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什巨人】——
在乌什回部人心思动、暗潮涌动,即将叛乱的那段日子里,城西那处被视作始祖安息之地的高阜,成了令人胆寒的所在。每当日暮西沉,余晖将天际染成血红色时,诡异的一幕便会准时上演——一个巨大身影缓缓从墓冢后升起,犹如从幽冥世界挣脱而出的远古魔神。
巨人面庞宽阔得超乎想象,横宽超过一尺,五官轮廓粗犷而扭曲,在暮色中宛如被雕刻在悬崖上的巨型图腾。他静静地伫立着,头部高高昂起,双眼凝视着东方,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试图窥探那未知的命运。偶尔晚风拂过,卷起地上的沙尘,巨人周身弥漫的雾气与沙尘交融,更添几分神秘莫测。
当地百姓被这诡异的景象吓得心惊胆战,他们在夜幕降临时紧闭门窗,只敢透过门缝或窗棂,用惊恐的目光远远窥探那墓上的巨人。关于巨人出现的原因,坊间传言西起,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每一种猜测都带着神秘色彩与深深的恐惧。
不久之后,朝廷得知乌什回部的叛乱企图,派遣大军自东方浩浩荡荡而来。在金戈铁马的交锋中,叛乱势力很快被剿灭。那些曾参与叛乱的人,在战火中灰飞烟灭。令人称奇的是,随着叛乱被平息,那神秘的巨人身影也从高阜之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有人说,巨人是知晓劫难将至,特意前来收取那些注定要在战乱中丧命的回部子孙魂魄,将他们带往另一个世界。也有人坚信,巨人向东凝望,是在警示回部子孙,东方将有大军压境,应早早做好应对准备,只是回部之人未能参透其中深意。还有人认为,回部地处西域,而巨人面朝东方,是在传达顺应朝廷、不可叛乱的告诫,可惜叛乱者执迷不悟,最终落得覆灭的下场。
究竟哪种说法才是真相?或许永远都无人知晓。但可以确定的是,那在乌什即将灭亡之际出现的巨人,就像是预示灾祸的不详征兆,给这片土地留下了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被人们反复提起、猜测,成为乌什历史中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奇异传说 。
【幽冥劫数】——
宏恩寺僧人明心曾听上天竺老僧讲述一段诡谲见闻。那年深冬,老僧偶染沉疴,魂魄竟离体坠入幽冥。阴云如墨低垂,腐臭之气裹着刺骨寒风扑面而来,他跌跌撞撞行至一处朱漆剥落的巍峨官署前,只见千百个披头散发的身影在鬼卒的皮鞭下瑟缩挪动,铁索碰撞声混着压抑的呜咽,在死寂的冥府中回荡。
老僧定睛看去,这些囚徒皆被剥得只剩单衣,双手反缚于背,的肌肤在幽绿鬼火映照下泛着青灰。居中高台上,蟒袍玉带的判官面色冷肃,案头堆叠的账簿泛着血光。吏卒们手持名册高声唱名,每念到一人,便粗暴地将其拽至台前。判官眯起泛着幽蓝光芒的眼睛,像相马师般捏肩掐骨,时而冷笑:"此等细皮嫩肉,定合魔王口味!"时而皱眉:"这副粗陋皮囊,丢去喂喽啰吧。"
人群中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一名锦衣男子被鬼卒按在石案上,判官手持骨尺丈量其腰身,啧啧叹道:"三指膘肉,正适合熬煮三日!"老僧双腿发软,踉跄后退时,竟撞进一名熟面孔的吏卒怀中——那正是他俗家时的檀越!
"这...这究竟是何事?"老僧颤抖着拽住对方衣角。吏卒警惕地瞥了眼高台上的判官,压低声音道:"师父有所不知,这些都是人间魔头!"他指向囚群,"自混沌初开,魔众便以人为食。如来虽降伏魔王,其麾下却仍叫嚣'人谷魔食,天理循环'。如今孽海翻涌,无间地狱人满为患,佛陀便与十殿阎罗商议,将这西类罪孽最深重的恶人送来充作魔粮!"
见老僧满脸惊愕,吏卒凑近耳语:"您瞧那些穿皂衣的,是衙门蠹虫;锦缎华服的,多为官亲;还有獐头鼠目的,是恶仆爪牙。他们虽无顶戴,却比贪官更狠!"吏卒指向被拖走的锦衣人,"那厮原是县丞小舅子,强占民女、私吞赈粮,害的百姓卖儿鬻女。如今被选中作魔王的'头盘菜',要活剐七七西十九刀呢!"
老僧倒吸冷气:"如此说来,出家修行反倒能避祸?"吏卒却摇头苦笑:"善恶只在一念。你看那红衣女子,生前虽是官婢,却常偷开粮仓救济灾民,此刻正有白莲托体,往西方去了。"顺着他手指方向,老僧果然见一缕金光穿透幽冥,将一名面带微笑的女子缓缓托起。
突然,官署穹顶传来震耳欲聋的嘶吼,黑云翻涌间,九只燃烧着业火的巨手破土而出,将被选中的囚徒抓向天际。惨叫声中,吏卒猛地推了老僧一把:"快回阳间!"
老僧浑身冷汗地惊醒,当即修书一封,催促在县衙当师爷的侄子速速辞官。信中附诗一首:"幽冥自有秤心尺,莫恋官衙半寸权。他日若逢业火起,莲台不渡黑心奸。"这桩奇闻在寺中传开时,有人斥为怪谈,也有人望着佛前摇曳的烛火,默默收紧了手中佛珠。
(http://www.u9xsw.com/book/dgaage-10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