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 章搬家,知青下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五十七 章搬家,知青下乡

 

10月1日,这日是华国的著名节日,也是建国之后才有的著名节日。

而今天蔡何两家人家的门口,来了三辆用来搬家的板车。

板车上大到,收音机,风扇,缝纫机,小到,被褥枕头,锅碗瓢盆,筷子调料。

两家人站在门口,对着蔡平安跟陈兰平这小两口在这恋恋不舍的嘱咐。

“老二啊,今天你们小两口就要从家里,搬出去了。”

“没事就回来看看家里人,另外你们俩要把日子过好哈。”

“有什么事就回来跟我说,我想办法给你们解决。”

“大哥,你放心好了,每逢年节,我一定跟兰平回来看你的。”

“你说这住的,好好的,搬什么家呀?家里又不是住不开。”

“大哥,树大分叉,儿大分家,这可是老理了。”

“而且现在我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不用你帮助,我也能过的很好了。”

“大哥,长兄如父,当初要是没有你,也就没有现在的我。”

“你说这些干什么呀?咱们是兄弟,我是你大哥,照顾你不是应该的吗?”

“可我也不能拴着你一辈子呀,你也有家,你也有孩子。”

“好了,大舅,小舅,别在这伤感了,又不是去外地了。”

“就都在北平住着,有什么事?骑个自行车溜达一趟就到了。”

“好了,三位师傅,我在前面开路,你们在后边跟着。“

另一边陈兰平,也在跟秦淮茹,陈慧珍,告别。

依依不舍的挥了挥手,坐上了蔡平安的自行车,一行人去了皮裤胡同。

此时,这里己经跟三个月前,变得不一样啦!

青色3米多的高墙,红色的大门被阳光照得熠熠生辉。

打开大门便是影壁,院里的地基,也被青砖压平,显得有些空旷。

院中那口水井己经被填上,改成了压力井。

只是院子里的房子也少的可怜,只有三间房子,正屋50平。

厨房15平,洗漱间15平,都在院子的角落。

等把东西都搬到正屋,布置好,给三位板车师傅结完账。

陈兰平也从厨房,端出一壶茶水,给三人满上。

蔡守义轻抿一口,又用脚尖点地,听着轻响声。

“二弟,来给你们家装修的,这个师傅是个大师傅吧?”

蔡平安点了点头:“的确是个大师傅,姓雷。”

“嗯,那就不奇怪了,我说哪弄来的金砖呢?”

“大舅,小舅,你们俩在这说什么呢?什么金砖?”

“金砖在哪呢?”

“柱子,此金砖非彼金砖,金砖绿瓦,这个词你听说过吧?”

“听过,怎么没听过,那唱戏的都不说了?金砖绿瓦,那是万岁爷住的地方。”

“那今天你可算是见着了,今天咱们踩的这个地面就是用金砖铺成的。”

“什么?这也不泛黄啊,这不就是普通地砖嘛。”

“有点文化就瞎起名,一点都不务实,怪不得要革他们的命呢。”

话题到此为止,是谁也不想往下接着说了,现在的社会如此。

“大哥,柱子。”

“平安,你说,小舅,你说。”

“呵呵,国华和宝珠今年都13,初二了,有些事也得尽早安排了。”

“二弟,你说这没头没尾的话,是何用意呀?”

“对呀,这关我们家宝珠什么事啊?就算她要嫁人,那也得五六年之后的事了。”

“是这么回事,知青下乡,你们都听说过吧。”两人点了点头。

“本来这知青下乡,是给年轻人一个镀金的机会。”

“可今年出了这么个事,不用我说,懂的都懂,恐怕事有变故,”

“而且前段时间,我也听我的领导们说过这事。”

“城市子女,岁满18,并且家里不是独生子,就要接受这个下乡指标。”

何雨柱想了一会急忙说道:“就没有点,别的办法了吗?”

“我们家宝珠,胜男那可都是大姑娘啊。”

“这要是到了岁数,就要去农村下乡,我又怎能忍心?”

“二弟,就别卖关子了,你既然说出来了,肯定是有解决办法了。”

“快说出来,别让我们俩在这着急了,好不好?”

蔡平安摇了摇头:“这事可不是那么好解决的,国家都下手了。”

“我也无能为力,除非,有人愿意把工作给他们,让他们上班。”

“这样街道也就没有理由,让他们强制下乡了。”

蔡平安说完,两人听的首摇头,现在的工作可不是那么好找的。

没有点关系,和过硬的技术,想进工厂找个好工作,就跟白日做梦差不多。

“你们俩也不用那么沮丧,这时间还长着呢。”

“没准到时候,还有什么转机,在此期间你们俩也留意身边。”

“有没有什么人?要卖工作的,到时候买一个。”

何雨柱叹了口气:“哎!你说的轻巧,现在这个工位。”

“都快赶上世袭了,有一个好工作,那都想传给子女。”

“哪能那么轻巧就往外卖呀,还是换个办法吧。”

蔡守义想了想:“柱子,你先别急,这时间还长。”

“咱们好好了解一下政策,总会想出一个办法的。”

在送走了两人之后,蔡平安走回屋,此时陈兰平己经把屋子里布置的差不多。

“把人送走了。”

“嗯。”

“商量的怎么样啊?想出办法了吗?”

他摇了摇头:“这办法,哪是那么好想的呀。”

陈兰平用手轻点蔡平安的肩膀:“你这就是当局者迷了。”

“夫人,你这是,有办法了,快快告诉为夫。”

“好好说话,别耍宝了。”

“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的话,就像你说的。”

“不管多少钱买个工位,让孩子上班,这样困难也就解决了。”

“至于说,复杂嘛,那就从现在好好学习。”

“到时候凭借过硬的手艺,经过考试,自然入职。”

“到时候,也合规合法,谁也说不出什么?”

“你说的也不为是一个能解决困难的办法,孩子们就自求多福吧。”

“对了,平安,我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你能支持我吗?”

“你先说说看。”

“昨天娄区长跟我说,单位推荐我,去工农兵大学。”

“等到时候毕业回来,我就能首接当主任了,你说,我是,去还是不去?”

“去,为什么不去呀?”

“可是我要去上大学了,还怎么生宝宝,拴住我妈呀?”

“这个不着急,你今年才18,21再生孩子也来得及呀。”

“不过这大学在哪啊?太远了,可不行。”

“海淀郊区。”

“哈哈哈,你说哪?”

“海淀郊区,你笑什么?”

“对,我就是听到了一个好笑的笑话。”

这老天净跟我开玩笑,这算什么,以后是校友了吗?


    (http://www.u9xsw.com/book/ddgedj-2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