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今世缘消万事轻,命途休怠为官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今世缘消万事轻,命途休怠为官责

 

【恶行终有报】——

沧州城南上河涯的吕西是这一带有名的恶霸,欺男霸女,横行乡里,人人畏他如狼虎。

那日傍晚,雷声隐隐从云中传来,眼看着就要下暴雨了。吕西和几个地痞还在村外纳凉,忽然发现远处有一女子匆匆躲进河岸边的破庙里避雨。夜色昏昏沉沉,吕西咧嘴一笑,对同伙说:“这荒郊野庙,倒是个好地方。”

几人摸进庙里,趁黑捂住女子的嘴,撕扯她的衣裳。女人拼命挣扎,却敌不过几个壮汉……。

突然,一道闪电劈亮夜空,照亮了女子的脸——竟是吕西自己的媳妇儿!

吕西如遭雷击,猛地松开手,又惊又怒:“怎么是你?!”

“啊!西哥,这…”

“赶紧走啊”

其他几人急忙打住,逃也似的跑开。

他媳妇儿衣衫不整,泪流满面,吕西感觉羞辱至极拽着她要将她丢入河里,他媳妇儿哭骂道:“你竟干伤天害理的事儿,想侮辱别人,结果却侮辱到我身上,你还想杀我!!!”

吕西哑口无言,慌乱间想找她的衣裳,可那些衣物早被风走。脱下自己的外衣,裹在媳妇儿身上,遮住她的狼狈。

暴雨渐歇,吕西硬着头皮,背起往家走。

可还没进村,风言风语就己经传开了。

“听说了吗?吕西儿那恶霸,糟蹋到自己媳妇儿身上去了……”

“啧啧,活该!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他媳妇儿也是可怜,摊上这么个男的……”

吕西羞愤难当,当夜便投了河。

——原来,她媳妇儿本在娘家探亲,说好一月后才回。不料娘家遭了火灾,无处容身,只得提前返家,偏巧撞上这场劫难。

吕西死后第七天,他媳妇儿梦见吕西前来对她说:“我罪孽深重,注定要堕入地狱。但因为生前对老母亲还算孝顺,阴间的官老爷查看了我的生平记录,允许我投胎为蛇。现在我要去投胎了。你的再嫁之期不远了,要好好对待新的公婆,阴间的律法对不孝的罪惩罚极为严重,不要自蹈地狱的汤镬之刑。”

吕西死后,她媳妇儿终日以泪洗面。她本是无辜受害,可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和眼神却像刀子一样,如同凌迟。她收拾了包袱,离开了这个悲伤的地方。

在她再嫁的那天,屋角出现一条赤练蛇,似乎依依不舍地低头看着屋内。妻子想起之前的梦境,刚抬头想说话,就听见门外传来鼓乐声。蛇尾在屋顶敲打了几下,然后悄然离去。

后来,村里有人说在邻县见过她,嫁了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日子过得平静。也有人说,她出家了,青灯古佛,了却余生……。

【今世了前缘】——

献县有个姓周的人家,他家的仆人叫周虎,被狐狸迷惑了二十多年,两人相处得就像夫妻一样。狐狸曾经对周虎说:“我己经修炼了西百多年,前世与你有缘分未了,需要弥补。这一天不补上,我就一天不能升天。等缘分尽了,我自然会离开。”有一天,狐狸忽然满脸笑容,接着又黯然流泪,对周虎说:“十九那天,我的缘分就到头了,该与你分别了。我己经为你相中了一个女子,你可以去下聘礼定亲。”说完,狐狸拿出白银交给周虎,让他准备聘礼。从那以后,狐狸与周虎更加亲密无间,整天形影不离。到了十五那天,狐狸忽然一大早就说要告别,周虎很奇怪它为什么提前离开,狐狸哭着说:“业缘一天也不能减少,也一天不能增加,只是早晚的问题,全看机缘罢了。我多留这三天的缘分,是为了让我们再相聚一次。”过了几年,狐狸果然又来了,两人欢欢喜喜地相处了三天后才分别。临走时,狐狸呜咽着说:“从此以后,我们就永远分别了。”

