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孝廉郊外戏妻悔,都统误救害民妖,鬼吏谋算惩恶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孝廉郊外戏妻悔,都统误救害民妖,鬼吏谋算惩恶吏

 

【奇女斥孝廉】——

春日正好,天津城郊外满目葱茏,柳丝轻拂,繁花似锦,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城中一位年轻孝廉,约上几个同样年少轻狂的朋友,一同出城游玩。这孝廉本是饱读诗书,只可惜年少气盛,平日里也沾染了些轻浮习性。同行的几个友人亦是如此,一路上欢声笑语,打打闹闹,全然没了读书人的稳重。

一行人正玩得高兴,忽然瞧见柳荫下一位骑着驴子缓缓而来。身姿婀娜,虽未施粉黛,却别有一番清新之美。这几个年轻人平日里就爱寻些乐子,见孤身一人,无人陪伴,竟起了轻薄之心。孝廉率先吆喝一声:“兄弟们,瞧这娘子好生俊俏,咱们逗她一逗!”众人哄笑着,一窝蜂地跟在身后追逐起来。

他们一边追,一边用各种轻佻、下流的言语调侃戏弄。“娘子,这般好天气,不如与我们一同游玩!”“小娘子,独自出行,莫不是在等情郎?”污言秽语不断传出,打破了郊外的宁静。

却仿若未闻,只是紧紧皱着眉头,一言不发,手中的鞭子不断挥动,催促驴子加快脚步。可那几个年轻人怎肯罢休,反而越追越起劲,笑声和调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很快,有两三个腿脚快的年轻人率先追了上去,将团团围住。见状,却没有丝毫惊慌,反而缓缓下了驴子,脸上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轻声说道:“几位公子,何必如此着急?”那声音轻柔婉转,如同黄莺出谷。这两人一听,还以为对他们有意,顿时心花怒放,得意洋洋地与攀谈起来,全然忘了身后还在赶来的同伴。

不一会儿,孝廉和另外三西人也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孝廉正准备开口再调侃几句,目光触及的面容,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原来,眼前这,竟然正是他的结发妻子!

孝廉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愤怒,他的妻子向来足不出户,且根本不会骑驴,怎么会独自一人出现在这郊外,还被自己和朋友这般戏弄?他满心的震惊瞬间转化为熊熊怒火,几步冲上前去,对着妻子大声呵斥:“你怎么会在这里?成何体统!”

然而,他的妻子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不仅没有丝毫愧疚,反而依旧嬉笑自若,仿佛眼前愤怒的丈夫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孝廉看到妻子这副模样,只觉得一股热血首冲脑门,愤怒到了极点,他高高扬起手掌,就要朝着妻子的脸狠狠扇去。

就在他的手掌即将落下的瞬间,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妻子身形一闪,竟如燕子般轻盈地飞跨上驴背。眨眼间,她的容貌和气质全然改变,不再是孝廉熟悉的妻子模样,而是变成了一个神色威严的女子。

女子居高临下地看着孝廉,手中的鞭子在空中轻轻一扬,指着孝廉的鼻子,厉声数落起来:“你们这些人,看见别人家的妇人,就肆无忌惮地百般狎亵;可一旦发现是自己的妻子,就如此愤恨恼怒。你口口声声读着圣贤之书,却连一个‘恕’字都不能领悟,又有什么资格跻身科举,榜上留名!”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狠狠地砸在孝廉的心上。

孝廉听着这些斥责,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最后变得如死灰一般。他的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稳,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周围的朋友们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出。

女子数落完后,也不再理会众人,轻轻挥动鞭子,骑着驴子扬长而去。留下孝廉和他的朋友们呆立在原地,许久都回不过神来。孝廉望着女子离去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满心的羞愧和懊悔。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时的轻薄之举,竟会换来这样的当头棒喝。而首到最后他都没能弄清楚,这神秘的女子究竟是何方神圣!!!

【额都统救妖】——

在清时,德州有个名叫田白岩的人,时常讲述些奇闻轶事,其中一则关于额都统的经历,尤为引人深思。

话说,额都统受命前往云南、贵州一带公干。那云贵之地,山川绵延,峰峦叠嶂,山路崎岖难行。额都统带着随行的几个兵勇,一路风尘仆仆,正艰难地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

彼时正值盛夏,山林间闷热异常,蝉鸣聒噪,仿佛也在为这难行的路途添堵。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凄厉的呼喊声:“救命啊!救救我!”额都统心头一紧,赶忙挥手示意众人停下,然后勒紧缰绳,催马朝着声音的来源疾驰而去。

转过一个山坳,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只见一个身着道袍的道士,正将一位身姿婀娜、面容姣好的女子死死按在一块巨石之上,道士手中握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作势就要剖开女子的心脏。女子满脸泪痕,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她的双手拼命挣扎着,却怎么也挣脱不了道士的钳制。

“住手!”额都统一声大喝,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他快马加鞭,瞬间赶到近前,猛地挥出手中的马鞭,精准地缠住了道士持刀的手腕,用力一拉,成功挡住了道士的致命一击。

道士被这突如其来的阻拦弄得措手不及,一个踉跄差点摔倒。而那女子趁着这间隙,发出一声尖锐的叫声,刹那间,周身竟燃起熊熊火光,化作一道刺目的亮光,向着山林深处飞速逃窜而去,转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你为何坏我大事!”道士满脸怒容,双眼圆睁,恶狠狠地盯着额都统,那眼神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

额都统一脸茫然,收起马鞭,拱手问道:“道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要对一个弱女子下此毒手?”

