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天策府。
“参见王爷!”
张骞,马援躬身行礼。
李玄摆手示意两人起身,便问道:“阮虎有决定了吗?”
张骞回道:“主公让外臣代他向王爷致谢。”
“特命外臣带上六匹皇级大宛马,珍玩奇宝十箱,作为答谢。”
李玄微微颔首。
虽然回礼的价值不大,可却表明了阮虎的意思。
只要不排斥与自己深入合作,李玄就有把握渐渐将势力触角深入西域。
“王爷,外臣有一事不解。”
“不知王爷是否能为外臣解惑?”
马援出列,躬身询问。
话音一落,马援立刻引起李玄的注意。
张骞急忙介绍道:“王爷,他便是伏波将军·马援。”
李玄抬手道:“只要不涉及长安城的隐秘,本王自会为将军解惑。”
“谢王爷。”
马援又行了一礼,之后才问道:“外臣听闻,王爷似乎想在今年领兵讨伐前燕。”
李玄点头道:“计划是去年定下的,可出兵的时间却暂未商议妥当。”
“莫非马将军对长安城今年的北伐有何建议?”
马援拱手道:“外臣刚降临不久,无法对王爷的北伐之策提出建议。”
“可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外臣却需要提醒王爷。”
李玄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马援回道:“窝阔台虽身处西域,可却是大蒙古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屏障。”
“王爷如有意将前燕视为跳板,攻打窝阔台汗国,便必然会惊动铁木真与察合台。”
“如果到时他们联手支援窝阔台,王爷预想中的闪电战,便会成为持久战。”
“要是北疆的中立势力再介入,袭扰王爷在北疆的补给线,西征大军便会陷入困境。”
张骞闻言,掌心渗出冷汗。
他是真没想到马援竟然敢直接和李玄对线。
即便以张骞对李玄的了解,他或许不会把马援怎么样,可却一定会引起长安城众多文臣武将的不满。
理由也简单。
一是当面与李玄对线,多少缺了点敬畏之心。
二则是他们讨论征讨前燕之事已有小半年,你刚降临没多久,便指指点点是什么意思。
因此,李玄如今才会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马援。
他不是首个看出自己战略目的的人,更不是首个点破西征弊端的英雄。
可马援却绝对是第一个敢直接当着自己的面把事挑破,又没有提出有用意见的人。
“本王心里虽然已有应对之法,可我却很好奇,你是怎么想的?”
李玄直接把问题丢了回去。
长安城文臣谋士一大堆,自然有的是人帮他完善计划。
可李玄却不介意多一条思路,便是用不上,他也不会受到影响。
马援回道:“如果王爷对窝阔台汗国势在必取,首要任务便是稳固西征补给线。”
“而第一个要拿掉的,便是北魏。”
说完,他又给出解释。
“北魏与前燕的地盘毗邻。”
“如果北疆其余势力有意下场,他们就会避免正面冲突,以袭扰为主。”
“所以他们到时必然会以北魏为前哨站,活跃在王爷的补给线上,便能拖垮西征大军。”
李玄闻言,暗暗思索。
荀攸之前便有向他提起,北魏对己方在漠北的威胁。
可当时他却没有下定决心,一同将北魏拔除,巩固己方在漠北的统治。
然而,马援如今的提议却让李玄重新审视该问题,考虑是否该收拾完北魏在西征。
只是打赢一场仗和灭一国却不是同一个概念。
所以李玄之前才有所迟疑。
否则,他也不用纠结。
……
没多久,张骞和马援走出天策府。
“马将军,下次做类似的事,是否能提前知会我一声?”
张骞神情郁闷。
两人走时,李玄没有再与他们谈起北伐之事。
虽然李玄没有露出不悦的神情,可马援的行为却依旧存在巨大风险。
毕竟就连赳赳老秦等人都看不破李玄,马援又岂能保证自己的话,不会引起他的不满。
“如王爷怪罪下来,便由我一人担着。”
马援神情平淡,显然没有把刚才的事放在心上。
张骞欲言又止。
马援也没在意,与张骞一同返回驿馆。
他刚才的话,实际上有两重目的。
一是试探李玄的胸襟。
既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阮虎。
毕竟效力于一个心胸狭窄的人风险太大,所以马援的行为也符合常理。
当然,话又说回来。
马援的行为也存在巨大风险。
假设李玄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就算不立刻死,基本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因为会有许多人替李玄动手。
比如,马援言语之间招惹到的长安城文臣谋士。
可要是李玄有容人之量,他平日积攒的威势便能将他们压下来。
即便心里不爽,他们也就是嘀咕几句,绝不会当面埋汰马援或暗中对他出手。
第二个目的,一样有两层含义。
首先是考虑李玄的西征大计。
其次则是为阮虎铺路。
只要李玄攻陷前燕,西域的危机便能自解。
可一旦前燕沦陷,李玄的西征大军却会直奔西域而来。
窝阔台到时绝对会回防,阮虎则必须领兵北上,与李玄打配合。
然而,如今入侵西域的却不止窝阔台,西面的耶律大石和王保保也是威胁之一。
假设,阮虎配合李玄攻占窝阔台汗国,耶律大石和王保保便会领兵撤退,西域联盟的贡献就不够大。
所以马援才会提议李玄一同把北魏收拾掉。
因为空出来的时间越多,西域联盟就能做更多布置。
毕竟第二次国战的遭遇,以及李玄的威名,一旦击败前燕,窝阔台便会收缩兵力。
所以空闲下来的兵马,便能抽空去完成其他任务。
比方说,夺回丝绸之路南线,又或者是将大宛国从耶律大石手上抢回来。
简单来说就是西域的完整性越高,他们的功劳就越大,阮虎的价值也就水涨船高。
可惜,以上考量,马援不能对外说明。
否则,便会凸显出他的功利心,更会影响到自己未来的仕途。
只是马援真的能瞒着所有人吗?
天策府,正堂外。
“他的心思似乎有点多。”
安然走到李玄身旁。
“无所谓。”
李玄神情如常,漠然道:“聪明人想法多很正常。”
他有一点没有直接点明,可安然却绝对明白。
判断一个人是否能用,不是看他怎么说,而是看他怎么做。
安然提醒道:“阮虎如今文有班超,武有马援。”
“一旦窝阔台退却,怕是会生出其他心思。”
李玄回道:“不管阮虎有没有其他心思,皆无法脱离华夏。”
“自古以来,西域都不能用太强硬的手段控制。”
“只要他不直接跳反,如今的关系就能长久维持下去。”
长远布局的前提是走好眼前路。
如果连眼前的路都走不好,长远二字就是空谈。
马援的行为在李玄眼里就是小动作,影响不了自己。
“你心里有数就行。”
安然见李玄已有算计,便不再多言。
突然,不良人疾步走来,躬身道:“王爷,云台二十八将中的马武已在招贤馆登记入册!”
李玄眼前一亮。
“即刻把人给我请来!”
云台二十八将的含金量都不低。
马武虽少有独当一面的记录,可却是云台二十八将中的勇将。
自己的野战军团不管派哪一个去西域,赳赳老秦都不会坐以待毙。
可要是派一个刚组建的军团,便能减轻赳赳老秦的压力,以免刺激到他。
所以吴汉就很符合新任军团长的需求。
既有能力,又有短板,刚刚建立的军团战力也不强。
毕竟就算再加上一个马武,该军团的综合能力也仅仅是合格而已。
因此,马武来得正是时候!
(http://www.u9xsw.com/book/dffeji-3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