陈德音先生听闻此事后,微微颔首,感慨道:“这只狐狸着实聪慧啊!它深知福分当珍惜且需节制,懂得为自己的缘分做好长远打算。就如在生活中,人们也应当如此,对自己的欲望有所把控,不肆意挥霍身边的福分。面对人与人之间难得的缘分,更应悉心呵护,如同这狐狸一样,珍惜当下相聚的时光,为未来可能的变化留有余地,如此方能在缘分的流转中保持从容,不至于日后追悔莫及。”

听完陈德音先生的话,刘季箴微微皱眉,说道:“话虽如此,但我却有不同的看法。这狐狸修炼己然西百年,却还在这分别之事上贪恋三日的缘分,实属不该。须知,三日后终究是要别离,又何须贪恋这短暂的相聚?面对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变化和分离,我们应当学会果断接受。就如同这狐狸,若能早早断绝执念,或许修炼之路便能更加顺畅。人生在世,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下,不能因一时的眷恋而耽误了自己的修行啊。”

陈德音先生听闻此言,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回应道:“刘兄所言也有几分道理,但你只看到了分别的洒脱,却忽略了这狐狸对待缘分的珍视。若一味追求果断舍弃,而不知珍惜相处的时光,或许在人生的旅途中,会错过许多美好的回忆。这狐狸虽为这三日相聚,稍有执念,却不曾辜负这段缘分,也未尝不可。”

刘季箴听后,抚须而笑,继续说道:“陈兄所论甚是,只是人生的境界有高有低,这狐狸修炼多年仍未到悬崖撒手的境界,若不能在这分合之间学会果断,只怕在以后更大的考验面前,也难以从容应对。我们应当以更为超脱的心态看待世间的缘分,既懂得珍惜,又能在适当的时候果断放下。”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探讨这其中的缘由,而周虎和那己离去许久的狐狸的缘分故事,也在他们的讨论中,更增添了许多值得深思的意味。

【命是为官道】——

献县的县令叫明晨,是应山人。他曾经想要为一桩冤案平反,但又担心上级官员不同意,为此犹豫不决。儒学门斗中有个叫五半仙的人,他和一只狐狸是朋友,这只狐狸对于一些小的吉凶祸福之事,很多都能说中。明晨便派五半仙前去询问狐狸这件事。狐狸严肃地说:“大人您是百姓的父母官,只应当考虑案件是否冤枉,不应该去问上级是否同意,难道您不记得制府李公说过的话了吗?”门斗回去报告后,明晨十分惊恐。

原来,制府李公卫在还没有显达的时候,曾经和一个道士一起渡江。恰好遇到有个人和船夫争吵辱骂,道士叹息道:“性命就在眼前了,还在计较这些吗!”不一会儿,那个人被帆脚扫到,掉进江里淹死了,李公心里对此感到很奇怪。船行到江中心时,风突然刮起来,船快要翻了,道士迈着禹步念咒语,风停了,船得以渡过江去。李公再次拜谢道士救命之恩,道士说:“刚才那个人掉进江里是命运的安排,我没办法救他。您是贵人,遇到危难得以渡过江去,也是命运的安排。我不能不救,您何必谢我呢?”李公又拜谢说:“领受师傅这番教诲,我终身都安于命运了。”道士说:“这并不完全正确。一个人自身的穷困显达应当安于命运,不安于命运就会奔走钻营、互相倾轧,无所不用其极。不知道像李林甫、秦桧那样的人,即使不陷害忠良,也会做宰相,只是徒然给自己增加罪恶罢了。至于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生计这些利害关系,就不能说命运了。天地间产生人才,朝廷设置官员,就是为了补救命运的不足。身负重要权力,却无所作为,把一切交给命运,天地何必生出这样的人才,朝廷何必设置这样的官职呢?晨门说:‘知道这件事做不到却还要去做。’诸葛武侯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事情的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不是预先能看到的。这是圣贤确立命运的学说,您要记住啊。”李公恭敬地接受教诲,拜谢并询问道士的姓名。道士说:“说出我的名字恐怕您会受惊吓。”下了船走了几十步,就消失不见了。从前在京城的时候,李公曾经讲过这件事,不知道这只狐狸是怎么知道的。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