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挖墙脚要趁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3章 挖墙脚要趁早!

 

说完了二龙山的军纪问题,接下来就是二龙山的生计问题了。

毕竟二龙山现在可不能做一些违法的勾当,那收入就要锐减了。

赵龙找来朱彬和王富他们,稍微核对了一番。

晁盖那边劫来的生辰纲,价值不菲,加上之前山寨里还有些钱粮,所以以目前一千人的规模,能维持一年左右差不多。

如果现在开始,在二龙山周围种植粮食和蔬菜,估计能维持更久。

这倒是让赵龙有些惊叹,这没有房贷车贷彩礼贷的古人消费真是低啊。

不过这些是在最为理想的状态下才行的,只是保证能让大家不饿死,有口吃的。

如果山上的人数增多,要建造什么工事,甚至有一些病患或者战事,那这些钱财可维系不了多久。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我们山寨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粮食的问题!山寨很多兄弟们都是穷人家出来的,过了太多苦日子,我就希望大家来到我二龙山之后,至少能不饿肚子!”

赵龙这番话说完,众人纷纷点头。

这年代的人们,其实物质需求特别的低,但凡有口吃的,大多数人都很知足了。

赵龙出生的那个时代,可以说是华夏上下五千年来,唯一一个普通百姓们都不愁吃穿的年代。

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古代的人们,也没那么悲惨。

但是赵龙来到这世界之后,才发现,很多人穷尽一生,也没有达到后世的温饱水平。

“哥哥说得好!”

“朝廷昏庸,官场腐败,民不聊生,这才让我们兄弟们来到了二龙山,我们定要让兄弟们过好日子!”

大家慷慨激昂,批评着朝廷和世道,对于这些,他们都很有怨言。

赵龙道:“大家说的好,正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那些当官的,将我们这个世道坏成了这样,大家连口吃的都吃不上,也就别怪我们聚啸山林,让他们没了官途!”

赵龙说完,大家又纷纷附和。

不过鲁智深说道:“哥哥,你说的对,但是这红薯是什么东西?当官的卖这个?”

赵龙一愣,问:“红薯,你不知道?”

鲁智深摇了摇头,看向其他人:“你们吃过这好东西?”

其他人也是一脸茫然地摇头。

赵龙猛地醒悟了过来。

这是北宋时期,这片土地上,还没有红薯!

红薯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赵龙想了想当初的历史书,好像学过,应该是明朝才传入的了。

红薯适应性强、产量高,要是真传入了这片土地,那可以养活很多人了!

和红薯类似的,还有土豆!

赵龙顿时打开了一个新思路!

历史书上,说的是这些东西都是明朝传入的中国,是当时的吕松岛,大概就是后世菲律宾那片地方。

二龙山要是想养活更多人,粮食就是巨大的问题,要是有了红薯和土豆,那相同的 土地,能养活的人,至少要多西五倍出来!

赵龙内心里十分激动,脸上还淡定地说道:“我老家的一种东西,你们没吃过也正常,有机会带给你们尝尝。”

赵龙的内心里,开始盘算着,要怎么去吕宋岛,弄红薯和土豆以及其他的东西回来了。

这时候,可还没大航海时代,不过船只建造技术也己经很发达了,战斗的船只就叫楼船,顾名思义,船只像是楼层一样,是有好几层的,甲板上建有数层楼阁,可载士兵数百人,配备投石机、弩炮等武器。

赵龙虽然还没见过,但是己经听说了宋朝大使出使高丽,有一艘,叫“神舟”的海船,长约 40丈船上可容纳数百人,并配有指南针导航,让高丽棒子们惊叹不己。

所以说,现在这样规模的船只,维持远行完全不成问题。

赵龙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去吕宋岛找红薯土豆种子,这种事情,要有人带队去才行。

这人要有领导能力,要有一定的武力值,有一定的头脑,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航行。

还有,最最重要的是,这人得忠诚,别真的出去了,见识到那些自由之地后,就不回来了!

这些都要符合的人,赵龙真没有!

至少现在没有。

但要是说这个水浒世界里有没有这样的人?

还真有!

赵龙脑子里搜索了一番,梁山上的那个水军大统领排位水军第一的李俊,就是很好的人选。

首先,李俊为人处事就很得赵龙喜欢。

李俊虽然干违法的事情,但是不作恶,和他交好的李立,在开黑店卖人肉,和他结义的张横在杀人劫财,论本事,李俊比他们大得多,但是他却安心以摆渡为生。

上了梁山,更是成为了梁山的水路统领,立下了颇多战功。

论水性,李俊或许不如阮氏三雄和张顺等人,但是论领导能力,李俊确实是整个梁山甚至是这个世界最适合的水军老大。

而且最后,李俊看透了朝廷的面目,虽然有心离去,但是依旧为了兄弟义气,选择帮助梁山征讨了方腊之后,李俊才带着童威童猛离开,去了暹罗成为了暹罗国主。

这样的人,要是能为己所用,替自己去办这件事,那可就最好不过了!

李俊几乎就是赵龙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了!

赵龙想了想,按照原著剧情,这次清风山收服了秦明之后,宋江带着花荣秦明和清风山的三个废物头领,怕朝廷派兵镇压他们,于是他们就首接去了梁山。

而宋江没多久就因为碰见了石勇,石勇告知宋江家中父亲“病死”的消息,宋江听后也顾不上去梁山,首接回家去奔丧。

结果宋太公并没死,只是不想宋江落草,见他杀阎婆惜的案子可以缓和,就让他回来自首,从轻发落。

宋江于是发配了江州。

就是在去这江州的路上,李俊多次救下了宋江,带着一众水军的好汉认识了宋江,后来一起劫了江州法场,上了梁山。

所以……算了下时间,这时候,宋江应该己经要赶回郓城去自首了。

宋江还没认识李俊他们!

赵龙觉得自己要想收服李俊,此时就要去了,不然等他们和宋江碰上面,墙角还真难挖了。

按照原著的说法,李俊是早就仰慕宋江的,知道宋江来早早就在等宋江,不然也不会那么巧救了好几次宋江。

所以说,挖墙脚也要趁早!


    (http://www.u9xsw.com/book/a0ddhj-10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u9xsw.com
悠久小说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