来好好的用一用了。
孙权的任务是率领干统、丁奉部一万三千人,避开桓范军队经历陵、海昏前往南昌的道路,放弃在后追赶,而是选择全军乘舟沿着彭蠡泽南下,前往彭蠡泽最东的鄱阳,并且征调周边郡县的人力物力和兵力,准备隔着一个鄱阳湖与桓范对耗。
一方面准备聚兵之后锁住桓范北上的道路,另一方面孙权在实质上放弃了豫章郡的郡治南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孙权此刻面临的处境不是两难,而是四难、五难甚至更难。他此刻的最优解就是先击破江夏一路的魏军——当然,这也是出自于全琮的想法。江夏素来没有强军,彼处将领夏侯儒也并非什么英勇善战、攻坚克难的名将。
以吴国五万最强之兵解了武昌的兵危,而后再顾全江陵处的满宠所部,或者再回军歼灭直冲到豫章郡腹地的桓范所部,都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起码从吴国的视角来看,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桓范率两万五千魏军,这已经是孙权短期之内无法击破消化的一股力量的,更别说其中还有中军的五千精锐骑军在此。孙权等人猜测,隔了两日,这股骑军说不定都从柴桑、历陵、海昏一路南下,到了南昌附近了。左右不过是三百里的距离!
桓范这种丝毫不顾及将来的行军方式,近乎寻死一般,孙权等人都认为没有道理、狂妄至极。
但是,大魏镇北将军桓范桓元则知晓,到了一月十日,朝廷在扬州的十四万五千大军就会开动。出于对朝廷军力的笃信和对皇帝的军事指令近乎盲从一般的心态,桓范从未担忧过自己是自投罗网的寻死之举。
孙权并不知晓,就在他迎送全琮所部的时候,魏国的寿春城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式。
从辰时准时开始,曹睿身后随着越骑校尉甄像所部的一千精锐骑士,从北至南缓缓而行,又从南向北依次经过了结好阵势的庞大军阵。
五万四千众,沿着前往合肥处的官道依次排开,军容严整,甲光耀日。武卫军、羽林右军、乌桓义从、鲜卑义从、高句丽部、百济部、扶余部、营州骑步……
这是大魏战力最强的一路,也是曹睿此番用兵攻吴最强、也最值得信任的武力保障。
曹睿身着金甲,胯下神骏至极的白马也着了一层礼器般的金甲。甄像所部人人皆是白马,从诸军身前驰过,尽皆使人心折。
每到一处,军阵之中的所有士卒便举起手中兵戈,山呼万岁九声。
曹睿从南到北一路驰来,一路听着军队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一直驰到董昭、司马懿、曹真、刘晔等人的面前。
曹睿手握马鞭,勒马停住,环视一周,缓缓说道:“自汉末丧乱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皆以吴、蜀二贼借山河之险分隔割据之故。朕今日率大魏步、骑、水军二十五万,祭天南下,吊民伐罪,正合其理。”
“伪皇帝孙权在位数年,人神共愤,天理难容。朕身为大魏皇帝,需持此贼头颅告祭太庙,祭拜皇天后土,以告诫天下后世。”
“董公,司空,朕领大军就要开拔了。”曹睿笑着说道:“你们为朕顾好后方,朕自领兵向南!”
“陛下万岁!”众臣皆拜。
(http://www.u9xsw.com/book/edajee-7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