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秘术】——
在神秘的雪域高原,喇嘛教有着两大分支:黄教与红教,二者最首观的区别便是僧衣颜色——黄教僧众身披明黄袈裟,如暖阳映照雪山;红教喇嘛则身着绛红僧袍,似晚霞浸染经幡。教义传承上,黄教注重以佛法阐释道德准则,将因果循环的道理融入日常修行,与中原禅宗虽门派有别,却都以明心见性为旨归,如同同源的江河,奔流于不同的山川。而红教却另辟蹊径,专注于研习神秘的幻术,那些超乎常理的法术,既令人惊叹,也常引发争议。
理藩院尚书留保住曾向众人讲述一段惊险往事。他在西藏履职期间,因秉公处事,无意间得罪了一位红教喇嘛。听闻喇嘛放下狠话,定会在他登山时施以报复,留保住并未慌乱。出行那日,他故意安排轿夫抬着装饰华丽的轿子,让随从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走在山道前方,自己则换上便装,骑着快马悄悄尾随其后。当队伍行至陡峭的半山腰,西周云雾缭绕,寂静得只听见风声呼啸。突然,一道黑影从崖壁后疾驰而出,竟是一匹鬃毛飞扬的烈马腾空跃起,以雷霆万钧之势砸向那顶显眼的轿子。只听“轰”的一声巨响,轿身瞬间被压成齑粉,木屑纷飞间,众人惊出一身冷汗。若非留保住提前设下妙计,后果不堪设想。
我在乌鲁木齐从军时,也亲历过红教幻术的神奇。一日,营中一位士兵心急如焚地报告马匹走失,西下搜寻无果。这时,一位红教喇嘛主动前来相助。他手持一个普通的小木凳,口中念念有词,双目微闭神情肃穆。随着咒语声起,那木凳竟违背常理地自行翻转,如同桔槔打水般有节奏地上下摆动。待法术完毕,喇嘛指向远处的山谷,让失主即刻前往。士兵半信半疑地赶去,竟真在山谷深处找到了走失的马匹,它正悠闲地啃食青草,仿佛从未离开过。
翻阅古籍可知,西域能施展吞刀吐火、移形换影等奇术的异人,早在前汉时期就己闻名中原。红教的幻术,或许正是这些古老民间秘术与当地宗教融合的产物,并非正统佛教修行之法。正因如此,黄教将红教斥为“魔教”,认为其偏离了佛法正道。也有学者指出,红教的渊源或许与婆罗门教相关,正如佛经中记载的“邪师外道”,虽能展现神奇法术,却未得佛法真谛。这些争论,为雪域高原的神秘宗教色彩,更添了几分扑朔迷离的韵味。
【狐不祟人】——
巴里坤、辟展、乌鲁木齐一带的群山之中,狐狸数量众多,但从未听说有狐狸作祟害人的事。只有在根克忒,有个小孩夜里去捕捉狐狸,被一个黑影扑倒,跌落山崖伤了脚。人们都说这是狐狸成妖作怪。但这或许是小孩胆小害怕,加上头晕目眩产生的错觉,未必真是狐狸成妖所致。
大致说来,自从突厥、回鹘时期开始,当地人就以打猎为生。到了现在,前来偏远荒野谋生的人、戍守边疆的士兵、开垦荒地的农民,还有出关寻找生计的人,他们翻山越岭,西处搜寻,捕猎更加频繁。狐狸常常受到伤害,难以长寿,所以大概没办法修炼成精作怪吧?又或者因为地处荒远边陲,人们都不了解吐纳导引、修炼化身的法术,所以狐狸也无从知晓这些修炼之法?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风俗是需要有人去开创引导的,如果没有引导开创,就不会形成风气;人的习性会受到所处环境和习惯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应的环境和习惯,就难以掌握某些技能。道家“化性起伪”(通过后天教育改变先天本性,兴起人为努力)的学说,看来并非没有道理。姚安公曾说,云南南部那些偏僻的郡县,连鬼都温良恭顺,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1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