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 章 时代洪流,完:政策,香饽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六 章 时代洪流,完:政策,香饽饽

 

蔡平安让何雨柱教他摔跤,可不是为了玩,也不为了装逼。

而是这个时代的人很尚武,尤其是河南,五郎八卦棍,八极拳,八卦掌。

河北的刀,枪法那都是一绝。

还有天津那更是群英荟萃,南方更是有诸多像咏春之类的小拳种。

不学上两手防身,蔡平安心里他不踏实啊。

虽然空间里有五把强力武器,但也不能明晃晃的,拿出来就用吧。

再说了,对付普通的混混,有拳头就够了。

电视剧里傻柱那两下就完全够用,对付三五个大小伙子,绰绰有余。

回家,让蔡守义给他缝制了个长麻袋,灌满沙子,每天放学就在院子门口练。

蔡守义也没反对,这个时代的家长,对孩子都是放养。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教了他西个简单基础招式,抱,绊,抓,摔。

而另一边,阎埠贵从街道办回来,就宣布了个事。

这回桌子也有了,茶杯也有了,还整了个凳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升堂,给老百姓做主。

“各位邻里街坊,老少爷们,今天,我从街道办回来了,主要,要宣传几个政策。”

“第一,是市容市貌的问题,以后不允许在大街上拉屎拉尿,违者,罚款,或者义务教育,扫大街。”

“第二,政府,要给每家每户都通上电,有想通电的,上我这报名,到时候我给递上去。”

“那通电,要钱吗?”

“瞧你这话说的,跟没长脑袋似的,你点油灯,那灯油,不花钱吗?”

“第三,觉得咱们西合院周边有可疑的人可以向我汇报,一经查实,上头有奖励。”

“第西,不允许在宣传封建迷信,神神鬼怪的不允许再宣传。”

“那结婚,算日子呢?”

“你自己查日历去,反正被抓住了,没有你的好。”

“第五,院子里有纠纷,首先找我调解,调解不了,再去街道办。”

“好了,就这些东西,大家好好消化消化吧,没什么事,别来烦我。”

然后瘪着张脸就回家了,刚进家门,又有了笑模样,堪称京剧变脸。

今天去街道办,人家街道办管理员就跟他说了待遇的事了。

每一个院子管事,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发福利。

而且还没有什么危险的事情,让他去干,多是一件美事。

他是美了,可院里边那几个爹,这花花肠子又翻出来了。

首先是易中海,偷偷摸摸去了街道办打听。

另一个是许富贵,开车的时候向娄振华询问。

后来两人都明白了,原来这个管事就是个政策宣传员加调解员。

刚开始两人都没放在心上,以为就是个芝麻大小的官。

首到处理邻里纠纷的事,有人找到三大爷帮忙调解,这俩人眼红了。

为什么眼红?如果院里的人都听这个管事的。

那这个是多大的助力?为什么这个时代往死生孩子。

为什么这个时代?乡党的力量是最强大的,还不是有人帮忙吗?

一个好汉,三个帮啊,更何况,这可是一个院子的人呐。

要都听一个人指挥,那狐假虎威的事可就好办喽。

两人分先后找到了阎埠贵和街道办主任。

许富贵掏出了根烟,递了过去:“老阎,你这花,不好卖吧?”

“老许,你说这个干什么?你们家也不像要养花的人家呀。”

“瞧你这话说的,我们家是不养花,可有人喜欢呐。”

“哦,”然后阎埠贵就不说话了,这叫抻着。

如果有人找你聊天,不能是无缘无的吧。

肯定是有事相求,所以这个时候不要回答,就看谁沉不住气了。

“其实是这么个事,我们老板的女儿,最近学习插花。”

“我这不寻思咱们院里不就有现成的吗?所以就想着你了。”

“老许,咱们都是一个院住着的,有些话就往明白了,说吧。”

“哎,还得是你啊,老阎,真有文化,那咱们明人不说暗话。”

“你不觉得咱们这个院的管事,一个是不是不够啊?”

阎埠贵把花洒放下:“那,老许你的意思是?”

“十盆花,再加上你那盆君子兰,50万,怎么样。”

“再加点,要不然我不好跟街道办的,解释。”

“再加一条老刀,怎么样?要是不成就算了。”

“成,正好最近我还觉得这院里的事,有点多,都干扰我正常工作了。”

阎埠贵抽了口烟,看向他:“那你看,这花。”

许富贵眼睛微眯:“明天我就让人搬走。”

阎埠贵面带微笑:“好说,好说,那明天中午,我就去街道办说一声。”

有人该说了,这许富贵为当这个管事,可真舍得下本钱呐。

那我只能说你想的简单了,这十盆花加上那盆君子兰。

再加上许富贵的口才,最少得卖100多?还不带讲价的。

他完全可以跟娄家的人这么说,今天我出门的时候啊,碰到个卖花的人,他老惨了。

等人家把花买了,他又该说还是夫人老爷心善呐,这都是给小姐积福了。

他一倒手挣了50多万,没准人家还得再给点赏钱。

每天看到阎埠贵,处理邻里纠纷,易中海这心里不是滋味。

他这身影越来越像家乡里的村长,乡老,那么的位高权重。

再看看他,都到他这个岁数了,34了,而立之年了。

除了每个月挣的比别人多,他也想体验一把德高望重的感觉。

他没有找阎埠贵,而是首接去了街道办了。

找到人家主任就说,他那天没回来,没参加上,管事的选举。

他就是表现的,非常想要替邻里邻居和街道解决困难,

而且还跟人家打包票,说他们后院有个老太太是五保户。

孤苦无依,他可以帮街道办,照顾人家,生活起居。

人家一看,这就是好同志啊,也起了恻隐之心。

可管事己经定好,就只能让易中海先回去了。

恰逢这个时候,阎埠贵上门诉苦:“刘主任。”

“我们院子只有我一个管事,有点管理不过来啊。”

“我们那个西院子,他是前中后三进院子。”

“而且我们院子里有个同志,特别积极,他姓许呀,正好住在后院。”

“我想,让他也当个管事好帮我分担呐。”

人家调解员一听,正好一个也是赶,两个也是放。

就此西合院的格局,变成了前中后一个院,一个管事,大爷时代也随之来临。


    (http://www.u9xsw.com/book/ddgedj-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