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啊,你这回来北平,你还走吗?”
“你问这干什么?我之前都说过嘛,等我退休了再搬过来嘛。”
“娘啊,你不想我,难道说,你还不想孩子吗?而且我都没带过孩子。”
“这家里也没个长辈,要是出点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平安家里就没长辈吗?他大哥大嫂,不也在北平吗?”
“可人家都有工作呀,他们家的孩子还是靠大嫂他娘带大的。”
“现在人家都老了,哪能给我们带孩子呀?”
这一套说辞,陈兰平己经在心中,排练过好多遍了。
中心思想就是以孩子要挟他妈,留下,一家人在北平生活。
“再说吧,我这都请半个月假了,我把该教你的东西都教给你。”
“到时候再说,到时候再说,这俩玩意可真稀罕人呐,呵呵。”
陈兰萍趁着他妈稀罕孩子的时候,首接出来找到了蔡平安。
“平安,你说的那套好像不灵啊,我妈还是不愿意留下。”
“这才哪到哪啊,你着什么急呀?得细水长流。”
“这几天,你就好好躺着,我去上班,家里的事都交给咱妈。”
“等半个月之后,我上班忙,你还要去上学,就更没时间带孩子。”
“你的意思是?让我妈觉得这俩孩子离不开她,对吗?”
“呵呵呵,看破不说破,中午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我想吃,点清淡的,你给我做条红烧鱼吧。”
“这清淡吗?”
“啊,这还不清淡吗?”
“行,既然您老人家都发话了,除了天上的星星跟海里的王八。”
“我弄不来,只要我能弄来的,你就等好吧。”
出门,在天桥附近的一家国营饭店点了一份红烧鱼。
又要了只烧鸡,一份拌猪头肉,烧豆腐,三碗大米饭。
提上就回家了,等把东西摆好,一家人上了饭桌。
“岳母,你喝点不?”
“不喝了,再熏着孩子就不好。”
“娘,你吃鱼。”
“这么破费干什么?买回来咱们自己做,那饭店卖的多贵呀?”
“在他那做一条鱼吃,我能做三条,你们小年轻就是不会过日子。”
“想当年我要吃点好吃的,我都自己养。”
“等这两天没事,我给你们垒个鸡窝,吃点自产蛋,那玩意有营养。”
“娘啊,你可别瞎折腾了,我跟平安都是有工资的。”
“再说了,一顿两顿的,吃不垮。”
“瞧你们这话说的,真是没过过苦日子,有钱也不能这么败。”
“丈母娘别生气,吃菜吃菜,今天不是你来了吗?特意庆祝一下。”
说着就往陈菊花的碗里夹菜,陈兰平同样如此。
陈菊花看到两人都给自己夹菜,也就不再说教什么,毕竟是孩子们的一份心意。
尝了一口鱼:“这北平师傅做的,味道就是行啊,有滋有味。”
“你们俩也吃,别光顾着给我夹,等会吃完饭还要看孩子呢。”
这时就听见大门被人敲响,蔡平安放下筷子。
“你们俩在这吃着,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快去,快回啊。”
“好的,岳母。”
蔡平安走过影壁墙,来到院子门前,把门上的探窗打开。
“谁呀?”
只见一个身穿军装的人,没有说话,往里塞了一封信和一兜子东西,转身就走了。
“不是你谁呀?走什么?回来。”
等他打开大门走出来,那人己经消失在街头了。
“这是什么玩意?跟我老子摆什么迷魂阵呢?整的跟敌特接头似的。”
等回到院子里,重新把大门锁上,打开信封。
“平安亲启。”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己经远离北平,去往西北。”
“今后圆圆就靠你跟弟妹照顾了,我答应你要给你调动的事。”
“等过一段时间,北平局势平稳后,会有喜讯传来的。”
“落款,宝。”
“你人都走了,还跟我扯这哩个楞,真是闲的。”
说着就把信,收进了空间的角落,吃灰了。
在看向兜子里,有500块钱,两罐奶粉,两罐麦乳精。
把东西拿上,回到饭桌坐下,母女二人放下筷子,看向他。
“女婿,刚才是谁找你呀?”
“是个熟人,这不是知道兰平生孩子了吗?就弄点用得上的东西过来。”
“平安是什么东西?贵不贵重啊?是谁送来的?不会是有人来求你办事吧。”
“我有分寸,小事看着办,大事办不了?”
“娘,今天晚上你就住在西厢房,一会我给你收拾收拾。”
“不用,我自己就能收拾,晚上想吃什么,我给你们擀片汤吧。”
“不能再出去买东西了,这不是有钱烧的吗?”
蔡平安点头表示受教了,等吃过饭后,陈菊花把两人赶走,她开始刷碗。
蔡平安跟陈兰平回到卧室:“平安,是孩子的父母送来的东西吗?”
“嗯,这些东西是他们送来的,有500块钱。”
“有两罐奶粉是给孩子的,还有两罐麦乳精是给你的。”
“还有我的东西呢?这还没真没想到,这是当我是奶妈了吗?”
牵过陈兰萍的手:“我知道这件事是委屈你了。”
“可孩子是无辜的,咱们就当做善事了,好吗?”
“你说他们还会回来吗?等时间长了,我们母女有感情了。”
“等他们回来,在把孩子接走,这不是挖我的肉吗?”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蔡平安能说啥呀?只能紧紧的握住陈兰平的手。
口上却无法说出任何承诺,头一次感觉这么无力。
这让他不禁回想上午回来,徐慧真说的。
让这俩孩子先定个娃娃亲,等着俩孩子长大。
如果两情相悦,唉,这不就是相当于左手倒右手吗?
想到此处,他摇了摇头,我这是瞎想什么呢?
“唉,车到山前必有路,等他们回来还早着呢,还是过好当下。”
“还先想想办法,把你妈,我老丈母娘给留下吧。”
半个月后,陈菊花到底是心软了?为了两个孩子,她选择留在北平。
而蔡平安则陪着陈菊花回到易县,写了辞呈。
办理退休,又把关系转到北平,从此在这定居。
(http://www.u9xsw.com/book/ddgedj-2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