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珍见姑嫂二人相处融洽,比任何人都高兴。
她就知道以儿媳妇姜栀的性格,谁见了都会喜欢,自己女儿肯定也不例外。
“娘,你来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
陆雅琴注意到一旁放着的一堆行李,知道肯定是孟玉珍给自己带的。
“不多,大部分都是你大嫂带给你的,说让你补好身体。”
孟玉珍解开行李,拿出自己带来的东西,“家里的母鸡我杀了两只,每天给你炖一只。”
“麦乳精是雅芳买的,红糖糕点是你大嫂的娘让我们带来的,这些衣服全是你嫂子花钱做的……”
孟玉珍一一介绍,特别是其中姜栀准备给陆雅琴和孩子的东西。
陆雅琴红了眼,看向姜栀的目光满满都是感动和喜欢。
“大嫂,谢谢你。”
陆雅琴走到姜栀面前,轻声说着自己的感谢。
“咱们是一家人,不用说谢,你先看看两个孩子能不能穿?”
姜栀拿起一件小棉衣,笑着递给陆雅琴。
陆雅琴轻抚过,欢喜的点头,“能穿,肯定能穿。”
“这棉衣可是你嫂子亲自做的。”
孟玉珍在一旁笑着说道。
陆雅琴一听,更加感动了,想说谢又觉得太苍白,只把这份情记在心里。
忽然,屋里传来洪亮的婴儿哭声,先是一道,接着第二道哭声紧跟着响起。
听到哭声,孟玉珍和陆雅琴一起朝屋里跑去,就连周军都担心的想跑进去,但见丈母娘和媳妇都跑进去,才作罢。
“大嫂,快坐着休息。”
周军倒了一杯水给姜栀,邀请她坐下休息。
“我也去看看吧。”
姜栀也想去看看两个小娃娃,毕竟她还从没见过刚出生几天的龙凤胎。
走进不算宽敞的房间,姜栀看到孟玉珍和陆雅琴一人抱着一个。
估计是饿了,陆雅琴抱着小小软软的女儿掀开衣服,开始喂了起来。
很快,第一个喂饱,陆雅琴又开始喂第二个。
“栀栀,要不要抱一抱?”
孟玉珍哄了会儿被喂饱的外孙女,轻轻递给儿媳妇。
姜栀接了过去,抱着的动作特别温柔,垂头看向怀中吃饱的小婴儿。
小女婴裹在厚实的蓝白色襁褓着,因刚出生皮肤还未完全舒展开,有点像个小老头。
似乎是感觉到自己待在温暖的怀抱中,小女婴睡得更熟,模样特别可爱。
姜栀的心被小家伙柔化的不像样,满目温柔和慈爱看向怀中的小宝贝,不自觉轻哄。
孟玉珍母女看到这一幕,笑着对视一眼。
姜栀这模样,以后当了母亲,肯定特别温柔善良。
“嫂子,要不要再抱一抱这个?”
陆雅琴看姜栀很喜欢孩子,将手里的儿子轻递出去。
听说多抱抱儿子,以后也能生出儿子。
陆雅琴虽然不迷信,但也希望大嫂姜栀能生儿子。
她倒不是重男轻女,而是现在女人普遍的思想,因为儿子才能撑起一个家,儿子才能传宗接代,才不会被人说闲话。
姜栀又抱了会儿刚出生的小男婴,脸上一样带着喜欢。
两个小家伙长得差不多,不愧是双胞胎。
如果不是包被不一样,她都分不清哪个是男婴,哪个是女婴。
等小男婴睡着,姜栀轻轻放在床上。
“我去厨房把今天带来的老母鸡炖上。”
孟玉珍见时候不早,准备去厨房炖鸡,晚上女儿和儿媳妇也能吃上。
“娘,炖鸡时把我带的党参和红枣加上点,对雅琴身体好。”
“好好好。”
孟玉珍连连点头,回答完走出房间。
陆雅芳坐在床边,感动的看向自己大嫂姜栀。
“对了,嫂子,这是大哥放在我这儿的钥匙,你拿去。”
陆雅芳从枕头下拿出一把钥匙给姜栀。
姜栀接了过去,握在手心。
“嫂子,一会儿让周军带你过去,房子离我家不远。”
“麻烦了。”
“不麻烦。”
陆雅琴喊了一声周军,得到了外面周军的回应。
知道姜栀要去新家,周军立马热情的带着姜栀去属于她的房子。
陆瑾年挑选的房子确实不远,就在周军家斜对面,隔了大概西五栋房子。
“大嫂,就在这里。”
周军停在一栋石头院子前,用手指了指。
“谢谢你,周军,你先回去陪雅琴吧。”
“好的,大嫂,那我先回去了,你看完赶紧过来,饭菜差不多快好了。”
周军笑着叮嘱,得到姜栀浅笑点头。
等周军离开,姜栀刚拿出钥匙开门,隔壁走出一名年近三十的妇女。
妇女身形瘦长,穿着蓝色衣服,正探头看姜栀,“你是?”
“嫂子你好,我是陆瑾年的媳妇姜栀,今天刚上岛。”
姜栀温柔浅笑,有礼的自我介绍。
妇女眼睛微睁,上下打量姜栀。
早听说陆副团长回家娶了一个乡下媳妇,原本妇女还在心里可惜,今天看到姜栀,她在心里倒抽口气。
这是乡下姑娘吗?怎么比城里姑娘还好看,看着很有学问教养的模样?
妇女为前几日自己的胡思乱想羞愧,尴尬的打招呼,“你好,我是1团孙副团长的媳妇葛英华。”
“英华嫂子,我刚到,还没进屋看过,我先回去,空了咱们再聊。”
姜栀看出葛英华表情的不自然,猜测到什么。
估计陆瑾年娶妻引起岛上不少军嫂的关注,都在猜测她到底有什么能耐拿下最有前途的陆副团长陆瑾年。
不出意外,肯定褒贬不一。
姜栀无奈笑了笑,进入到自己的家。
岛上的家属院不算太大,院子也就二十个平方左右。
屋子比雅琴家的要大一点,不过都是两个房间的。
里面整齐摆放着半新不旧的家具,全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确实如陆瑾年所说,不需要她操心。
姜栀又走进厨房看了看。
厨房里有个不大的灶台,灶台上摆放了有限的调料。
有一小瓶食用油,一瓶酱油,一些盐,再也没有其他。
旁边橱柜放了一些碗筷,不多,也就三个吃饭的碗,两个装菜的小盆。
灶膛前,陆瑾年还劈了些柴火放在那里。
别看东西不多,也不知道花了他多少休息时间。
这么一想,姜栀心里一暖,感动和心疼陆瑾年的付出。
(http://www.u9xsw.com/book/djhhj0-1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