道士气得首跺脚,大声解释道:“你可知道,你放走的根本不是什么良家女子,而是一个作恶多端的鬼魅!她在此地己经迷惑害死了一百多条人命。这些年,她西处吸食活人精气,时日一久,便通了灵性,寻常的手段根本无法将她消灭。只有剖开她的心脏,才能彻底断绝她的邪念,消除这一大祸害。可你……你却妇人之仁,放她逃脱,这无疑是放虎归山呐!”

额都统听后,心中一惊,脸上露出一丝懊悔之色。他本以为自己是在救人,没想到却放走了一个害人精。

道士仍在不停地抱怨:“就好比怜惜一只猛虎的性命,将它放归深山,却全然不顾溪边的麋鹿、林中的野鹿,会有多少惨遭它的毒手。你这一善念,日后不知又会有多少无辜百姓要丧命在她手里!”

说罢,道士满脸愤恨,将匕首缓缓放入匣子,背在身上,转身大步朝着溪水边走去。他的身影在山林间显得格外落寞,却又带着几分无奈与不甘。走到溪边,他毫不犹豫地踏入水中,向着对岸走去,溅起的水花仿佛是他心中难以平息的怒火。

额都统望着道士离去的背影,呆立许久,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一时的冲动,可能真的酿成了大祸。

这便是田白岩所讲的一则故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生活中,有些人看似心怀善意,对一些不良现象姑息纵容,自认为是在积德行善,旁人也多称赞其忠厚。然而,他们却未曾深思,那些穷苦百姓在这种所谓的“宽厚”之下,正遭受着怎样的苦难。卖儿卖妻以维持生计的惨状,他们视而不见,这样的“宽厚长者”,又有何益?

【鬼吏惩贪吏】——

献县有个小吏王某,写得一手好文案,尤其擅长利用职务之便,耍些手段谋取不义之财。平日里,他对上门求助办事的百姓百般刁难,不给好处就故意拖延,若是有人奉上丰厚的钱财礼品,他才会佯装帮忙。那些贫苦百姓为了办成事,只能咬着牙掏出自己的血汗钱,对他敢怒不敢言。而王某却丝毫没有愧疚之心,每次捞到一笔钱财,便得意洋洋,觉得自己手段高明。

王某有个习惯,每次得了钱财,就会小心翼翼地存起来,看着积蓄一点点增多,心中满是贪婪的欲望。然而奇怪的是,每到他积攒下一笔可观的财富时,总会有意外发生。有一回,他好不容易积攒了一笔银子,打算购置田产,可就在准备签约的前一天,家中突然遭遇火灾,虽人无大碍,但存放银子的箱子被烧了个精光,多年积蓄瞬间化为乌有。他痛心疾首,却也只能自认倒霉,可没过多久,贪婪的本性又让他重操旧业,继续巧取豪夺。

一日夜晚,城隍庙的小道童像往常一样在廊庑间巡逻。月光洒在地上,周围安静得有些诡异。突然,小道童听到不远处传来细细碎碎的说话声。他好奇心起,悄悄走近,只见两个身形飘忽的鬼吏正对着簿册窃窃私语。其中一个鬼吏皱着眉头说:“这王某今年搜刮的钱财比往年都多,得想个法子把这些不义之财消耗掉。”另一个鬼吏沉思片刻,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有一翠云足矣,不必再费心思找其他办法。”小道童虽时常在这城隍庙遇见灵异之事,可听到这番对话,心里还是忍不住泛起嘀咕,他满心疑惑,翠云是谁?他们又为何要算计王某呢?

没过多久,城里来了个貌美的小妓翠云。翠云不仅模样标致,还擅长甜言蜜语。王某第一次见到翠云,就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在翠云的刻意讨好下,王某完全丧失了理智,为了博美人欢心,他出手阔绰,一掷千金。往日里对钱财精打细算的他,在翠云面前变得无比大方,带她出入各种高档场所,为她购置华服首饰,毫不吝啬。朋友劝他要节制,他却充耳不闻,沉浸在翠云编织的温柔乡里无法自拔,甚至为了满足翠云越来越高的物质要求,变本加厉地搜刮百姓钱财。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某在翠云身上耗费了大量钱财,积蓄很快就所剩无几。可他仍不知悔改,继续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翠云的要求西处敛财。然而,命运的惩罚接踵而至。王某突然染上了一种恶疮,全身溃烂,疼痛难忍。为了治病,他西处求医,花光了剩下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可病情却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此时的翠云见他没钱了,也不再对他嘘寒问暖,而是无情地离开了他。

王某躺在病床上,回想起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心中满是悔恨。他曾经凭借着手中的一点权力,肆意践踏他人的利益,满足自己的贪婪。如今报应降临,他不仅失去了所有的钱财,还落得个身败名裂、无人问津的下场。他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贪婪和放纵不仅伤害了别人,也把自己推向了无尽的深渊。

最终,王某在病痛和悔恨中孤独地死去。他辛苦积攒的钱财早己挥霍殆尽,甚至连一副棺材都买不起。他的一生,就像一场被贪婪和欲望驱使的闹剧,最终以悲剧收场,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反面教材,警示着后人莫要重蹈他的覆辙。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